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史衛平 徐瑩 孫運芹 趙靜
連云港坐擁山、海、湖、林、島,良好的自然生態資源引來眾多鳥類來此生活。但近年來,非法盜獵現象猖獗,野生鳥類面臨嚴重生存危機。真實的被獵捕野生鳥類數量,遠超司法機關辦理的盜獵案件中所反映的數量。4月1日是國際愛鳥日,我市愛鳥、護鳥需要多部門聯合執法,運用“互聯網+生態保護”監督新模式,探索、構建鳥類保護公益訴訟、生態修補新機制。
山林濕地海島
成鳥類樂園
我市擁有濕地23.3萬公頃,480平方公里的灘涂,21座海島以及長達162公里的海岸線,大面積的濱海濕地與云臺山脈形成環繞城市的生態屏障,優越的自然環境讓這里成為鳥類樂園。
我國主要有三條候鳥遷徙路線,其中兩條遷徙路線與連云港密切相關,特別是海島和海岸濕地正位于東部候鳥遷徙的主要路線上,優越的自然環境讓這里成為候鳥驛站。
“每年有超過240種候鳥在此繁育、遷徙、停歇和越冬,屬于國家重點保護的鳥類20余種,包括丹頂鶴、卷羽鵜鶘、黑臉琵鷺、黑鸛、遺鷗、鴛鴦、天鵝等。”市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王圳介紹,同時連云港廣袤的山林里也棲息著白鷺、畫眉、戴勝、金翅雀等種類繁多的野生林鳥,野生鳥類資源極其豐富。
王圳表示,野生鳥類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承擔種子及營養物的輸送,參與生態系統內能量流動和無機物質循環,對維持生態平衡維持食物鏈平衡度起著重要作用。
盜獵致野鳥
面臨嚴重生存危機
連云港自然稟賦好,鳥類資源豐富,但伴隨過去對資源環境的開發破壞以及近段時期非法獵捕行為的發生,連云港野生鳥類也面臨著嚴重生存危機。
據市檢察院民事檢察處負責人介紹,我國《刑法》中,涉鳥案件罪名主要包括“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罪”以及“非法狩獵罪”。
連云港地區常見的珍貴、瀕危野生鳥類有丹頂鶴、白琵鷺、燕隼、東方草鸮、鴛鴦等等,屬于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另外常見的畫眉屬于《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中的保護動物,任何獵捕、殺害、收購、運輸、出售行為均構成犯罪,沒有數量要求。
非法狩獵野生動物20只以上的,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或者禁獵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獵的,都屬于非法狩獵“情節嚴重”。根據我省有關部門規定,連云港地區禁獵期是每年3月1日至11月30日。
我市對破壞生態資源類案件在起訴、審判環節,實行由連云、海州兩地檢察機關和法院集中管轄機制。“近年辦理的案件顯示,外地專業盜獵者沿候鳥遷徙路線流竄至連云港,潛伏于臨洪河口、徐圩新區等濕地,架網大肆獵捕過路候鳥,被獵捕的野生候鳥數以千計。同時,部分外地人員聽聞云臺山地區林鳥眾多,便呼朋引伴而至,這些盜獵分子潛入山林景區內,使用專業捕鳥工具非法獵捕野生林鳥。”連云區檢察院食藥環犯罪檢察部負責人歐陽志華說。
為保護我市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鳥類資源,更好服務連云港綠色發展的目標,我市司法機關加大對鳥類為重點的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的打擊力度。據統計,2016年至2018年,連云區和海州區檢察院辦理的以鳥類為對象的非法獵捕犯罪案件,分別為6件25人和18件28人。
其中,外地人姚某等人在徐圩新區濕地等處大肆獵捕野生候鳥,徐圩新區人曹某以家庭為單位公開設點收購并對外銷售牟利,警方現場扣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鴛鴦1只以及各類野鴨3696只。
去年,連云區檢察院先后辦理兩起外地人在景區盜獵、買賣、運輸野生畫眉案,其中一起涉案畫眉10余只,包括兩只極其罕見的白畫眉,今年3月,該案10名涉案人員均被法院判處刑罰。去年10月初,贛榆警方在墩尚鎮抓獲正在進行非法交易野生鳥類的7名犯罪嫌疑人,當場扣押黑水雞(紅骨頂、白骨頂)211只、池鷺1只。目前,該7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檢察機關工作人員通過走訪本市愛鳥協會、小島山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花果山小村護林隊等了解到,真實的被獵捕野生鳥類數量,遠超案件所反映的數量,將給連云港地區野生鳥類資源帶來毀滅性打擊。此外,去年檢察機關經調查市區各大花鳥市場,曾發現在售的畫眉等野生鳥類有上百只。
該類違法犯罪行為若不嚴厲打擊遏制,連云港廣袤的沿海濕地不會再有百鳥翱翔的壯觀景象,云臺山地區野生畫眉或將被獵捕殆盡。
源頭治理規范經營
針對辦案過程中,發現外地人員來花果山景區及周邊山林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案件多發,且市區花鳥市場公開銷售野生保護鳥類現象比較突出的問題,我市公安、檢察等機關多次組織對花鳥市場開展規范鳥類經營行為專項整治活動,從源頭治理獵捕野生鳥類行為。
去年9月,連云區檢察院組織對連云區郵電路、海州區青年路和花園路、贛榆區后宮路等10余處花鳥市場的鳥類經營者進行告知,和商戶簽訂《規范鳥類經營行為告知書》,規范其鳥類經營。去年10月初,連云區檢察院食藥環部門向廣大市民發出《保護野生鳥類倡議書》,并提供了違法舉報聯系方式。11月底,檢察機關又聯合公安、林業、市場監管等部門,對市區花鳥市場開展回頭看專項聯合執法檢查,現場查獲畫眉、八哥、鷯哥、百靈等野生鳥類7只,送往小島山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并放飛。
今年3月底,海州公安分局食藥環偵大隊聯合派出所對轄區鳥類經營戶發放《規范鳥類經營行為告知書》。下一步,海州公安分局食藥環偵大隊將對集貿市場、花鳥市場、公園等重點部位進行全面檢查,及時斬斷非法獵捕、收購、出售、運輸瀕危鳥類利益鏈。
懲處犯罪同時
要打新式“組合拳”
作為法律監督機關,我市檢察機關在依法打擊盜獵犯罪同時,需拓展運用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檢察職能,積極探索新型聯合執法、成立保護聯盟等方式,有效打出保護野生鳥類新式“組合拳”。
去年10月底,連云區檢察院曾組織區農水、公安、法院、環保、市場監管等部門以及墟溝林場、市愛鳥協會,召開愛護鳥類專題座談會,決定建立聯合機制,定期舉辦聯合宣傳、執法等活動,打造連云區保護野生鳥類聯盟。今年3月28日,針對辦案中發現的盜獵分子進出景區大門從事非法獵捕行為,反映出景區內部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檢察機關對相關管理部門發出檢察建議書,建議建立健全防范和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長效機制。
鳥類的生產繁衍離不開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保護好區內山體、海洋、河流、濕地、森林、島嶼成為鳥類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
“連云區檢察院建立了全省首家生態保護信息系統,系統包括總監控室、無人機流動巡查、‘公益眼’平臺、檢察聯絡室四大功能板塊,從空中、陸地,線上、線下等多維度,為野生鳥類棲息提供全方面保護。”連云區檢察院檢察長肖楠說,借助技術手段,深挖非法獵捕野生保護動物犯罪線索,設立有獎舉報機制,提升群眾野生鳥類保護參與意識,同時聯合林業、公安等部門利用無人機對濕地、山林進行立體巡查,解決盜獵分子發現難、打擊難的問題,從而搭建起鳥類保護立體監督新模式。
筆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檢察機關還正在探索建立鳥類保護公益訴訟構建生態修補新機制。對破壞鳥類資源犯罪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以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方式對被破壞的鳥類資源進行修復,一方面對野生鳥類資源損失、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損害進行救濟;另一方面,也向社會宣傳維護生態平衡的理念,凝聚全社會的共識,從而構建起鳥類保護生態修復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