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肖婷婷 葉新城 朱衛紅 文/圖
進入1月份,冷空氣站穩腳跟,港城的各大滑雪場也開始進入常態化運營。就在剛過去的元旦節,灌云伊蘆山霞波滑雪場、贛榆塔山湖滑雪場等新建的滑雪場也正式開門迎客。短短幾年時間,港城的滑雪場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參與滑雪運動的市民也呈上升趨勢。
港城多家滑雪場開門迎客
元旦前幾日,港城氣溫跌至0℃以下,這可讓灌云伊蘆山霞波滑雪場的負責人徐霞波吃了“定心丸”。那幾日,為了能讓游客在元旦期間“按時”體驗到滑雪的樂趣,他的團隊和幾臺造雪機在不停地忙碌著。好在天公作美,造雪計劃進行得非常順利。
“現在的滑雪場,絕大部分是人工造雪。所謂人工造雪,就是將水注入一個專用噴嘴或噴槍,在那里接觸到高壓空氣,高壓空氣將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噴入寒冷的外部空氣中,在落到地面以前這些小水滴凝固成冰晶,也就是人們看到的雪花。”伊蘆山霞波滑雪場現場的一位工作人員向筆者介紹,要想人工造雪,氣溫必須達到0℃或0℃以下。
就在上個周末,家住灌云縣城的陸先生帶著妻子和女兒,驅車半小時前往霞波滑雪場體驗了一把滑雪。“第一次體驗滑雪還是在河北秦皇島,沒想到,家門口也建起了滑雪場。”陸先生表示,出去玩一回滑雪不是很方便,現在家門口就有滑雪場,不僅運動起來非常方便,也為冬季出游增添了一個新選項。
“最近幾年,滑雪項目在港城發展較快,如今已成為許多年輕人冬季主要的休閑娛樂項目。”市體育局經濟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選擇戶外運動釋放自我,隨著滑雪運動由貴族化向平民化轉變,滑雪無疑是冬季運動中年輕人的首選。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港城的滑雪場分布較為分散,各主要縣區均有涉及。其中,東海有溫泉湖西滑雪場,灌云有伊蘆山霞波滑雪場,贛榆有夾谷山滑雪場、潛園滑雪場、塔山湖滑雪場。離市區比較近的,則是白龍澗生態園滑雪場。僅是今年元旦,就有3家滑雪場“開張”。據統計,江蘇共有15家滑雪場,而港城獨占6席。
經濟效益與政策雙驅動推動滑雪運動普及
趙士河是東海溫泉湖西滑雪場的負責人,也是我市“搶灘”滑雪市場的先行者。2012年,他無意中發現北京和濟南的滑雪產業非常火爆,群眾參與的熱情很高。從那時起,他便有了將滑雪項目引進港城的想法。趙士河坦言,正是看中該項目背后所蘊含的可觀經濟效益以及在港城的實際可操作性,2012年,他投資新建的東海溫泉湖西滑雪場正式開門迎客,并取得了不錯的業績。隨后幾年,趙士河又分別在淮安、宿遷投資建設了滑雪場。
“滑雪項目一次性投入較高,但往往用心經營三五年后便能回本,是比較適合投資的體育產業項目。”趙士河表示,尤其在“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計劃提出后,省里相關部門更是聯合制定了行動方案,要求各設區市建立本地區重點冰雪項目。“政策的出臺,無疑為港城冰雪運動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有利契機,也為我們推廣普及滑雪運動增添了信心與動力。”
市體育局經濟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的冰雪運動快速發展,特別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為我國冰雪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隨著冬奧會的舉辦,老百姓將會對冰雪項目有更深入的了解。相信未來幾年內,港城的滑雪項目在群眾中會更加普及,會有更多的人愛上冰雪運動。
港城發展冰雪項目頗具優勢
港城地處江蘇最北端,較蘇南城市,冬季溫度相對較低,適合發展滑雪項目。“在決定投資滑雪項目之前,我仔細研究了港城近五年的溫度情況,冬季在0℃以下的天氣較多。算下來,一個冬季應該可以經營兩個多月。”趙士河說,省內除了兄弟城市徐州,連云港應該是最適合發展冰雪項目的了。不僅如此,港城獨有的地勢條件也為滑雪場增色不少。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港城的滑雪場大多依山而建,依附自然形成山體旅游資源,滑雪體驗感較好。
“《江蘇省加快發展冰雪運動產業行動方案》對我市的冰雪項目發展也做出了明確規劃,如利用連云港等東隴海線山地資源,加快促進冰雪產業與山地、高空等戶外運動休閑產業的融合發展;要以徐州為發展核心,聯動連云港等地,重點打造戶外滑雪旅游項目等。”市體育局經濟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高鐵的開通建成,港城滑雪場不僅要留住本地客源,還要考慮如何將南方客源吸引留住。而這無疑要求滑雪場經營者從雪質、安全性、設施等方面不斷提升滑雪場檔次與服務水平。
業內人士指出,港城在占據發展冰雪運動自然稟賦“先天優勢”的基礎上,還應借鑒其他省市發展經驗,在上層建筑上加強統一謀劃,盡早制定發展冰雪運動相關政策和規劃。此外,為避免滑雪市場扎堆建設,無序發展,還應及早建立滑雪項目的準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