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徐黎一
7月5日,國內知名的華夏游學《穿越中國超級夏令營》在連云老街啟動。而這已是該機構第二年將開營地放在連云港了。無獨有偶,暑假以來,各種以研學為主題的夏令營“熱襲”港城。東海御園、溫泉度假區、潮河灣景區等都成了研學旅游的熱門地。
從前幾年港城學子紛紛外出研學,到本地研學游遍地開花,一方面體現出我市全域旅游時代,“旅游+”教育、體育、培訓等不斷滿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國人愈發重視教育的時代背景下,研學游熱度不減值得關注。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借勢,將港城旅游資源優勢更為充分地展現出來。
港城的研學游“熱”起來
“去年,將夏令營放在連云老街開營,主要是因為主題為‘重走絲綢之路’。帶領營員從東橋頭堡出發非常契合主題,而且,老街上的歷史文化氛圍濃郁,也很適合開展夏令營這樣的教育主題活動。”昨日,連云老街旅游營銷負責人邵先生說。去年,對于連云港本地景區而言,研學游還是個較為陌生的事物。包括幼兒園的畢業旅行、教育機構的夏令營以及團訓等研學游范圍內的活動,都會選擇到連云港周邊的城市鄉村或是環境相對較好的景區舉行。
不過一年時間,研學游的熱度開始“襲擊”港城了。記者采訪了解到,包括東海、灌云、連云等地都有相關機構或景區自發組織的研學旅游活動。“早就有機構來和我們聯系了,包括我們的場地、能夠提供的硬件設施,乃至餐飲都非常符合對方的需求。”記者在潮河灣景區了解到,暑假剛剛開始,景區內包括“野外生存、篝火晚會、拓展訓練”等為主題的夏令營就已開營了。此外,東海青松嶺、灌云伊甸園等景區都在承辦夏令營相關活動。
“暑假是孩子們學習游泳的最佳時期,市場需求也很旺盛。而對于溫泉景區來說,夏季旅游接待沒有冬季那么緊張,因此,我們將需求和資源進行充分結合,決定開展暑期游泳夏令營。”溫泉度假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據悉,封閉式專業訓練加上營養師搭配運動員所需正餐等優勢讓不少家長傾心于將孩子送到溫泉學習游泳。“去年我們就為孩子學游泳發愁了,每次游完體力消耗巨大,卻不知道該給孩子吃點兒啥。”市民吳女士說,這也是她決定將孩子送去參加游泳夏令營的主要原因。
港城資源優勢還待發揮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雖然很多研學活動在景區內如火如荼開展起來。但令人頗為遺憾的是,港城多個省級研學旅游示范基地的示范效應卻遠遠沒有發揮出來。新興的旅游景區固然可以為廣大青少年開展戶外拓展活動提供營地,也可以成為新景區吸引游客的一個因素,但相較于外地一些吸引力強、競爭力足的研學基地而言,港城的資源優勢的確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事實上,研學游本身出發點是為了讓青少年增長見聞,獲得在書本上乃至生活中不太能夠接觸到的常識,這也是研學游能夠成功開展的一個關鍵因素。“機構在平時培訓的基礎上,帶孩子去景德鎮研學游,邊看邊學,融景于教,對于孩子的吸引力是很強的。”市民桂女士非常樂于讓孩子參加這類的研學活動,而像景德鎮這樣將特色的資源與教育本身相融合,其吸引力自然強,即便是放在國際市場都是有很強的吸引力。而針對研學旅游市場的需求,港城不乏優質資源,無論是花果山地質公園,還是東漢摩崖造像、海濱的礁石岸線、國內最大的水晶博物館等,都是能將旅游與教育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受眾需求是發展研學游的關鍵
當下,我們正迎來一個休閑旅游廣受歡迎的時代,而這也是一個教育備受關注的時代。對于旅游城市而言,在完善吃、住、行、游等基礎設施的同時,如何發揮好自身的優質資源,將歷史、文化、地域特色與旅游充分結合,研究旅游要素如何更好地為游客服務是個亟須解決的大問題。
這也是研學旅游熱度不減為港城旅游業界帶來的最大啟示。因此,我們不妨深度挖掘研學旅游受眾的需求,將自身的歷史文化做深、做熱。“相較于一些城市只能提供自然營地條件,泛泛發展研學旅游而言,我們有足夠的資本參與到這輪競爭中。”市區一家旅行社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需要做的是讓除旅游業界以外,更多文化業界、體育業界、教育業界等人才加入進來,就歷史文化資源本身與教育的需求深度嫁接。
例如,景德鎮可以用其古老的傳承,與現代美術結合,讓孩子在參與中感受制瓷工藝的魅力所在,提升學習美術的興趣,以及享受美的樂趣。而我們也可以將培訓機構乃至青少年對于藝術的向往追求與港城文化,特別是非遺傳承類文化結合。如此,既能讓非遺真正走進青少年,開拓一種全新的傳承渠道,也能讓青少年增強對家鄉的了解和熱愛。記者采訪了解到,非遺文化中,黑陶、柳編、貝殼畫等,都有極大的參與度,很適合開發成研學旅游的特色產品。接下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深度挖掘資源的基礎上,做足“研”的特色、亮點,與此同時,不斷完善“游”的設施和相關線路,從而真正讓港城的旅游文化資源在研學旅游的熱點下“物盡其用”、“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