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為弘揚特色傳統食品,讓食品小作坊走向“名特優”,近年來,江蘇省連云港市市場監管部門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開展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工程,全面優化小作坊監管體系,不斷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0家市級“名特優”食品小作坊、50家省級“名特優”食品小作坊和27家省示范小作坊。
“你看,食品安全公示信息都貼在這兒了。”日前,在連云港市海州區一家食品小作坊內,消費者陳女士發現了這一變化。店主笑著說:“還有二維碼呢,只要掃描這個二維碼,就可以看到操作間的生產實景。”聞聽此言,陳女士連聲稱贊:“這樣挺好的,大家可以放心地到小作坊購買食品。”為了讓食品小作坊管理更加透明,連云港市市場監管局為全市所有登記的食品小作坊統一制作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欄,并免費更換,指導小作坊業主將其懸掛于加工場所內顯著位置。通過這些信息公示欄,消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食品小作坊的登記證、營業執照、食品安全承諾書、食品管理制度、從業人員健康證、日常監督檢查記錄、投訴舉報電話等。
“不僅有這些。去年,我們還在食品小作坊中推行‘互聯網+透明生產’模式,為39家食品小作坊免費安裝了智能攝像頭,制作了專屬查詢二維碼。不論是小作坊負責人、監管部門,還是消費者,都可以掃碼觀看作坊生產車間的實景,使生產過程記錄更加信息化、透明化。”連云港市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生產處的相關負責人說。
“亮”身份是第一步,切切實實“消”隱患更為關鍵。去年以來,連云港市市場監管局通過公開招標第三方機構的方式,對全市240家食品小作坊進行“全面體檢”,一對一幫扶指導。當地監管人員全程參與,督促作坊整改風險隱患排查出的問題,并進行回訪。檢查結束后,第三方機構形成質量提升工作建議及工作效能分析報告,為今后小作坊監管工作提供參考。此外,連云港市市場監管局還召開食品小作坊現場會,組織大家參觀優秀小作坊,督促其他小作坊業主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充分發揮示范引領效應,帶動行業整體水平提升。
多措并舉之下,在2021年連云港市23家小作坊被評為省級“名特優”食品小作坊的基礎上,2022年,又有27家獲評省級“名特優”食品小作坊、27家獲評省示范小作坊,數量均位于全省前列。同時,還評選出了20家市級“名特優”食品小作坊。下一步,連云港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將因地制宜,統一規劃,通過多種形式引導有條件的食品小作坊進行整合,鼓勵引導更多的小作坊集中生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支持有條件的小作坊升級成食品生產企業。(侍敏 伏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