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從年貨購銷兩旺,到商圈街區人頭攢動,再到各處張燈結彩,火熱的消費市場處處透著暖意融融的年味。
春節消費的變化,從人們的年貨購物車可見一斑:智能綠色家電備受歡迎,越來越多進口水果、海鮮端上年夜飯的餐桌,商文旅融合消費產品列入年貨清單……滿滿的“購物車”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激發了消費市場的活力。
科技智能家電受偏愛
“今年給父母準備的智能手表得到了他們的一致稱贊。”姜華的年貨清單中有一款能測量血壓、采集心電、跌倒檢測的智能手表,出于對父母健康的擔心,姜華在網友的推薦下將智能手表加入年貨清單,同時購買了一款給孩子的智能顯微鏡,增加孩子對學習自然知識的興趣。
與姜華不同,孫莉在網上挑選了洗碗機、掃地機以及一臺智能空氣凈化器。“這些是給新房子準備的小家電,能解放雙手,節省在做家務上花費的時間。”孫莉說。其實,不僅年輕人在把智能產品列入年貨清單,老年人也開始暢享科技產品所帶來的便利,尤其是在春節期間,智能門鎖、智能音箱等為老人設計的智能產品銷量明顯提高。
某品牌經營店負責人吳先生介紹,春節期間,店內的智能產品銷售額增長較為明顯,有的產品銷售額甚至翻了一番有余,消費者以80后、90后以及00后為主,智能產品儼然成了年輕人群過年送禮的新風尚。
“在消費者眼中,電子新年貨不僅要有實用性,還要有創意性和個性化。”吳先生表示,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子產品換代迅速,功能、樣式不斷更新、豐富,消費者在追求新款電子年貨時,也要考慮自身需求和喜好,理性挑選,避免沖動消費。
“新鮮”霸榜年貨清單
春節吃什么?近年來,人們的年夜飯餐桌上既有老味道,也有新鮮貨。
我市眾多老字號商家憑借多年積累的品牌口碑,在春節前后收獲了較好的銷量。春節期間,位于民主路老街的老字號集合館迎來大批本地消費者及外地游客,汪恕有滴醋、湯溝酒、板浦香腸、小上海糕點、大肚山楂酒等港城特產吸引了大量顧客采購。“大年初二營業后,外地的游客特別多,他們大多會買一些滴醋、湯溝酒、板浦香腸等親民的特產帶回去或者讓幫忙郵寄。”店內負責人張洪玉說。
天南海北的老字號產品加持,讓萬家團圓的餐桌年味十足;得益于跨境物流和跨境電商的發展,車厘子、三文魚等“洋年貨”帶來別樣年味。“今年春節期間買了智利車厘子等水果,很受孩子們的喜歡,現在年前買的已經吃光了,準備這周再去買一些。”市民李緒說,從接手年貨采購“重擔”以來,他家的年貨清單上,新鮮水果已經常年“霸榜”。
“這些年,智利車厘子借助電商已經成功與中國春節掛上鉤,無論是網購還是線下購買,消費者今年在這方面的花費要比往年多不少,特別是在一些進口水果上,消費者更加豪氣。”水果批發商鮑先生表示,面對新的一年,他也將及時適應市場變化,為顧客提供優質的商品和貼心的增值服務。
商文旅融合消費產品升溫
?
春節吃喝玩樂,“玩”當然不可少。今年旅游休閑成為百姓過節首選,港城各商圈、景點游客爆滿、人氣旺盛。
春節假期,海州商業街區成為市民游客家門口觀燈賞景的好去處,四面八方的市民、五湖四海的游客紛紛來此,從早到晚,從街頭到巷尾,邊逛街邊解鎖國潮年味,感受城市文脈與市井煙火的相融交錯。
大年初五,在贛榆區金山鎮前趙湖村,民宿小院美小村格外熱鬧,舞龍、快板、雜技、歌舞等節目吸引了眾多游客。“沒想到家鄉變化這么大,這個民俗小院真是一個寶藏地,既有精彩的演出,還有傳統的小賣部、學生時代的教室、記憶中的大隊部、黑白電視機以及舂臼、磨盤等過去的糧食加工器具,喚起了人們對兒時的回憶,來到這里感覺像是回到小時候。”周邊村民劉芳說,在這里不光能看、能買,還能體驗民俗活動,既讓60后、70后感受到穿越時空的歷史記憶,同時又滿足了80后、90后乃至00后對農村現代文化的需求。
“我們搜集了老物件來復原過去的場景,希望能喚起大家對童年和過往年味的回憶。”美小村項目負責人李玲表示,春節期間,來體驗民俗活動的客流明顯增多,每天的客流量上萬人次,遠遠超過預期。她認為,民俗活動源遠流長、影響深遠,借助廣泛的群眾基礎能迸發出蓬勃的力量,通過商文旅的融合,美小村能綻放出更美的火花。
透過滿滿的年貨購物車,我們看到的不光是熱鬧紅火的消費場景,也是人們“歡歡喜喜過大年”的幸福圖景,更折射出港城經濟的活力。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