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數據顯示,基層供銷社社員數量增速迅猛。我市也不例外。市供銷合作總社負責人透露,隨著更多基層供銷社的布局,將真正實現“農民得實惠、基層社得發展”的發展格局。
助力鄉村振興
供銷社再次火爆,與國家重視鄉村振興的時代大背景密切相關。
2021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四部門聯合出臺《關于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到2023年6月底,打造若干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三位一體”試點單位。
《意見》指出,發展“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是推進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要培育實施載體,大力推進基層供銷社改造,真正將基層供銷社辦成管理民主、運行規范、以農民社員為主體的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
市供銷合作總社合作事業處處長王勝輝介紹,改革開放至今,市供銷合作社在壓力下走出了一些不錯的新路。農業領域的社會化服務就是其中之一。?
每年開春,東海縣供銷社都會舉辦植保無人機操作手培訓班,采取理論授課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讓學員們切實體驗到植保無人機在飛防作業中的高效和便利。如今,東海縣供銷社建立了“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托、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干、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的新型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供給體系,實行統一品種布局、統一機械播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機械收獲“六統一”的一條龍社會化服務。
截至目前,東海縣供銷社已培育壯大了平明王烈農機合作社、東海縣華來農機服務合作社等12家社會化服務組織,擁有高效植保機械124臺架,日作業能力超過1萬畝,每年開展統防統治超過25萬畝,常年提供機械、植保、農資、物流等社會化服務,保障了東海縣糧食種植實現穩產高產。
從耕種到病蟲害防治,從災害應對到成品銷售,整個過程可全部由供銷社提供服務,這便是農業社會化服務。市供銷合作總社辦公室主任唐春亮說,我市已打造“1+7”新型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平臺,推動供銷合作社向農業生產全產業鏈延伸,示范引領全市三縣三區農業服務主體開展農田托管、測土配肥、無人機噴藥施肥、糧食烘干收儲等農業社會化服務,在實現鄉村振興中發揮獨特作用。2022年,供銷系統農田全托管服務面積達30萬畝,提高了小農戶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
打通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后一公里”
在灌云“田管家”的電商服務中心所在地侍莊街道,灌云縣供銷社建設灌畢龍電商直播基地,為入駐企業減免1年房租,吸納10家電商企業入駐,提檔裝修了9個電商直播間,提供電商培訓、直播帶貨、物流配送、創業孵化等全鏈條一體化服務。
構建流通網絡新服務,基層社搶抓電商產業發展新機遇。東海縣一方面通過“互聯網+供銷合作社”模式,開展鎮、村級網上供銷合作社電商服務,與郵政聯合鋪設“晶都驛站”快遞網點128家,將農民生鮮產品直接銷售給城區市民,疫情期間,顯著緩解市民買菜難和菜農賣菜難問題。另一方面對接“832”“鮮豐匯”等大型助農平臺,打通農產上行渠道,不斷拓寬東海特色農產品市場。
把供銷合作社系統網絡優勢與行政村(社區)、合作社的特有資源有機結合起來,構建為農服務一張網,實現基層社建制鄉鎮全覆蓋。提升供銷社服務能力,拓寬服務領域,滿足城鄉居民“生產、生活、生態”需求,打通為農服務最后一米,全市基層供銷社積極試水。
王勝輝說,目前,全市各基層供銷社都開展了快遞進村試點,打通雙向流動通道。例如灌云,該縣供銷社協調侍莊街道集中規劃建設了公共物流配送中心,為快遞公司提供集中化辦公場地,方便統一管理,實行免收1年租金的扶持政策,成功吸引申通、圓通、韻達等鎮級快遞點入駐中心,提高了快遞收發的工作效率。目前,侍莊街道18個行政村(社區)全部配備了村級快遞便民服務站,物流配送中心每天發送快遞1000件以上、提供就業崗位30余個,有效提升了城鄉物資自由流動和資源的有效配置。
仍將繼續深化改革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章程》明確,中國供銷合作社是為農服務的以農民社員為主體的集體所有制的合作經濟組織,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和做好農業、農村、農民工作的重要載體。
在供銷社發展的過程中,市場化曾沖擊舊供銷社,但同時在市場化的過程中,中央也在堅持服務三農的過程中對其多次改革,不斷優化新的供銷社。
在多次改革后,我市供銷社發展迅速。今年以來,全市系統直屬企業、合作企業及開放辦社企業實現銷售總額260.1億元,其中農副產品電商銷售額20.6億元。
有業內專家認為,供銷社在未來的改革要兼顧經營性和公益性。大家要理性認識基層供銷社的恢復重建,一直以來,供銷社的改革是在持續不斷推進市場化,還是應該走公益性職能和經營性業務相互促進的發展道路。因為供銷社是一個特殊的市場主體,它不能完全像其他市場主體那樣去追逐利潤,因為它最終還是要為“三農”服務,應該將收益用于公益服務,例如,用于助力小農戶現代化,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等。
只有正視并更正供銷社以往存在的問題,才能在重建時發揮出預期的效果。真正的合作經濟模式必須是參與主體主導的,以前的供銷合作社無論是產權方面還是企業治理上,都有明顯的弊端,因此重振供銷社,做好供銷社的戰略定位和市場定位尤為重要。
多地數據顯示,基層供銷社社員數量增速迅猛。我市也不例外。市供銷合作總社負責人透露,隨著更多基層供銷社的布局,將真正實現“農民得實惠、基層社得發展”的發展格局。(□王文 朱坤霞)
總值班: 吳弋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