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媽,不用惦記我,這邊吃得好、住得好,啥都不缺,過兩天徐圩新區還要搞個相親交友活動,我和宿舍2個單身室友都報名參加啦!”連云港徐圩新區石化產業基地剛入職的產業工人小李正在給家人打電話報平安。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徐圩新區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解決2萬余名產業工人急難愁盼問題,堅持兜底線、強配套、增幸福,用真心點亮產業工人“微心愿”,不斷提升產業工人幸福指數。
(徐圩新區工業鄰里中心公租房三期)
兜底線,讓吃住行不再難
“打聽過了,綠色圍擋里正在建設的是公租房,聽說同時在建的還有幼兒園和學校,之前擔心的問題都解決了。”“是啊,出行有公交、居住有公寓,醫院、學校、超市全都有,工資拿得也不少。”“在徐圩工作,家里人放心,我們心里也踏實!”衛星石化項目李師傅和幾名工友閑聊時喜滋滋地說道。
隨著徐圩新區開發建設不斷加快,石化基地產業工人數量迅速增至2萬余名,為解決產業工人“吃飯、住宿、出行”等問題,徐圩新區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契機,制定出臺《服務產業十件實事》,建成工業鄰里中心公共租賃住房910套,加快建設人才公寓三期住房400套,有效緩解產業工人居住壓力。節假日期間優化區內公交線路及石化基地接駁線路,方便產業職工交通出行。建成九年一貫制實驗學校、升級改造幼兒園,可解決700余名職工子女就學難題。打造“菜籃子”工程,建設10個線下銷售網點,開通線上商城,成立20人“菜籃子配送隊”,從根本上解決產業工人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真正兜住兜牢民生底線。
(夜幕中燈火通明的云湖商務核心區)
強配套,建成10分鐘生活圈
清晨,在人才公寓門口的智慧灣吃一份熱氣騰騰的早餐,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下班后,到方洋之家購物廣場挑選幾樣新鮮菜品,自己動手做一頓可口飯菜;晚飯后,在樓下健身房游泳、打籃球,或去電影院看個電影、喝個奶茶,舒緩一天的緊張和疲憊……這是徐圩新區一名普通產業工人的生活縮影,也是徐圩新區為產業工人辦實事、做好事的真實寫照。
今年以來,徐圩新區重點圍繞產業工人關心的購物、休閑、娛樂、運動等熱點問題,不斷強配套、優服務,加快建設可容納1800人的體育場館,擴建1700㎡購物廣場,建成5.4萬㎡商業綜合體方洋鄰里薈項目,引進駕校運營單位,建設車輛檢測技術服務中心、探索在石化基地投放共享單車等等,打造“10分鐘”生活圈,讓產業工人共享開發建設成果。
增幸福,溫暖送到心坎上
“我和媳婦都是外地人,面試的時候,領導特別詢問過我的家庭情況,體恤我們夫妻倆背井離鄉出來打工不容易,也讓我媳婦來公司參加面試,現在我們兩人都在廠里上班,公司還在職工宿舍安排了夫妻房給我們住。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是公司幫助了我,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盛虹煉化項目產業工人李師傅說。
(徐圩青年職工交友聯誼活動)
在徐圩新區,像李師傅夫婦這樣的“雙職工”還有很多。為真正留住人才、幫助人才,徐圩新區研究配套政策,建立健全企業互助式就業機制,為外地職工家屬就業提供政策性崗位。此外,徐圩新區還充分發揮工會、團委、婦聯等部門作用,針對產業工人中青年居多的特點,開通“徐圩月老”交友平臺,每季度開展1場“緣聚徐圩”交友活動,為青年單身職工相親交友牽線搭橋。積極打造“徐圩青年說”品牌,廣泛開展“點亮產業工人微心愿”志愿服務活動,定期組織“紅色觀影”“讀書分享”“情景體驗”等群眾性黨史學習教育主題活動,不斷豐富產業工人文化娛樂生活,增強產業工人歸屬感、幸福感,真正將關懷落到行動上,溫暖送到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