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王雅萱 武耀 殷尚 孫博
金秋十月,連云港海州大地呈現一派豐收的景象,各地積極搶抓農時,鄉間路上,一輛輛農用車、一片片農田、一張張笑臉勾勒出一幅幅動人的畫卷。
位于海州區云臺農場的千畝“金色海洋”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拍照。蔚藍的天空下,多臺水稻聯合收割機協同作戰,歡快地在稻田里來回穿梭,沉甸甸的稻穗經過脫粒,直接注入轉運車,拉運到存儲點,機械化收割、脫粒、裝車一氣呵成。秋收的機械化,為加快收割和生產進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們今年種植水稻面積近2萬畝,每天有40臺收割機活躍在田間地頭。收割機上還裝備了配套工具,可以一邊收糧食一邊粉碎秸稈。”在云臺農場,工作人員顧興林告訴筆者,為了不耽誤明年麥子的收獲季節,農場還采取邊收邊種的方式,加快收種進度。
據了解,今年海州區水稻播種面積約30萬畝,氣象條件總體有利于水稻生長,水稻穗多穗大籽粒飽滿,秋糧豐收已成定局。截至目前,海州區全力保障秋收進度和質量,組織調配水稻聯合收割機750臺,拖拉機配套還田機500臺(套),收獲率達81%,預計總產量達1.6億公斤,將于本月上旬全部收獲結束。
在錦屏鎮李圩村的一片高標準農田里,600畝紅黃黑紫相間的五彩稻谷格外喜人。“今年五彩米預計畝產量400公斤,一公頃地比普通種植能增收兩三千塊錢呢。”徐學利自豪地說,“水稻還未收割,訂單卻早已訂滿了,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為打造優質稻米靚麗名片,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優化種植結構,今年,海州區將“李圩村”作為試點村,在該村流轉土地1600畝,用于推廣五彩米生態有機種植,采用“地方政府+農發公司+合作社”的合作模式,帶動經濟效益大幅度增加。
“五彩米有‘米中之王’的美譽,屬無公害大米,不僅稻谷產量高,市場行情好,還是增加旅游觀光景觀的最好農作物。”海州區農發集團總經理朱澤東介紹,“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推廣五彩稻米種植項目,擴大種植面積,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帶領農戶蹚出一條高效農作物種植新路徑。”
秋種是全年農業生產的基礎。海州區農業農村局一手抓秋收,一手抓秋種,對收獲讓茬的田塊,突擊搶墑搶種。同時邀請農業專家指導農戶進行秋種作業,以真抓實干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
在浦南鎮榮邦農業承包的農田中,機聲轟鳴,旋耕機和無人機正輪番作業,確保冬小麥播種及時。遠遠眺望,一幅生機勃勃的秋耕秋種圖徐徐展開。
空曠的田間,并無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只見無人機操控手在嫻熟地操控遙控器,伴隨著螺旋槳的嗡鳴聲,無人機勻速低空掠過田間,完成操控手的指令,飛到田地上空2米高處把化肥和種子均勻地播撒到田間,不到10分鐘,試種的3畝地便播撒完畢。
“這款無人機操作便捷。”榮邦負責人徐榮介紹,這款大疆植保無人機,主要通過氣流將化肥、谷種噴射到田里完成播種,一次性可裝入約40公斤的化肥或者種子,工作效率是傳統播種機播種的6倍,集“撒農藥、施肥、播種”為一體,具有播撒均勻、能耗低、不傷種子等優點。
“隨著智能化植保技術的發展,植保無人機作業效率高、安全性強、省種、環保等優勢凸顯,加快植保無人機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推廣,為農業生產節本增收保駕護航。”徐榮介紹道。
據了解,今年,海州區預計秋種面積28萬畝,目前秋種所需的種子、農藥、肥料等生產資料儲備充足。截至目前,已播種面積20.53萬畝,預計全區11月20日前小麥播種基本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