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張晨晨 王飛
在日常工作中,連云港贛榆區公安局青口派出所三級警長胥珍珍始終堅持“立足轄區、面向群眾、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的原則,訪民意、解民憂。
創新成立“飛天小女警”工作室,自編自導自演反詐主題短視頻19期,觀看人次達50余萬,點贊轉發量達7.3萬次,成為轄區家喻戶曉的“網紅警官”。最近,她入選了8月“江蘇好人榜”。“未來的路還很長,我還要繼續努力奔跑,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公安女警‘巾幗不讓須眉’。”胥珍珍說。
今年6月8日下午,同事接到詐騙電話并加入了騙子的群聊,在同一辦公室的胥珍珍立馬就判斷出是個刷單類詐騙。果然,騙子發放小額紅包后,開始引誘大家下載某APP。與此同時,胥珍珍把群里每個微信頭像都點開查看朋友圈信息,發現基本上都是騙子的小號,還有幾個不明身份的網民號,但看起來都是虛擬的。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套路,這就是典型的刷單做任務的詐騙群,可以說,這個剛剛組建的37人“刷單群”里90%以上的人都是騙子。
為盡可能防止群聊中的更多網友上當受騙,也為了警示詐騙分子及時收手,胥珍珍沒有猶豫,當眾揭穿騙子行徑,果斷在群里發送預警信息。“騙子經常給群眾發所謂的‘假警服自拍’,為什么我不能給騙子發一張‘真警服自拍’呢?”胥珍珍說做就做,馬上發送了與同事的合照,正面喊話騙子立即收手,亮明身份不久就被踢出了群聊。
這次“民警合照正面喊話騙子”事件,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等國家級媒體以及大量省內外媒體相繼報道,閱讀量10000000+,全網群眾紛紛點贊,并在全國范圍內掀起廣大群眾“求原圖”模仿民警敦促騙子及時收手投案的全民反詐熱潮。
新媒體時代,電信詐騙形式層出不窮,媒體網絡掌握和傳遞信息的速度已經遠超傳統媒體,傳統的宣傳手段無法起到理想的宣傳效果。針對這一問題,胥珍珍創新宣傳載體,在所領導的指導和支持下,創新成立了“飛天小女警”新媒工作室,從引起群眾重視和引發群眾思考的角度出發,結合真實案例、多發警情,開展形式更活潑、更接地氣的宣傳。
作為宣傳工作上的新人,胥珍珍開始看網上的視頻制作教程、學習視頻剪輯,并結合時下多發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類型,確定拍攝主題、場景、文案,自編自導自演反詐主題短視頻,成為轄區家喻戶曉的“網紅警官”。截至目前,“飛天小女警”新媒工作室已推送反詐宣傳主題視頻19期,點擊量達50余萬次,點贊轉發量達7.3萬次。
2020年初,因為工作調整,胥珍珍來到青口派出所,成為一名社區民警中的“新人”,她積極向老民警學習請教,總結出“串百家門、知百家情”的社區工作思路。為加強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她帶領隊員逐戶核查登記人口信息;為消除轄區安全隱患,她逐家檢查商鋪消防器材配備情況;為積極推動群防群治工作,她發動社區干部、志愿者,組建夜間專職巡防隊,警民融合,把群眾難心事、煩心事做細做好做扎實。
今年3月,連云港市發生疫情,胥珍珍將抗擊疫情作為踐行使命的“主戰場”,放棄休假,夜以繼日奮戰在一線。同時,她還積極發揮反詐宣傳小能手的作用,時刻提醒核酸檢測群眾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為提高群眾反詐意識,在結束當天的疫情防控工作后,她根據身邊的案例,自編自導自演反詐小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