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周瑩 魏書英 王雅萱 文/圖
根據新鮮出爐的港城春節大數據顯示,春節黃金周七天,港城交出了24億元的“消費清單”。這樣的消費清單背后折射出港城春節消費旺盛的生命力。通過分析這樣的清單,筆者發現娛樂和文化消費正在成為港城消費的新需求。專家表示,雖然群眾消費需求正在釋放,但是必須看到當前我市服務業在文化、娛樂方面的供給依舊存在短板,需求和供給之間的矛盾依舊突出。
新需求期待新釋放
雖然春節黃金周已經結束了,但是孩子們還沒有上學,因此港城各大商業綜合體內的兒童娛樂設施依舊熱鬧非凡。昨日上午,筆者來到蘇寧廣場看到,這里的“豬豬碼頭”內,依舊有不少小朋友在此玩耍、娛樂。
“今年春節期間,我們準備了‘豬豬碼頭’這個兒童娛樂設施。”蘇寧廣場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娛樂消費和文化消費已經成為港城市民消費的主流。為了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每年春節期間,他們都會安排一些娛樂設施,豐富市民的節慶生活。
這樣的情況不僅出現在蘇寧,在萬達、利群均出現了文化和娛樂消費的高潮。“今年過年期間,文化消費和娛樂消費成為利群消費增長的新力量。”利群廣場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數據顯示,今年過年期間,利群廣場兒童娛樂和電影院兩個業務板塊增長均超過20%。
新需求的背后是人們假期消費方式變化。根據官方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旅行的人群比往年略有下降,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在家過年。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服務業特別是娛樂業的消費供給問題就越發突出。在南京上班的港城人李妍告訴筆者,過年期間明顯感覺連云港娛樂設施比較少,缺少那種可以長時間娛樂的地方。一些商業綜合體內雖然也有一些娛樂設施,但是整體規模比較小。春節期間,這些娛樂設施基本上都處于爆棚的狀況,去遲了根本挨不上。當下流行的電子競技、小鎮游、娛樂綜合體等娛樂渠道在港城幾乎難見蹤影。
新需求背后折射消費轉型
春節期間,筆者在利群廣場采訪時發現,兒童娛樂設施幾乎排滿了長隊。在一樓“超級小勇士”區域,家長們幾乎坐滿了周邊可以坐的區域。整個設施內,小朋友們在盡情地玩耍。“過年,周邊也沒有什么可以給孩子玩的地方。”住在香溢江南的張雪艷表示,因為周邊缺乏娛樂設施,因此過年期間只能帶孩子到這里玩了。
作為新晉的商業廣場,今年利群在新娛樂設施上下足本錢,卡丁車、射箭館、兒童考古樂園和相關的兒童教育設施加入讓其成為港城商業綜合體內最重要的娛樂區域。利群廣場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他們已經上馬了很多娛樂設施,但還是供給不足。當下,“90后”和“80后”正在成為消費主流,他們對于娛樂、文化和兒童消費需求非常旺盛,因此今年他們還計劃增加一些兒童教育文化設施,豐富廣場業態。
如今不僅商業綜合體重視對文化、娛樂設施挖掘,港城各大酒店也打出了娛樂牌。在蘇寧索菲特酒店采訪時,筆者發現不僅酒店自助餐廳有小音樂區,在餐廳外邊還有專門的兒童區。在采訪時,筆者看到家長們正帶著孩子在這里抓娃娃。酒店相關負責人表示,當下,人們吃飯不僅僅是吃飯,還需要一些娛樂,他們增加這些設施就是滿足人們娛樂需求。
新變化讓商家摩拳擦掌
“今年,我們依舊還會引進一些新品牌。”蘇寧廣場相關負責人說,目前相關的專柜情況正在商談。雖然今年春節黃金周期間,港城的百貨業業績表現比較平穩,但是商家依舊會重視百貨業的表現。對于商家而言,百貨業是商業綜合體不可或缺的部分。
今年春節期間,港城各大商業綜合體銷售數據顯示,港城百貨市場已經進入品牌時代。運動品牌阿迪達斯、耐克,女裝品牌雅瑩等中高端品牌成為港城市民新春消費熱選。這樣的變化也讓商家感受到壓力。與此同時,隨著消費聚合效應顯現,港城傳統的百貨商店也面臨眾多挑戰,如何破局成為他們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樣,商業街區的品牌老化問題也值得關注,如何加快商業街區結構調整,破解“租金”難題,成為街區管理者需要關注的問題。
目前,我市商業綜合體整體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具有帶動消費力的品牌,商家必須認真謀劃相關的品牌設計,豐富百貨業的品牌業態。而傳統的百貨商場要加快同周邊餐飲品牌結合,打造商業供給聯盟,吸引消費者前來購物、吃飯。而商業街區要通過精細管理等方式,推動房東讓利,做活商業街區,讓整個商業格局更加合理。在這個方面,烏鎮管理模式值得借鑒,走集中式運營模式,增加商業街區管理結構的掌控力,減少不穩定因素。
不僅在百貨業,餐飲行業的變革也開始了。昨日,筆者從蘇寧索菲特酒店獲悉,酒店的巴西烤肉美食節正式開始。酒店相關負責人坦言,如今人們吃美食不僅需要健康,更需要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吃一種情懷。“為此,今年每個月我們都會根據當月的熱點,策劃一些主題美食節,滿足市民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