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張曉盼 宋靖童 王一平)“非常感謝連云港市援霍團隊對我們‘云’教學的支援,不僅促進了教師隊伍的壯大成長,還提高了我們的教學質量。”11月7日,記者連線新疆伊犁州霍爾果斯中等職業學校黨支部書記王峰,提起連云港市援霍團隊的辛勤付出,他動情地說。
今年10月,霍爾果斯市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按下了連云港市教育援霍團隊進疆的暫停鍵。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霍爾果斯中等職業學校面臨“教學經驗欠缺、師資不足”等急難問題,這牽動著援霍團隊每個成員的心。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連云港市教育援霍團隊始終把初心裝在心里,使命擔在肩上,積極響應“兩在兩同”建新功的行動號召,在這緊要關頭,團隊迅速行動,精密部署,及時開設線上“云課堂”助力霍爾果斯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提升。
結對幫扶顯實效
據了解,連云港市教育援霍團隊由市、區教育部門20名黨員干部和教師骨干組成。面對疫情下學校師生的急切訴求,援霍團隊成員們再次主動請纓,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在線提供教學支援,開辟“云”教學的新戰場。
為保障線上教學有序開展,團隊與校方先后召開3次線上教學診斷分析會,通過多方溝通,深入了解雙方教師的專業和任教課程,研究部署“遠程”教學方案。從組織領導、培訓方案再到課程安排、專業對口,分別進行周密安排和探討,最終采用“對口支援+結對幫扶”方案,由9名成員分別與霍爾果斯中等職業學校15名教師結對,按照思想政治、語數外等不同專業,開展線上教學、在線評課等教學活動,有效提高了教學水平。
“云課堂”架起“連心橋”
“在這項工作中,我們老師面對的首要困難就是時間差和工作量,很感謝我們雙方老師都扛住了這份壓力。”援霍團隊陳恒水介紹,援霍職教團隊的老師們在“云”指導的同時,還要兼顧本職工作,這就加大了每一位成員的工作量。此外,因為兩地存在時間差,在克服工作量增加的同時,雙方老師們還要克服時間差帶來的“雙重”挑戰。連云港師專曹海燕教授是援霍團隊成員之一,在開設線上“云課堂”的時候,她正負責原單位2021級新生教學和學生寫作比賽的輔導任務。由于兩地的時差以及雙倍的工作量,常常需要加班至深夜。
“不僅是我,我們團隊的每一名成員和霍爾果斯中等職業學校的師生們,都通過時間與工作上的不斷磨合,在尋求突破,這讓我們對教育工作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談到參與到援霍線上教學工作時,曹教授滿臉的驕傲與自豪。
線上“問診”助教學質量提升
通過與學校老師溝通交流,制訂聽課計劃、聽課要點,整合教學資源,科學規劃課程教學內容,診斷教學不足,建立指導檔案,提出改進措施。在為期三周的線上指導后,霍爾果斯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發生了明顯的轉變。
目前,15名教師操作線上教學設備、軟件能力逐漸提升;資源建設與使用從原來“單一式”的PPT制作講課方式向微課、動畫等“互動式”綜合應用的轉變。此外,通過雙方老師們夜以繼日的交流與調研,不斷豐富討論、作業、測試題等,從原來的注重形式和數量提升到追求質量。
“等到疫情結束,我們還將奔赴霍爾果斯市,與當地的師生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為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海州區教育局副局長、連云港市教育援霍團隊團長張庭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