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我市限上汽車類商品實現零售額10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實現零售額4億元,同比增長超3倍,增速較前5月提高22.1個百分點。全市限上單位實現網絡零售額39億元,同比增長18.3%……
這一連串數字顯示港城消費復蘇態勢逐步顯現。其背后是各類消費群體的涌現,個性化、多樣化細分市場快速發展。
如何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持續增加優質供給,是促進消費的重要課題。
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不斷增長
26歲的張悅是一名烘焙愛好者,一有空就喜歡在家做蛋糕。“我們這邊市場上銷售烘焙用品的還不多,好在現在網絡購物體系發達,我可以在網上買到各種烘焙用品和原材料。”張悅說。
同大城市相比,生活在三四線城市的青年生活成本相對較低,有更多的錢可以用于自己的愛好。市區一家制服風格的服裝店,消費人群包括高中生和上班族。“我們這邊銷售還是不錯的。”店主介紹,“雖然大部分衣服的價格在500元左右,但如今愿意穿著這種風格衣服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為了迎合消費者需求,我們常常到外地進貨。”
隨著消費的多元化,港城商業消費內涵也在豐富。更為重要的是,這也促成了一些個性化消費。花果山下有這樣一家民宿:吃飯不能點菜,客人只能預定人數,菜肴由店主定。即便這么有個性,愿意到這里來吃飯的人還是挺多的。經營一家美甲店的蔣麗就是這家民宿的常客,原因很簡單:“他家的菜肴充滿著不確定性,常常會有意外的驚喜。”
不僅年輕人鐘愛個性化消費,如今,中老年人也很趕時髦。剛退休的王竹軍最近正在忙著考駕照,老人樂呵呵地說:“年輕時忙于工作,很多事沒時間去做。現在退休了,第一件事就是考駕照,然后買輛車帶著老伴到全國各地去旅游,樂享二人世界。”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我市以服務老年人生活的消費市場在迅速擴大。生活觀念的轉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讓老年人的消費結構和消費需求普遍呈現品質化、多元化、個性化、便利化等趨勢。希望商家也能在養老、醫療、護理、消費等多領域為老年人提供優質消費產品,激活老年消費市場。”
細分市場正在帶動城市消費升級
本周,我們將迎來立秋節氣。在市區某醫藥企業上班的王娟準備到家電賣場為父母采購一臺靜音風扇,“快立秋了,老人吹空調會覺得不舒服,我給他們選擇了一款立式的靜音風扇,可以滿足夏末秋初的納涼需求。”
互聯網信息的快速發散,促進更多的智能化新產品被消費者接受。在這樣的背景下,細分市場正在帶動城市消費升級。過去,一家幾口人吹空調,現在家庭成員可以根據不同的納涼需求,選擇不一樣的納涼方式,既節約了能源,又帶動了消費新需求。
市區一家主打川菜的餐廳,所有菜肴都是小份,為的是方便顧客可以多品嘗不同口味的川菜。“我比較喜歡吃川菜,但去飯店點菜,一次只能點幾樣,很難品嘗到多種特色菜肴。”市民王萍介紹,“現在好了,在這里,一次可以多點幾個菜,也不會浪費。”
如今在港城,這樣的一人食餐廳越來越多。隨著個性化消費的增多,細分市場越來越重要,未來誰把消費者畫像畫得越具體、越貼切,誰的發展就越快。
也得益于互聯網信息的快速發散,社群正成為影響年輕人消費的重要渠道。“我最關注的是朋友圈的美食推薦。”市民李慧覺得,“和商家的點評相比,身邊人的切實感受更加容易引發消費共鳴。特別是因為熟人圈內的喜好,大家都比較熟悉,基本可以判斷這家餐廳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
市工信局消費品處相關負責人認為,當前,我市工業制造企業需要緊貼市場需求,擴大社群營銷梯隊的搭建,促進更多港城制造耕耘細分市場,從而搶抓新消費市場機遇,擴大市場份額。
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還應有效供給
當前,消費市場細分群體正在增多,要滿足這些消費者個性化、細分化的需求,供給側的街區、商業綜合體也要隨之改變,只有聚焦細分人群需求的企業才會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但是,在一些商業綜合體內,這樣的細分尚未形成氛圍。“商家以為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加銷售,但是可能會適得其反。”針對市區某商業綜合體將女裝和童裝樓層編織在一起的現狀,新晉媽媽周嵐表示,“商場還是要強化個性化消費,而不是通過家庭角色的固化刺激消費。”
當然,改變也在同步進行。在一些大型商超里,我們可以看到1斤裝大米、5斤裝大米,還能看到一些主打女性養生的保健粥。這些都表明,只要主動迎合市場個性化需求,刺激消費并不是難事。
消費細分化的趨勢顯而易見,但細分市場的商機并不好抓。傳統制造業的批量化、標準化生產,傳統服務業的大眾化、流程化服務,都難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這些問題,不僅需要市場主體去轉型升級,更需要相關部門來研判分析,大家一起準確地把握細分需求的種種特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企業發展,激發消費潛能,以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周瑩 王雅萱)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