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徐黎一 何康鵬
海濱大道順利通車后因觀海條件優良,被稱為江蘇沿海最美的一段“藍色通道”;東西連島的環島路通車后,被省體育局評為江蘇最美跑步道;東海、灌云鄉村旅游直通車相繼開通,拉近了鄉村旅游和市民的距離。近年來,隨著全域旅游在我市的順利推進,景區內外部的交通有了極大改觀。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服務游客的意識不到位以及相關歷史遺留問題,還存在著旅游過程中不方便、不順暢等較為突出的問題,影響著游客的滿意度以及旅游產業的發展。
完善內外部交通
港城在行動
為了沖刺“十一”通車,云臺山景區正在緊張建設包括悟空大道、環云臺山大道景區段在內的“一環五線”交通重點工程。據悉,正在建設和已經建成的西游大道、八戒路、沙僧路等全長33公里,將花果山和漁灣、東磊、孔雀溝緊密相連。此舉方便了廣大游客的通行,緩解旅游旺季期間,花果山景區只有一個出入口的尷尬。
采訪中,筆者了解到,花果山景區內的“一環五線”工程僅是我市近年來完善旅游城市內外部交通的一個縮影。2016年4月29日,田灣跨海大橋竣工暨海濱大道全線通車。全長125.8公里的海濱大道位于連云港東側海濱沿線,沿著江蘇僅有的基巖質海岸線修筑,觀海條件優良,堪稱江蘇沿海最美的一段“藍色通道”。這條藍色大道也被旅游業界稱為黃金大道。因為通過這條大道,游客可便捷、順暢抵達連云港老街、在海一方、高公島、贛榆海濱旅游度假區等多個休閑景區,破解了它們多年來被藏身“閨閣”的尷尬,也讓它們迎來了黃金發展期。
而早在2014年,我市對全長7.6公里的連島大堤進行了提升改造。據悉,歷經20年的使用,原有雙向兩車道的西大堤每到旅游高峰季節,車輛通行非常緩慢,路面破損嚴重,不堪重負。同一年,這個被譽為“神州第一堤”的連島西大堤由原來的雙向兩車道拓寬至雙向四車道,全線同步實施各類管線入地,實施城市家具,工程總投資2.6億元。隨后,我市開始建設連島游客服務中心,采取封閉式管理模式,旅游及社會車輛統一停放于可容納6000輛車的綜合服務區停車場內,游客在游客中心可以換乘“小火車”進入,也可步行進入景區。旅游業內人士指出,相較于傳統的景區內接駁車,“小火車”的出現在給游客展現山海風光的同時,可大大緩解游客滯留的壓力,進一步增強旅游度假休閑體驗。
服務意識有待提升
游客期待更便捷、更順暢
隨著全域旅游城市的建設, 我們的城市、景區都在著眼于完善內外部交通,但筆者認為,這樣的完善既需要站在景區發展的角度思考,更需要的是提升我們的服務意識,需要站在游客的角度進一步完善城市與景區、景區與景區、景區內部等諸多的不通暢現狀。早在今年初,市旅游部門與交通部門聯手合作,開辟了東海鄉村旅游直通車,將東海溫泉、采摘、水晶購物等景點納入其中,游客乘坐直通車可抵達這些景區而不再需要來回換車。同時,直通車還根據季節的變化,靈活調整時間、班次和景區。隨后,灌云鄉村旅游直通車也開了起來。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新開通的兩趟旅游巴士已經實現了直通鄉村的目的,但從游客和市民期待的角度看,部分景區尚未實現真正“直通”。筆者了解到,由于鄉村旅游直通車需要囊括多個景區,而且是依次抵達,所以,游客想要快捷、直達,目前還實現不了。“不坐的話,要來回轉車,坐又太耗時間。”事實上,和我市開通的不少旅游巴士一樣,時間問題成為橫亙在直通車、景區和游客面前的一道坎。
想要消除這樣的尷尬,需要的是服務游客意識的不斷提升。而這種服務意識體現于站在游客和市民的角度思考,為他們在連云港的出行提供最便捷、最安全、最優質的服務。一方面,是硬件上,無論是鄉村旅游直通車還是市內的旅游巴士,都需要在相關的縣區、景區設置必要的游客集散中心。以東海為例,游客從四面八方抵達東海后,在游客集散中心集中,再通過集散中心購買不同景區的門票、乘坐配套的直通車。而這樣做的好處,不僅是形成相對的集中和發散,更為重要的是,游客可以直觀、便捷地去往自己想要去的景區。另一方面,是從軟件上提升服務游客的意識。剛剛過去的暑期旅游旺季,筆者采訪就發現了景區外交通諸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除自駕游可以導航外,我們城市的公共交通諸如飛機、大巴、公交車站點與景區的連接上就存在著諸多不便。“出來后,就聽出租車司機的,也‘打聽’不到其他的具體情況了。”筆者在市區一車站門前看到,外地來的游客出了車站開始打聽如何去連島景區,問來問去都是周邊拼車的駕駛員,建議他們拼車前往。筆者以為,如果在旅游旺季,車站能有便捷的接駁車到達景區,游客在車站內就能了解相關乘車情況,也就方便多了。
“交通+旅游”
應走在全域旅游最前沿
在當前全域旅游城市建設強勢推進的狀態下,如何讓游客能夠“乘興而來,盡興而歸”需要我們多一些思考。事實上,拋開投入、成本、回收周期等因素,看似讓游客便捷的交通工程不該只是為了一個“行”。“交通+旅游”應該走在全域旅游城市的最前沿。
今年,港口集團與精致鉆石郵輪管理公司、南京市中國旅行社、市城控集團簽署四方戰略合作協議,建設連云港國際郵輪母港,“五一”假期第一天,“輝煌號”郵輪開始了以連云港為始發港,日本為目的地港的首航之旅,標志著連云港港首條國際郵輪航線正式開通運營,成為江蘇第一個開通國際郵輪的港口。
利用港口優勢,讓郵輪成為游客走出去的一個通道,又是一種優質而豐富的旅游產品,對連云港旅游而言,這樣一種新興的交通旅游產品模式值得借鑒。據悉,連云區政府與上海長航集團合作,啟動總投資30億元的連云港國際郵輪游船旅游項目。
類似可以復制的產品很多。正如當下正在打造的花果山“一環五線”旅游大道,以唐僧、悟空、八戒、沙僧等人命名,增添了一絲趣味性和對名著的代入感。而它們也就不再只是一條條單一用于通達的道路。我們可否再進一步,在不同的道路上,通過景觀、路標等設置來豐富相關主題呢?在道路兩側,也可以根據小說內容,規劃設計不同類型的旅游設施,例如購物店、餐飲、動畫影音室等,讓單一的線,能夠拓寬成為豐富而有趣味的面,從而讓旅游大道更好地滿足游客的需要。事實上,只要根據游客的需要,站在游客需求的角度上進行思考,將交通和娛樂、購物、餐飲,甚至住宿都可以縝密結合,而這也正是“全域旅游”這四個字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