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周瑩
近日,記者走訪了多個商業街區發現,一些商業街區的人氣不足。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在布局商業街區時缺乏差異化規劃思維,街區與周邊小區人群消費習慣匹配度不高。與此同時,在設計商業街區時,樂觀考慮了港城旅游人群可持續性,忽略對本市消費人群的開掘等。
■ 配備合適的商業業態
“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連云港一些商業街區的整體規劃不高,各種低端的小商品市場級別的商品店鋪排滿了街區。”在外地工作的林燕周末回到連云港,本想帶著朋友到連云港商業街區找找獨特的連云港小吃,結果卻發現各種低端的小商品攤點擺滿了商業街區。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港城一些街區在最初建設的過程中,也邀請過很多高大上的公司參與,然而在執行的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這些公司紛紛退出經營。業內人士表示,之所以不能夠很好運營,關鍵是一些街區前期策劃不利,相關配套設施不到位,設計規劃簡單,只是照搬外地經驗,最終導致做出的街區不土不洋,難以形成人氣和商氣。
那么,其他城市是如何規劃商業街區的呢?專家表示,城市是商業的載體,商業服務于城市的居民。區域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功能屬性天然占據了消費者的心智。例如我市城區東部年輕人比較多,就要配備適合年輕人的商業業態,西區中老年人較多,就要設計適合他們的商業業態。而民主路、連云港老街主打懷舊、鄉愁,就要主打與之相應的商業業態。只有在街區內配備具有頑強生命力與無限活力的商業體,并加以精彩演繹,才能讓商業項目得以成功。如果街區管理者不能夠真正像經營百年企業一樣經營這些物業,再豐富的歷史也撐不起服務體驗。
■ 強化消費者的體驗消費
專家表示,如今街區不再僅僅是商品買賣場所,更是消費者的社交空間。依靠商品聚合客流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顧客持續光顧一個街區是因為其所傳達的生活方式,符合他的社交需求,在這里能夠找到自己,釋放心靈。在這個方面,商業綜合體做得較為出色。比如北京朝陽大悅城的悅界,基于城市霧霾問題而打造綠色主題社區,里面的綠色生態豐富,極大增強了區域的聚客力。
如今,商業街區應從消費者出發,為其帶來最豐富的感官體驗,直擊消費者的需求點,讓消費者滿意、感動,甚至憧憬。這種感動和滿足感并不是刻意偽造,而是由內而外散發出的。例如南京的1912、上海的石庫門、北京的南鑼鼓巷,其最初都是有故事可講。而隨意做出來的歷史味道、文化味道并很難賦予街區以靈魂,而是讓其運營、策劃更加蒼白。
如今街區商業的功能正在被懷舊、個性化消費所替代。這就要求港城的商業街區在設計街區商業內涵時要根據街區的特色進行布局。例如民主路可以嘗試引入快時尚品牌,同中央商場等周邊商業配套起來,吸引年輕人向北消費。還可以引進一些懷舊意味比較濃的書店、文具店、咖啡店、蛋糕店、飾品店融入其中。其次要組織一些年輕人喜歡的娛樂,例如先鋒話劇、歌唱比賽。再次組織導游團隊,為前來參觀的人群介紹老街內發生的各種故事,講好懷舊故事。
■ 需融入城市商業大格局
目前,我市一些商業街區人氣不旺,其中一個原因是商業街區同周邊商業難以形成互補效應。專家表示,當前,商業街區獨自經營的時代已經結束,各個商業街區要學會同周邊借勢。例如韓國首爾的明洞步行街就借助周邊的百貨、免稅店等商業,實現了1+1大于2的效果。而北京的王府井步行街也借助了王府井百貨、中環百貨等商業體,實現了街區和百貨的相得益彰。同樣,前門商業街區也借助了幾個老字號,打響了街區名片,而一些時尚品牌的加入,讓老街吸引了年輕人的關注。
商業街區“主打”年輕人,我市商業街區的設計還需添加吸引年輕人的要素。例如日本的六本木新城內的商業街區建筑的群房都和“山邊”“西街”“櫸樹坡大道”等商業設施相連,隨處可見綠地和廣場,增加了街道的趣味,形成熱鬧的步行空間。而街區森大廈東側的毛利庭園是一處日式造景庭園,采用了江戶時代武士庭園風格,為毛利藩宅邸遺址中庭園的復原版。毛利庭園里的潺潺流水聲、花草的芬芳、水池假山和春天點點飄落的櫻花,為高樓林立的東京提供了一處可以悠閑賞景的戶外天地,這些都吸引了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