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新中國成立65年來,我市各族各界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團結奮斗、艱苦創業,各行各業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市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為了全面反映我市新中國成立后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深刻總結經驗教訓,現向廣大市民廣泛征集親歷、親見、親聞的“三親”史料,并附上《連云港市新中國成立后文史資料征集選題綱目》,以供選題時參考。稿件請用電子版發送,文章后面注明作者姓名、單位或住址、電話。截稿日期:2015年12月31日。
郵箱地址:lygzxwsw@163.com 聯系電話:85801432 85825225
市政協學習文史資料委員會
二〇一五年二月二十六日
附件:連云港市新中國成立后文史資料征集選題綱目
政治方面
一、地方政權建設史料
1948年11月7日是連云港市解放紀念日。
(一)我市黨委組建及其沿革情況;歷屆黨的代表會議和全委會召開情況;黨委重要決策的貫徹落實情況;歷任市縣區委書記、副書記的任職情況。
(二)我市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和履職情況;歷屆人民代表大會和常委會召開情況;歷任市縣區人大主任、副主任、常委、代表履職情況。
(三)我市政府組建及其沿革情況;歷年重要的施政情況;舉行的重大慶祝活動情況;歷任市縣區政府市長、縣長、區長和副市長、副縣長、副區長的任職情況。
(四)我市基層民主政權建設情況。
二、清剿和懲治土匪、特務、惡霸史料
(一)我市清剿云臺山等地區土匪和特務情況。
(二)我市破獲“淮海聯絡站”、“游擊三十八支隊”、“國防部匪區槍編委員會”等土匪和特務組織情況。
(三)我市召開公審大會懲治土匪、特務和惡霸地主情況。
三、鎮壓、肅清和改造“四類分子”史料
(一)我市追查、逮捕和鎮壓反革命分子情況。
(二)我市審查和肅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情況。
(三)我市改造“四類分子”即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壞分子情況。
四、抗美援朝史料
(一)我市抗美援朝參軍參戰情況。
(二)我市響應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發出的“推行愛國公約、捐獻飛機大炮、優待烈軍屬”三大號召,各界人士捐款捐物支持抗美援朝情況。
五、“三反、五反”運動史料
(一)我市在機關和企業中進行“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情況。
(二)我市在工商業戶中進行“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偷工減料、反盜騙國家財產、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運動情況。
六、“反擊資產階級右派分子”和“撥亂反正”史料
(一)我市在“反擊資產階級右派分子”斗爭中被劃定為“資產階級右派分子”人員及其下放農村被監督勞動改造情況。
(二)我市對被錯劃為“資產階級右派分子”的人員撥亂反正、平反重大冤假錯案和落實知識分子政策情況。
七、“五反”“四清”運動史料
(一)我市開展的“反對貪污盜竊、反對投機倒把、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分散主義、反對官僚主義”運動情況。
(二)我市開展的“清理帳目、清理倉庫、清理財物、清理工分”運動情況。
八、“文化大革命”史料
(一)我市組織全市干部群眾學習毛澤東著作情況。
(二)我市開展“橫掃四舊、大立四新”情況。
(三)我市向學校、劇團、醫院等單位派駐“文化大革命”工作組情況。
(四)我市成立“保衛東風委員會”等造反組織情況。
(五)我市郵電局對毛澤東著作、語錄牌及紅衛兵串聯交寄的信件實行優惠辦理情況。
(六)我市造反派發起奪權斗爭和圍繞奪權展開的大辯論情況。
(七)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連云港部隊的“支工、支農、支左”和“軍管、軍訓”情況。
(八)我市成立“連云港市毛澤東主義人民公社”(簡稱“公社”)及其創辦《一月風暴》情況。
(九)“連云港市無產階級革命派反到底總指揮部”(簡稱“反到底”)及其創辦《反到底戰報》情況。
(十)我市“公社”和“反到底”兩派群眾多次發生武斗及收繳槍支彈藥情況。
(十一)中央為解決連云港市“公社”和“反到底”兩派群眾武斗問題所采取的相應措施情況。
(十二)我市成立解放軍、革命群眾、革命干部三結合革命委員會和領導小組工作情況。
(十三)我市開展“清理階級隊伍”運動情況。
(十四)我市開辦“毛澤東思想學習班”以及學習期間召開的全市性批判會情況。
(十五)我市開展“一打三反”(打擊反革命破壞活動、反對貪污盜竊、投機倒把、鋪張浪費)運動情況。
(十六)我市成立“五·七”干部學校情況。
(十七)我市清查、糾正和平反被錯誤審查的干部情況。
(十八)我市人民舉辦悼念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逝世活動情況。
(十九)我市人民慶祝黨中央粉碎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反革命集團勝利和揭發批判“四人幫”罪行活動情況。
(二十)“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市工農業生產狀況和經濟損失情況。
九、“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史料
(一)我市城鎮知識青年到新壩公社武圩大隊、新浦農場等農村插隊勞動以及赴新疆支邊情況。
(二)南京等外地知識青年來連云港插隊落戶情況。
(三)我市安置知識青年回城、就業情況。
十、勞動模范史料
我市各條戰線所涌現的全國、省、市勞動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其中有“全國勞動模范”葉汝春、趙金香、黎正宇、宋玉齋、李正基等。
十一、整黨整風運動史料
(一)1950年,我市開展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和以克服驕傲自滿、官僚主義、命令主義為內容的整風運動情況。
(二)1953年,我市開展的以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反對違法亂紀為內容的整風運動情況。
(三)1957年,我市開展的以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為主題,以反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為內容的整風運動情況。
(四)1958年,我市開展的以反浪費、反保守和反官氣、暮氣、闊氣、驕氣、嬌氣為內容的整風運動情況。
(五)1961年,我市開展的“整風整社”運動,以糾正干部的“共產風、浮夸風、命令風、生產瞎指揮風、干部特殊風”情況。
(六)1963年—1965年,我市開展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情況。
(七)1970年—1971年,我市開展的整黨建黨工作情況。
(八)1972年—1973年,我市開展的“批林整風”運動情況。
(九)1975年,我市開展的“一學三批五大講一消除”群眾性自我教育運動情況。
(十)1981年,我市開展的學習貫徹《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批評與自我批評活動情況。
(十一)1985年—1987年,我市開展的以統一思想、整頓作風、加強紀律、純潔組織為內容的整黨工作情況。
(十二)1988年—1990年,我市開展的民主評議中共黨員工作情況。
(十三)1999年—2001年,我市在縣級以上黨政領導班子、領導干部中開展的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教育活動情況。
(十四)2000年—2002年,我市開展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情況。
(十五)2005年,我市開展的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為內容的教育活動情況。
(十六)2009—2010年,我市開展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情況。
(十七)2014年,我市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情況。
十二、反腐倡廉史料
(一)我市有重大影響的貪污受賄案件審理情況。其中:1994年1月15日審理的連云港市解放以來最大的市建設銀行貪污案。
(二)我市有典型意義的拒腐反腐、清正廉潔干部的先進事跡。
十三、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視連云港發展史料
(一)中共中央主席或總書記、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和委員、書記處書記來連云港視察情況。
(二)國家主席和副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和副委員長、國務院總理和副總理、國務委員來連云港視察情況。
(三)全國政協主席和副主席來連云港視察情況。
十四、省委、省政府重視連云港發展史料
省委、省政府為推進連云港港口、核電站、交通建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新亞歐大陸橋、江蘇沿海開發、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并且有針對性地來連云港視察落實情況。
十五、我市政治方面的其他重要或有影響的史料
經濟方面
一、國民經濟恢復史料
(一)解放初期,我市部分地方發生市民哄搶物資事件以及政府制定物價標準、穩定市場、維護社會秩序情況。
(二)我市接管錦屏磷礦、新海郵政局等單位資產情況。
(三)我市海州電力公司恢復送電,新海油廠、新海面粉廠、新海鐵廠修復開工,連云港至徐州東隴海線修復通車等情況。
二、城鄉社會主義改造史料
(一)我市對工商業進行全面登記情況。
(二)我市對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使其成為公私合營企業情況。主要有公私合營隴東火柴廠、公私合營利通汽車運輸公司、淮北鹽場等。
(三)我市農村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漁業合作社情況。其中云臺區朝陽鄉前進農業生產合作社最具代表性。
三、土地制度改革史料
(一)我市在農村開展減租減息工作情況。
(二)1950年—1951年,我市農村開展土地改革運動情況。
(三)我市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情況。
四“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史料
(一)我市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八屆二中全會提出的“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熱潮情況。
(二)我市劃分為磷礦和錦屏、海州、新浦、猴嘴、連云港5個鋼鐵冶煉戰區進行大煉鋼鐵運動情況。
(三)我市城鄉實行人民公社化情況。
(四)我市弄虛作假的“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共產風”泛濫造成的嚴重后果情況。
五、“農業學大寨”和“工業學大慶”運動史料
(一)我市組織學大寨工作隊分赴郊區各公社,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情況。
(二)我市組織學大慶工作組分赴各企業開展“工業學大慶”運動情況。
(三)我市被省委、省革委會命名為“大慶、大寨式企業(單位)”情況。
六、個體戶和鄉鎮、私營企業史料
(一)我市個體專業戶勤勞致富情況。
(二)我市鄉鎮企業創業情況。
(三)我市私營企業創業情況。
七、工業發展史料
(一)連云港核電站建設和并網發電運行情況。
(二)我市白集煤礦、唐莊煤礦、瓦莊煤礦、馬莊煤礦、大牛煤礦、湖里煤礦和錦屏磷礦生產運行情況。
(三)我市江蘇省鹽業集團連云港有限公司、江蘇金橋鹽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及其所屬鹽場曬鹽和制鹽情況。
(四)我市造船、鋼鐵、電力、機械、建材、化學、建筑、紡織、皮塑、電子、醫藥、食品、工藝美術等工業發展情況。特別是新醫藥、新材料已經成為我市工業發展的支柱產業。
(五)1984年—1987年,我市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情況。
(六)1994年—2001年,我市國有、集體企業實行現代化企業制度以及改制后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情況。
(七)進駐我市的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第七研究院第716研究所、化工部連云港堿廠、地質礦產部連云港黃海機械廠等中央企業發展情況。
八、農業發展史料
(一)我市建設各類現代農業園區情況;舉辦農產品展銷會、花卉博覽會、江蘇農業國際合作洽談會情況;連云港如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省金田集團、江蘇金裕肥料股份有限公司等現代農業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二)我市農村實施改水、草危房改造、鄉村道路建設和改造、稅費改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情況;開展“四級聯動幫扶到戶、項目推進致富農民”和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情況;省高校應屆畢業生到連云港市經濟薄弱村任職情況;農村留守兒童食宿條件改善工程和農村合格幼兒園建設情況;減輕農民負擔落實情況。
(三)我市新沭河、小塔山水庫、石梁河水庫、海州“引薔入壩”、贛榆縣南水北調、新沂河海口樞紐擴建、新沭河大浦抽水站、東鹽河治理等水利工程建設情況。
(四)我市設立海帶、對蝦、淡水魚、紫菜等水產養殖基地情況。
九、商業發展史料
(一)我市實行糧油棉統購統銷和副食品憑證憑票定量供應情況。
(二)我市興建百貨大樓、華聯商廈、東方大廈、上海飯店、北京飯莊、天然居、云臺賓館等商業服務實施情況。
(三)我市舉辦地方產品交易會、中國東海水晶節、中國贛榆徐福節、白虎山廟會情況。
十、港口建設和口岸管理史料
(一)我市老港區擴建、廟嶺新港區、贛榆港區、徐圩港區、連云港西大堤工程建設情況。
(二)我市設立連云港口岸管理委員會、連云港市港口管理局、連云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中華人民共和國連云港海事局、連云港口岸國際集裝箱查驗聯合辦公室等口岸管理機構及其管理情況。
(三)我市設立連云港港口集團有限公司、連云港華泰綜合保稅庫有限公司、連云港陸橋公共保稅倉庫、國家級連云港出口加工區、新陸橋(連云港)碼頭有限公司、東方國際集裝箱(連云港)有限公司來保障港口貨物加工和集裝箱運輸情況。
(四)連云港港區獲得“無鼠害港”、“國家衛生港”等稱號情況。
十一、對外開放史料
(一)我市舉辦經濟合作商談會、經貿懇談會并參與徐連經濟帶、淮海經濟區開展經濟合作情況。
(二)我市在國內外舉辦連云港投資合作說明會、招商引資洽談會、投資環境說明會情況;我市經貿代表團赴國外進行招商引資活動情況。
(三)我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和發展情況;中外合資和獨資企業入駐開發區和各類產業園區創建情況;徐圩新區規劃和基礎工程、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科教創業園區、板橋工業園建設和發展情況。
(四)我市與外國締結友好城市情況;外國團組來連云港考察情況。
(五)地方政府對勞務輸出的服務和管理情況;對勞務輸出人員進行技能培訓情況;勞務輸出人員在國外從事勞務情況。
十二、城鄉建設史料
(一)我市城鄉規劃的編制、評審情況。
(二)我市城市道路、廣場、橋梁、公園、公共交通、供水、供氣、供熱、郵政、通訊等市政工程建設和公用事業發展情況。
(三)我市舊城區拆遷改造情況。
(四)我市住房制度改革措施落實情況;建設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安居保障工程情況;房地產開發建設情況。
(五)我市新型城鎮化建設情況。
十三、交通運輸發展史料
(一)我市境內普通公路、高速公路、立交橋、橋梁、隧道、長途汽車站建設情況。
(二)我市境內鐵路建設和鐵路運輸線開通運行情況。
(三)我市境內河道疏浚工程建設情況。
(四)連云港民航站建設和通航情況。
(五)我市遠洋運輸發展情況。
十四、金融保險發展史料
(一)解放初期,我市以北海銀行發行的北海幣和華中銀行發行的華中幣為合法通用貨幣情況。
(二)我市人民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金融機構成立和發展情況。
(三)我市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太平洋保險、紫金保險公司等保險機構成立和發展情況;2000年“8·30”水災和2010年“8·22”易達酒業雷擊燃爆事故保險理賠情況。
十五、旅游事業發展史料
(一)1979年7月31日,瑞典“探險”號環球旅游船來連云港情況。
(二)我市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建設和管理情況。
(三)我市旅游服務實施建設和旅行社運行情況。
(四)我市舉辦“連云港之夏”、東磊玉蘭花會、漁灣民俗風情節、石棚山賞花會、“連云港之春”桃花節、新亞歐大陸橋國際旅游用品博覽會等旅游文化盛會情況。
十六、環境保護史料
(一)我市城鄉植樹造林綠化情況。
(二)我市對石梁河水庫、龍王河、淮河流域、薔薇河等污染防治和督查情況?
(三)我市對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監測情況。
(四)我市治污工程建設和運行情況。
十七、我市經濟方面的其他重要或有影響的史料
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科技方面史料
一、文化史料
(一)我市農村文化站成立和發展情況。
(二)我市圖書館、博物館、革命紀念館、文化館等文化實施的創建、變遷、發展情況。
(三)我市對《西游記》文化、東海水晶文化、徐福文化、《鏡花緣》文化、淮鹽文化等地方文化的研究情況。
(四)我市境內不同時期考古發掘研究和文物保護情況。
(五)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淵源、社會影響、傳承保護和利用情況。
(六)我市報刊、廣播、電視事業發展情況。
(七)我市地方戲曲的發展歷程;著名演員、作家、詩人、劇作家、作曲家、音樂家、歌唱家、舞蹈家、畫家、書法家、雕塑家的藝術成就。
二、教育史料
(一)解放初期,我市掃除文盲工作情況。
(二)我市高等院校和中學、小學、幼兒園的創建和發展情況。
(三)我市知名教育家的教學成就。
三、衛生史料
(一)我市醫療機構的創建和發展情況。
(二)我市黑熱病、麻疹病、麻瘋病、腦炎、瘧疾、“非典型性肺炎”等流行的地方病防治情況。
(三)我市農村合作醫療的興起、發展以及農村醫務人員(包括“赤腳醫生”)的培訓和使用情況。
(四)我市醫療體制改革情況。
(五)我市“紅十字會”成立和發展情況。
(六)我市著名老中醫的從醫經歷。
四、體育史料
(一)我市體育運動的開展情況。
(二)我市大型體育場館的建設情況。
(三)在我市舉辦的國際國內重大體育賽事情況。
(四)我市體育健兒刻苦訓練、勇奪世界冠軍情況。
五、科技史料
(一)我市著名科研機構的創建和發展情況。
(二)我市職稱改革評定工作情況。
(三)我市科技創新重大突破和有影響的重大事件及領軍人物情況。
六、我市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科技方面的其他重要或有影響的史料
社會生活方面
一、地方武裝備戰史料
(一)我市民兵隨野戰軍南下參戰情況。
(二)我市民兵隊伍建設情況。
(三)我市修筑防空設施情況。
二、公檢司法史料
(一)解放初期,我市開展對蔣、偽黨團特憲警人員自新登記及收繳槍支情況。
(二)我市建立戶口登記制度情況。
(三)我市公安、檢察院、司法局、法院成立和發展情況。
(四)我市在社會治安、打擊犯罪、勞改和勞教方面取得的成績,特別是“嚴打” 期間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案件偵破和審理情況。
三、“掃黃除害”史料
(一)解放初期,我市禁絕種植、販運、吸食毒品情況;禁止聚眾賭博情況;封閉妓院、改造妓女情況;收容乞丐情況;取締反動會道門“一貫道”情況;破除封建迷信組織情況。
(二)改革開放后,我市對吸毒販毒、賣淫嫖娼、聚眾賭博、拐賣婦女兒童的打擊情況。
四、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史料
我市人口普查和規劃情況;宣傳計劃生育政策、采取避孕節育措施、優生優育情況;城鎮人口管理情況。
五、民政事業發展史料
(一)我市宣傳和貫徹實施《婚姻法》,廢止包辦買賣婚姻制度情況。
(二)我市推行殯葬改革情況。
(三)我市贛榆抗日山烈士陵園、東海縣安峰山烈士陵園建設和重要的紀念活動情況。
(四)我市具有代表性的革命烈士英勇事跡。
六、“雙擁”史料
(一)我市開展擁政愛民、擁軍優屬活動的情況。
(二)我市連續獲得“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的歷程。
(三)“全國擁軍模范”王統美、祁德林的典型事跡。
七、精神文明建設史料
(一)我市開展向雷鋒、焦裕祿、“葉欣仁”、姜霜菊、王繼才和王仕花夫婦學習活動情況;精神文明建設全國典型—新浦汽車總站“雷鋒車”組感人事跡。
(二)我市設立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和表彰見義勇為人員情況。
八、社會慈善福利和社會保障史料
(一)我市成立收養所、敬老院、福利院、殘疾人康復中心、社會福利中心情況。
(二)我市發行賑災和社會福利彩票情況。
(三)市慈善總會成立和舉辦慈善晚會等捐款活動情況。
(四)我市向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捐款捐物情況。
(五)我市城鎮職工、居民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情況。
九、重大自然災害及抗災史料
(一)我市因臺風和連續暴風雨發生的多次水災情況。
(二)1953年3月—4月中旬,我市發現大批隨海潮飄來的昆蟲災害情況。
(三)1959年—1961年,我市發生的糧食短缺和饑荒情況。
(四)在歷次重大災害面前,我市黨政軍民齊心協力搶險救災情況。
十、生產、交通、食品安全事故史料
(一)我市發生的海州鞭炮廠鞭炮爆炸、市食品公司肉聯廠食化鍋爆炸、市云華賓館火災等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情況。
(二)我市發生的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情況。
(三)我市發生的市海洋漁業公司519號漁船在溫州被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港門羅總統商船撞翻沉沒、連云區連島鄉西山村“蘇連漁2012”號漁船與一艘貨輪碰撞后沉沒、連云港西墅村附近海域漁船遇風翻沉造成重大海難事故情況。
(四)我市發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情況。
十一、民風民俗史料
(一)我市境內形成的民風民俗的淵源、演變過程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二)我市民間有一定史料價值的奇聞異事。
十二、我市社會生活方面的其他重要或有影響的史料
統戰工作方面
一、國民黨部隊投誠史料
(一)國民黨海軍“黃安”號艦由青島駛入連云港起義情況。
(二)國民黨“中字102”號坦克登陸艦由黃埔駛入連云港起義情況。
二、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履職史料
我市政協組織的歷史沿革情況;歷屆政協全體會議和常委會議召開情況;政協組織履行參政議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職能情況;歷屆政協主席、副主席、常委、委員履職情況。
三、統戰工作史料
(一)我市統戰部的成立和發展歷程。
(二)我市社會主義學院的建立和發展情況。
四、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史料
(一)我市民革、民盟、民建、民進、農工黨、致公黨、九三學社七個黨派成立和發展歷程。
(二)我市工商聯成立和發展歷程。
(三)我市知名民主人士的重要活動情況。
五、群團組織建設史料
(一)我市共青團成立及其活動情況;歷屆共青團會議召開情況。
(二)我市婦女聯合會成立及其活動情況;歷屆婦女代表會議召開情況。
(三)我市工會組織成立及其活動情況;歷屆工會代表會議召開情況。
六、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史料
(一)我市臺聯、僑聯、海外聯誼會等組織的建立及其重要活動情況。
(二)臺灣同胞回連云港市探親情況。
(三)我市與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的文化交流、經貿往來情況。
(四)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在連云港投資興辦企業、捐資辦學、興辦公益事業情況。
(五)海外連云港籍人士在事業上的成就和愛國愛鄉的事跡。
七、宗教史料
(一)我市宗教團體的建立及其重要活動情況。
(二)我市宗教場所的恢復和重建情況。
(三)我市知名宗教人物的經歷及其愛國愛教的事跡。
八、少數民族史料
我市少數民族的分類、分布及其活動情況。
九、我市統戰工作方面的其他重要或有影響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