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王源遠)地名是社會基本公共信息,是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一個地名中,或蘊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或沉淀著當地生產生活的印記,或記錄著某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風貌。6月19日,筆者從連云港市文廣旅局獲悉,即日起,連云港市將正式啟動公共文化和旅游類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據悉,此舉將實現連云港市對老地名的“情感性保護”到“制度性保護”的實踐轉向,守住港城人記憶里的“鄉愁”。
“地名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指的是地名詞語沿用時間較長且具有地理指代性與文化認同性的地名整體,一般而言,沿用時間越長的地名往往具有著更為顯著的歷史價值。”市文廣旅局非遺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地名文化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文化遺產,就是因為地名文化是地域文化發展的見證者,它能夠反映出特定地域范圍內的自然發展狀況以及人文發展狀況,這種文化記錄功能促使地名文化遺產成為一面折射歷史的鏡子,并呈現出了不容忽視的歷史價值,也是民族發展、時代發展的見證者。
隨著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和鄉鎮撤并,無數老舊城鄉都舊貌換新顏,但隨之也帶來了老地名、老街巷的消失。作為傳承地方歷史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老地名對于增強新老港城人對家鄉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具有重大意義。于是,市文廣旅局因勢利導,順勢而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精神,會同市地名行政主管部門,在全市范圍內啟動地名文化遺產保護,發動全市各級文旅及文物保護部門,市各有關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開展公共文化和旅游類地名文化遺產摸底信息征集工作。
據悉,征集范圍包括全市范圍內專名沿用時間較長、地名文化內涵豐富、有重要傳承價值、知名度較高的古城、古鎮、古村落,路、街、巷(里、弄、坊),公園、廣場、旅游文化設施、歷史古跡、紀念地等名稱,以及與上述名稱相關的文獻資料。值得一提的是,面向全市公開征集地名文化遺產信息,主要對地名文化遺產的得名時間、使用時間、知名度、珍稀性、認可度、語詞文化特色、實體文化特色、續用意義等方面對地名進行表述。征集的地名文化信息線索要求客觀真實、內容豐富、符合當地地名文化傳承。對征集的信息線索,主辦單位將認真分析研究,供市地名文化遺產評定工作專家組參考研判。
“征集評定等工作結束后,我們還將按照國家省市相關部署要求,積極開展地名文化遺產宣傳保護等工作。通過編制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設立地名文化遺產碑牌、拍攝微視頻、開通網站微信微博等多種形式,大力加強地名文化遺產宣傳,不斷提升地名文化遺產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切實發揮地名文化遺產評定工作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自信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市文廣旅局非遺處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