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9月20日開幕的第五屆中國—亞歐博覽會與往屆相比,展覽規模、體量、題材為歷屆之最。
在本次亞歐博覽會上,共有國內30個省區市和6個計劃單列市、兵團和疆內各地州市展出名優特色產品,推介投資合作項目;6個國際組織、57個國家和地區嘉賓參展參會;國內外參展企業達到2192家;專業采購商達到3500名,創歷史新高。
隨著亞歐博覽會在國內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誰都想利用這個平臺宣傳推介自己,霍爾果斯就敢于借助各種媒介,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在本屆亞歐博覽會上,無論流動的,還是靜止的,處處都有“霍爾果斯元素”,今年,參會所有中外嘉賓證、代表證、記者證、參展商證等掛牌證件背面全部印有“中國·霍爾果斯——亞歐窗口、中亞之門、興業寶地”等霍爾果斯形象宣傳廣告,就連掛牌絲帶也注有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字樣。
據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市)商務經濟局(招商局)工作人員介紹,除了證件和參會專用手提袋上印有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的宣傳標語外,本屆亞歐博覽會還在主場館設立了霍爾果斯大型宣傳廣告牌2個、墻體廣告位2個、吊旗廣告位2個。
以“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窗口,新疆新的經濟增長極”為主題的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特裝展位設計新穎獨特,面積有140平方米,通過經濟開發區基本情況簡介、合作中心及配套區突出優勢等板塊,展現了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最年輕的城市和最活躍的新特區只爭朝夕、蓬勃發展的新形象。
整個展位以一個矩形平臺的一角為開口,在與之垂直的對角線上,以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連接通道的國門形象為重心支撐,設置LED大屏幕,并在其上用中文和俄文標示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字樣;展位兩側,分別掛有中國國旗和哈薩克斯坦國旗,寓意在新的時代,有著“千年驛站,百年口岸”歷史積淀的霍爾果斯,將以開放進取的胸襟,向西重塑中亞之門、興業寶地的美好愿景。
特裝展位在入口部分,構筑霍爾果斯作為向西開放前沿的國際形象,在背部構筑出政策、信息的根基脈絡,讓整個展位的層次、疏密,動態平衡,一種強大的氣場營造出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人文等的互聯互通。
展位主體通過經濟開發區基本情況簡介、領導關懷展示、合作中心及配套區突出優勢等板塊,形象地展示出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得天獨厚的投資環境、區位優勢及政策優勢。
從一段段簡明扼要的發展優勢梳理提綱中,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作為多項特殊財稅優惠政策疊加享受的經濟開發區、涵蓋多個特殊功能區的經濟開發區、配套設施最為完備的經濟開發區、活躍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新特區、國際貿易大通道、我國西部最大的陸路口岸、中亞貿易大都會等耀眼的稱謂躍然眼前。
霍爾果斯糧食口岸、霍爾果斯整車進口口岸、霍爾果斯肉類及活畜進口口岸、中國唯一跨境自貿區——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及其配套區等助力霍爾果斯騰飛的重大項目都在展位中得到充分、系統地展現。展位還以沙盤模型的形式,重點對外推介了合作中心中哈黃金城免稅店項目。
負責展位裝修的新疆嘉誠信廣告設計制作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王凌宏介紹,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展位整體上用大挑空環抱敞開式結構,寓意迎接四方賓朋,創造、拓寬國際貿易的大通道。結合拉絲材質的現代質感,大體塊燈箱的明亮塑造,寓意霍爾果斯“明快、高效”的政務氛圍和親商、惠商、扶商的投資發展軟環境。記者 張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