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經常去市場買菜的大叔大媽們會有感覺,去年的蔬菜、豬肉、水產品等價格都不便宜,經常去趟菜場隨便一買,上百塊錢就花掉了。而這些也成為2016年CPI走高的重要因素。1月10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隊了解到,去年12月,江蘇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0%,去年全年平均漲幅為2.3%。來自國家統計局南京調查隊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南京CPI同比上漲2.1%,全年上漲2.7%,無論全省還是南京,食品價格都成為影響CPI上漲的重要因素。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張瑜
江蘇:去年CPI平均漲幅為2.3%
調查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江蘇全省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2.5%,拉動價格總水平同比漲幅上升0.70個百分點。其中,菜類價格上漲4.2%,畜肉類價格上漲4.7%,畜肉中尤其是豬肉價格上漲明顯,漲幅達5.6%;水產品價格上漲4.0%,其中又以淡水魚明顯,價格上漲5.4%。此外,干鮮瓜果類價格上漲2.2%,在外餐飲價格上漲3.0%,下跌的主要是蛋類,同比上一年下跌4.5%。
而環比來看的話,12月份價格環比漲幅0.1%,其中,食品煙酒價格還是環比下跌0.3%。盡管肉菜等都同比上漲,但相比去年11月的話,菜類價格下跌3.7%,水產品價格下跌0.9%,畜肉類價格下跌0.4%;只有干鮮瓜果類價格環比上漲了1.4%。
從全年數據來看,去年江蘇CPI平均漲幅為2.3%,八大類商品價格除了交通和通信類下降1.2%外,其他七類都是同比上漲,漲幅最高的是醫療保健價格,上漲9.1%。
南京:去年CPI平均漲2.7%
去年12月,南京CPI同比上漲2.1%,因當月滯后影響為零,2.1%漲幅均為當年新漲價影響。12月價格總水平與11月持平。數據顯示,去年1-12月,南京CPI平均漲幅2.7%,其中上年滯后影響為1.5個百分點,當年新漲價影響為1.2個百分點。全年有三個月CPI漲幅達到或超過3%,政府部門啟動了物價補貼聯動機制。
從去年全年來看,南京食品價格上漲2.8%,其中,畜肉、鮮菜、水產品價格分別上漲8.2%、5.9%、7.3%,共拉升總指數0.56個百分點;蛋和鮮果價格分別下降2.7%和7.0%。在外餐飲價格保持較大漲幅,上漲3.4%。
八大類中醫療保健價格上漲9.9%,國家統計局南京調查隊消費價格調查處處長吳延風對此解釋,2015年10月底,南京公立醫院醫療價格改革試點,醫療服務費用較大幅度上漲,2016年1-10月醫療服務價格較2015年同期上漲22.5%。到11月份,上年滯后影響消失,當月醫療服務價格同比上漲幅度降為0.3%。全年來看,2016年南京醫療服務價格平均上漲18.1%,拉升總指數0.8個百分點。
去年的“菜籃子”,為何這樣沉?
拿著一張百元大鈔去買菜,往往買不了幾種菜就花光了,為何去年的菜價格外貴呢?在1月10日南京市物價局的新聞發布會上,市物價局監測處處長楊根明就給大家分析了為何“菜籃子”格外沉。“去年受季節、天氣以及居民消費結構等因素的影響,食品類價格總體溫和上漲,其中蔬菜、豬肉價格波動幅度偏大。”
30種蔬菜價格26種比上年貴
楊根明介紹說,在2016年,價格部門監測的30種常規蔬菜年度均價,有26種比2015年價格上漲,漲幅在1.61%-31.48%不等。
從全年價格走勢看,雖然2016年蔬菜總進場量比2015年略有上升,但受寒潮天氣、季節等因素影響,大多數蔬菜品種價格同比波動幅度較大。近期數據價格也居高不下,主要也是受寒潮等因素的影響,市場供應主要靠大棚菜和外地調進,蔬菜價格進入季節性上漲通道。
相對來說,去年“姜你軍”熄火,“蒜你狠”發威。調料類中生姜價格降幅較大,2016年每斤5.77元,比2015年下降了18.85%。蒜頭價格上漲明顯,2016年每斤8.92元,比2015年上漲了62.18%。
豬肉、水產品價格高
監測顯示,2016年南京市場上去骨腿肉、精瘦肉均價每斤分別為15.21元、16.67元,比2015年分別上漲了16.67%、12.64%。從全年價格來看,南京的豬肉價格高位運行,到下半年有所回落,但相比往年依然不便宜。
楊根明分析說,肉價上漲主要是受全國范圍內生豬價格快速上漲,以及環保、人工、租金等生產成本不斷提高等因素影響,生豬價格上漲帶動南京豬肉零售市場價格也同步上揚。
豬肉價格貴,那就吃點魚吧,水產品消費量增加,也一定程度導致價格的上漲。
監測顯示,2016年白鰱魚、鯽魚均價分別為4.76元、11.3元,比2015年上漲了5.78%、24.72%。
尤其是去年8月份,鯽魚、白鰱魚均價分別為14.07元、5元,達到全年最高位。
造成這樣的原因,除了豬肉價格上行的帶動因素,還有就是產量減少,下半年南方暴雨,淡水魚減產,造成本地供應量相對減少,拉升了市場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