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近日,筆者從中國船舶集團第七一六研究所獲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連云港杰瑞自動化有限公司生產的全球首臺備自動對接功能的LNG卸料臂在國內首座“雙泊位”LNG碼頭天津LNG接收站正式投用。
該項目研發負責人孟凡皓介紹,目前,該設備已經順利完成了國產卸料臂首船接卸工作,實現了該裝備在國內實船應用零的突破。國產LNG卸料臂的成功投用將顯著增強華北地區天然氣接收和供應能力,助力冬奧會順利進行。
在傳統模式下,LNG卸料大多數采用人工模式,人員勞動強度大,自動化程度低。為了改善這樣的情況,具備自動對接功能的卸料臂吸引了很多接收站的眼球。為了推進該項目的國產化,連云港杰瑞自動化有限公司決定攻關該項目的國產化。
通過遠程監控系統,筆者看到該卸料臂不用人工干涉,可自動快速實現卸料臂QCDC和LNG運輸船上法蘭的精準對接。該卸料臂經過氣密測試、管線吹掃、管路冷卻、ESD測試、加速卸料等環節,進入全流量卸料階段,裝卸流量可達4666m3/h,在-163°C超低溫,液態天然氣如泄洪的水龍,源源不斷地沖進儲罐。
為了研發這款卸料臂,項目團隊秉承“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創新理念,不斷突破眾多行業難題。該項目負責人介紹,與國外卸料臂不同,七一六所研制的卸料臂攻克了超低溫情況下管線系統旋轉動態密封及緊急情況下管線安全脫離等低溫儲運技術難點,突破了低溫旋轉接頭動態密封、主動緊急脫離等關鍵核心技術,成功研制了大口徑低溫旋轉接頭、ERS緊急脫離裝置等核心部件及16吋LNG智能裝卸系統整機,裝備性能達到國際主流產品水平,真正解決了“卡脖子”問題,實現了裝備的自主可控。
據悉,該項目還是全球首創開發出自動對接功能,首次將數字孿生、大數據分析、空間視覺定位等信息化技術應用于LNG液貨裝卸領域。創新性地開發了3D實時智能管控、基于視覺的自動對接等功能。大幅提升了產品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得到了行業專家及用戶單位的高度認可。
孟凡皓介紹,國產卸料臂的成功投用將全面提升七一六所油氣儲運產業核心競爭力,加速關鍵裝備國產化進程,為中國船舶集團打造LNG全產業鏈、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方面做出更大貢獻。(記者周瑩 通訊員 楊旭 邵奇 孫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