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這里是江蘇生物的天堂,上百種鳥類在這里棲息,豹貓、絲帶鳳蝶等生物鏈上的各種生物在此繁衍。云臺山是江蘇最重要的“動植物寶庫”,是自然賦予連云港的生態稟賦,也是連云港人最美的家園。良好的生態是城市最美的風景,為了讓這樣的美景世世代代傳承,美麗連云港建設方案專門就保護城市生態之美進行了系統的闡述。今天,經濟的發展正在同生態和諧共存。
綠色發展正在成為連云港時代名詞
走進康緣藥業的中藥生產智能工廠,我們首先看到了一座美麗綠色的空中花園。金銀花等中藥材在這里陳列。透過空中花園周邊的透明櫥窗,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藥提取精制的全過程。康緣藥業董事長肖偉介紹:“我們內部采用疊加型布局,內部布局效果比傳統的提取流程有大幅度提升,融入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全過程控制和過程質量控制與分析技術。該項目于2015年3月竣工,實現公司熱毒寧注射液等中藥大品種提取精制工藝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全過程質量控制一體化生產,利用高效、節能、自動化及在線檢測等裝備,實現精制中藥生產過程關鍵質量風險點的精確調控,打造現代中藥先進制造數字化平臺。”
如今,連云港像這樣生態優美、環境友好的智能化工廠正在加快建設。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我們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我們通過開展綠色創新企業培育行動,強化綠色制造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綠色技術研發重大項目和示范工程,培育一批綠色技術創新龍頭企業和綠色工廠,全面提高綠色發展水平。”
在加快綠色工廠建設的同時,我市突出“先進研發+連云港制造”特色,融合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創新技術,打造中華藥港,建成國內一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國家新能源基地,發展裝備及智能制造等特色地標產業。
機器人是如何改變制造業發展的?在天明特種車輛生產車間內,你可以找到答案。通過自動化控制系統,生產線上的6臺焊接機器人各司其職,實現了罐體車環縫、圍板、翼板、車架、箱體和封頭自動依序焊接,全程無人無紙作業,自動上下料、自動物流、自動檢測。最終,讓平趴在地上的鋁合金板“起身”變成長長的合格扁圓罐體,穩穩地“坐”在特種車上。
在加快產業發展的同時,我市在徐圩新區探索著“四個世界一流”的綠色發展模式。秋日的徐圩新區處處彌漫著發展氣息,在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中有著一片寧靜的區域,這里有紅色的草甸、婉轉的鳥鳴、流動的游魚,自然界的美麗在這里靜靜綻放。這里就是徐圩新區為園區發展留出的生態走廊。走廊內是高聳入云的化工設備,走廊外是鶯歌燕舞的自然生態。一條走廊隔開了發展區和保護區,讓生態和經濟在這里和諧共贏。
美麗連云港建設方案中指出,我市一方面提升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等重大開發開放平臺載體功能,承接產業高質量轉移。鼓勵開展智能工廠、數字車間升級改造,持續推動石化、鋼鐵、印染等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推動傳統產業綠色化轉型。另一方面,我市建立“三線一單”空間管控和產業準入體系,編制準入清單,明確禁止和限制發展的行業、生產工藝和產業目錄,完善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型行業準入條件,優化產業空間布局。
加大環境污染綜合治理
讓藍天碧水凈土處處見
美麗連云港建設方案明確指出,我市將著力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推進溫室氣體與大氣污染聯動治理,建立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合作機制,降低PM2.5和臭氧濃度。
近日,灌云縣污防指辦協調無人機,對灌云縣東城區省控大氣監測點位周邊1公里建筑工地和道路施工情況進行航拍。通過無人機巡查,縮短了執法人員對在建工程的全面巡查時間,通過實時傳回的航拍圖片,第一時間使管理人員及時掌握工地是否按照規定進行了揚塵治理,從而大大提高對工地的監管效率。同時,針對無人機航拍發現的問題,地面檢查人員及時趕赴問題現場,調查取證,督促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到位。
創新監管方式僅是我市打贏藍天保衛戰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關注藍天藍。各鄉鎮點位長履職情況定期發布,夯實了各個鄉鎮點位的責任。每月調度基層空氣質量,實現壓力傳導月調度??h區主要領導掛帥抓大氣質量成為港城各縣區的共識。
傍晚時分的東鹽河信用公園,景致如畫。金色的陽光照耀在東鹽河的水面上,黃色、紅色的水生花卉同綠色的根莖相得益彰。附近居民李阿姨表示,經過幾年的整治,這里不僅環境發生了變化,而且還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重要處所。
李阿姨的感受是我市多年來推進碧水治理的成果。近年來,我市多部門聯動,加強城市黑臭水體和入海河流的整治,城市水環境持續改善。如今在港城,人們不僅感受到水韻連云港的風采,而且處處可見親水的水岸。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推進美麗連云港建設,我市將嚴格實施河長制、灣長制,堅持陸海統籌,加強入庫入河排口管控,全面整治入海河流,確保全部消除劣V類水,加強沂沭泗水系污染管控,保障飲用水源及清水通道安全。
此外,我市還將聚焦“散亂污危”小化工問題,持續開展化工行業整治提升。積極建設“無廢城市”,深化秸稈綜合利用,推動建筑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及循環利用。組織對重點調查名錄中化工、涉重等企業遺留地塊開展調查與風險評估,推進土壤污染修復,實施土壤分類管控,并有效防范和化解生態環境風險。
最好的保護就是讓生態更加美好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美麗連云港建設中,我市將堅持林地、綠地、濕地、自然保護地“四地”同建,實施重點流域、河流、水庫生態修復,構建“四橫三縱”生態網絡格局,全面落實生態河湖行動計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
近日,筆者來到白龍潭景區,滿山的綠色已經披上了金色的外衣。一縷縷的陽光,透過如紅霞般的楓葉,灑下點點斑駁的葉影。你心中驚嘆大自然寫詩箋的本領,字句不多,但卻莫名地調撥心弦。這個有著崇善寺、千年銀杏、田橫崗等歷史自然景觀的地方,已經形成集休閑旅游、生態采摘等為一體的多元產業鏈,吸納本土就業300余人,全年接待游客超30萬人次,綜合收入近2000萬元。多年前,這里是市開發區建設的采石場,一度因為水土流失,影響了整個區域的生態。為了改變這樣的情況,該區停下了采石業務,將這里的生態逐步恢復。如今,這里不僅成為港城旅游景點,這里的人們還實現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夢想。
未來,我市將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實施重點流域及沿海基干林帶建設,積極開展山體復綠、海島綠化工作,充分挖掘城鎮、村莊、社區、庭院等綠化潛力。加強水土流失預防保護和綜合治理,持續提高水土保持率。建設綠色礦山,加強礦山生態修復和尾礦庫綜合治理。
留住山水之美是一方面,我市還著力打造海洋之美。秋日的大浦河濕地風景美麗,金色的蘆葦蕩是鳥兒天然的生活空間,也是城市最美的生態綠島。這里不僅集中了港城近百種的鳥類,而且還構建了較為完善的城市近郊生態系統。為了保留這份美麗,我市未來將開展自然岸線、濱海濕地生態功能修復。推進海州灣海洋牧場建設,提升沿海生物多樣性支撐能力。(周瑩 連發 汪惠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