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張晨晨 文/圖
說起連云港,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花果山,它是吳承恩筆下《西游記》中花果山的原型,它是孫悟空的老家,它是連云港旅游的一張閃耀名片。
為了讓游客記住連云港,更廣泛地推廣西游文化品牌,經過近兩年的策劃,由市文改辦牽頭扶持,連云港猴大王旅游文化開發有限公司打磨出品的本土原創繪本《花果山上猴大王》最近出版發行。據悉,這也是我市首部以本土IP創作的兒童繪本。此事也激發了多方人士對于“如何通過建構虛擬形象,助推地方文化發展”的思考。本土虛擬形象“猴大王”深受歡迎
頭戴紫金冠、身穿虎皮裙、手拿如意金箍棒,時而賣萌,時而搞怪,它就是《花果山上猴大王》繪本的主角“猴大王”。據悉,這個腦袋很大、身材玲瓏的“猴大王”,正不斷出現在我市的各大景區、大街小巷,生氣勃勃,深受市場的歡迎。而繪本的出爐,也將帶動這個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記者翻閱了一下該繪本,發現該繪本裝訂簡約、圖文活潑,將連云港花果山等本土元素融入其中,講述了“猴大王”出生、學藝、大鬧天宮等故事情節。圖畫生動,文筆輕松。而這本繪本也融合了花果山景區山、海、洞、古、神、幽、泉、奇等特色,在猴大王的帶領下,讓花果山美猴王的老家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神話傳說,而是成為有地可尋、有據可查、有景可賞的大圣故里,很適合小朋友們閱讀。
“我們深知,想要打造一個成功的虛擬形象,內涵開發和性格塑造是重中之重。”連云港猴大王旅游文化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張渲茹介紹。一個虛擬角色若想具備良好的市場歡迎度以及親和力,除了討喜的外形,更重要的是需要灌輸“故事感”。南京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高級設計師趙岳峻,在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說,一個原創的動漫形象,就是一個傳播平臺,通過解構,可以進行多種途徑和方式的商業開發,但縱使技術、商業層面成熟老到,形象本身如果過于扁平和無個性,也是易于失敗的。
基于這種理念,國內外有很多虛擬角色就此成功塑造,深入人心。“變形金剛”,這個風靡全球近40年、家喻戶曉的大IP,最初出現的契機無非是為了賣玩具。無獨有偶,“皮卡丘”“刺猬索尼克”“超級瑪麗”等,都是前期用以電子游戲開發創作出的虛擬形象,之后才通過灌輸“故事”和“性格”來讓這些形象變得飽滿立體,從平面造型,成功復活為人們的“身邊好伙伴”。近年來,更是憑借各種衍生的影視劇,收割一大波情懷。
個性獨特是塑造成功形象的關鍵
縱觀國內外,虛擬形象塑造成功的案例還不少。比如近段時期,以“熊本熊”為原型的惡搞表情包,在網絡上鋪天蓋地,儼然成為不少年輕人的“心頭好”。日本熊本縣原先是個農業城鎮,沒有太多觀光客,更沒有特殊景點,但近年來靠著“熊本熊”獨特的營銷策略,推出不到3年,其認知度已經是全日本第一。這為連許多日本民眾都對其沒有印象的熊本縣帶來巨額經濟效益,還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營銷研究個案。
對于我國諸多地級市吉祥物的開發等,類似“熊本熊”的案例,就是最有啟發的案例,因為它搞笑幽默的外形,加上成功的“段子營銷”,迎合了大眾的多種娛樂、消費心理需求,它變成了一個“有故事的吉祥物”。而類似北京亞運會吉祥物熊貓盼盼、南京青奧會吉祥物砳砳等,都是當時當季誕生,用以宣傳說教需要,過后除了情懷因素,很多時候都被大部分國民遺忘。
此外,一個比較值得玩味的例子就是,原本央視推出的猴年春晚吉祥物“康康”,作為春晚報幕的一個卡通配置,無論從造型風格,還是從語言設計等方面,“康康”均未脫離機械呆板、樂于說教的套路,使得觀眾對其并未有足夠的情感投射和喜歡度,最終被棄用。不過,后續經網絡大V@使徒子的二次創作,重塑性格,灌輸了有趣的故事,同時設定了新的互動技能,使之從一名扁平化的“過氣網紅”,一變而為“猴賽雷”,神奇般地受到年輕受眾的喜愛。這就印證了“人物塑造與故事”的重要關聯性。
因此,類似“猴大王”這種在市民心中已經刷出不少“存在感”的虛擬形象,更需要不斷完善其本身的性格和故事。而作為我市東海縣水晶產業的代表性吉祥物———“晶太子”,也可在此理念下,不斷延展其形象內涵,尋找編劇為它塑造更多性格,編創更多故事,以繪本、卡通劇、連環畫等形式推出,使之更深入人心。
需多元舉措增強與受眾黏性
談及主題文化或地方文化定名,全省各市大多都有自己的地方文化定名,如徐州有漢文化,淮安有漕運文化,蘇州有吳文化,南京有金陵文化。而連云港為外人所熟知的,就是西游文化。這造成我市文創領域發展的重點是,以“猴大王”為主要人物形象的動漫游戲、廣告會展、藝術品交易、文化設計創意、文化旅游等文化創意項目,發掘連云港地域傳統文化資源,提升連云港旅游文化產品的內涵和質量,助推云臺山景區乃至整個連云港旅游事業的發展,但時至今日,真正形成氣候的并不多。
“猴大王的繪本創作,雖然來源于《西游記》,但最終要講的是我們連云港的故事,我們希望通過打造猴大王這一IP形象,去傳播連云港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連云港,形成對港城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張渲茹說。連云港作為一座海濱城市,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有了《西游記》這部古典名著和一個飽滿IP形象的加持,將更顯出獨特仙氣。
“不過,文創開發不是開發單一的產品,是一個系統集成,一方面需要做拳頭產品,另一方面更需要各方協力,開發產業鏈。”市文改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基于此,包括“猴大王”在內的一些本土原創虛擬人物,不僅僅有繪本,還將圍繞這個形象,打造玩偶、抱枕、T恤、絲巾、帆布包、頭繩、鑰匙扣等文創產品,并進入市場流通。同時,通過線上表情包、甜品臺等,使其呆萌、耍賤、可愛的形象深入人心,不斷增強與受眾粉絲的黏性。
值得一提的是,為增強互動性,主創還在《花果山上猴大王》的最后一頁,設置了黑白畫面,讓孩子和父母一起畫出心目中的“猴大王”,在增進親子之間關系的同時也不斷加深對連云港元素的認知。“連云港可以尋求地域特色資源作為創意設計的支撐,優先挖掘、塑造符合不同群體需求的本土動漫形象、吉祥物造型等,并為其注入鮮活個性和時代精神,使之具備很好的故事感、市場辨識度,給大家留下深刻的‘連云港印記’。”趙岳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