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近日,徐州豐縣大街小巷,微信朋友圈,QQ 群傳播這樣一則消息:“首羨鎮一男子在當地小超市購買了一份未制作的炒面,回家烹制食用后死亡,家人同時也被送入醫院搶救。”
與此同時,還流傳一張照片,照片顯示臨近的山東省魚臺縣食藥監局發了一條警告,稱“近日有豐縣有毒冷面(炒面)流入魚城周邊,如不能確保安全,請勿使用!??!”警告中還留有一名所長電話,落款為“縣食藥監局”。
現代快報記者聯系山東魚臺縣委宣傳部、食藥監局,得到工作人員證實:確實發布了這樣一條警告。我們得知豐縣的情況后,連夜發布這樣一條警告,也是希望群眾能夠提高警惕,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調查:一家三口吃了炒面后不適
7月31日早,豐縣首羨鎮王先生、劉女士一家四口(夫妻及兩名男童)在自己家用餐,飯后,夫婦二人帶著 4 歲大的小兒去工廠上班。上午的時候,夫婦二人出現身體不適,先后被送到醫院,后丈夫經搶救無效死亡,妻子及男童脫離危險,經當地村民證實,三人均出現了腹痛、嘔吐等癥狀。
劉女士的表姐李女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表妹家從王莊拆遷而來,新建的房子剛入住沒幾天,逝去的妹夫是家庭的頂梁柱,“他的父母身體都不好,一個患有腦溢血,還有一個腿部有疾。”根據李女士陳述的情況,當天出事時,夫婦倆食用了炒面,他們 8 歲的大兒因不喜歡食用就沒吃,4 歲的小兒吃了一點。事后,小兒也出現了嘔吐癥狀。
李女士及眾多鄉鄰認為,三人的癥狀應該是早上食用的炒面引起,該炒面是從當地一家小超市購買。經警方調查,該超市稱進貨自當地一家作坊,后相關部門查封該作坊,取樣化驗。豐縣食藥監局證實,該作坊無證照。
豐縣相關部門發布消息稱,經檢測,從該家作坊取樣的面條未檢出有毒有害物質。對受害人家中的餐具檢測,亦未檢出有毒有害物質。
當地村民及首羨衛生院證實,8月1日前后,在受害人所在村莊及鄰居兩個村莊,也出現了多名疑似食物中毒癥狀的患者,患者傷情較輕,大多進行了輸液治療 。
官方:送檢樣品均未檢出有毒有害物質
8月3日,當地官方發布了“關于豐縣首羨鎮一人家庭用餐后死亡應急處置情況”通報:
8月1日凌晨,豐縣食藥監局接縣應急辦關于豐縣首羨鎮搬遷小區村民王海濱在家庭食用炒面后不適,就醫后死亡情況的報告。迅速啟動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按照縣有關領導安排:縣應急辦、食安辦、公安局、市場監管局、衛計委、農委、宣傳部及相關鎮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按照各自職能迅速開展人員救治、事件調查等相關處置工作??h公安局、縣市場監管局迅速查封了相關食品、原料和食品用工具以及經營場所,并將相關食品送往徐州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同時對該批次售出產品全力開展追蹤、核查、召回工作??h公安機關及時控制了相關當事人。縣食安辦、縣公安局對該起家庭用餐后死亡事件開展調查,首羨鎮積極開展死者親屬安撫及善后工作。8 月 2 日,縣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就進一步加強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進行調度,并要求對轄區內生產經營炒面的小作坊、商超、小餐飲、夜市開展全面排查整治。
截至8月3日11時,據徐州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測結果,送檢的餐后剩余食品、同批次經營場所食品以及生產作坊產品等七種樣品均未檢出有毒有害物質,目前法醫對死亡原因正在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