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大街小巷亂擺亂賣、占道經營現象不見了,曾經無序雜亂的集貿市場煥然一新,身邊的好人好事蔚然成風……一年以來,港城市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開展文明城市創建給城市面貌帶來的改變。而更令人欣喜的是,我市已成功躋身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創建文明城市,不僅能讓一座城市改頭換面,更能從內在提升城市的‘精氣神’。”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它最大限度地激發群眾參與創建的熱情,使傳統的“我做你看”式的“獨角戲”轉化成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交響曲”……
□ 張晨晨 尹宇蜜
職能部門齊上陣
打好文明創建“組合拳”
“這是我們第二次來連旅游,發現不少景點比上次更干凈、更整潔、更秩序井然了!”一對來自山東臨沂的夫妻來連旅游時說。實際上,這得益于市旅游局的一些積極做法———面向社會免費發放各類文明旅游宣傳海報1萬張、宣傳頁及手冊3萬余份,常態化開展“文明旅游你我同行”系列志愿勸導活動,讓“旅游美時美刻、文明隨時隨地”。
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城市環境,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全市各級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各司其職。市公安局執勤警力全部壓上路面,嚴格查處闖紅燈、亂停車、不讓行等交通違法行為,營造了“安全、順暢、文明”的道路交通環境。市食藥監局聯合相關部門,深入開展“文明餐桌在港城”活動,大力倡導“節儉用餐、文明用餐、健康用餐”的理念。市住房局高標準、高效率完成了全市224個物管小區創文標準化點位建設。
與此同時,市衛計委開展義診、義務獻血、衛生計生志愿服務、衛生計生下鄉等活動,宣傳普及健康科普知識,提升城鄉居民健康素養。著眼于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市城鄉建設局扎實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市水利局全面啟動實施清水進城工程,形成活水統籌、水網連通、多源互補、調控靈活的城區生態活水循環系統。市城管局開展環境衛生、戶外廣告、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等12項集中整治行動,清理違章戶外廣告1000余處,非機動車亂停亂放3萬余輛,清理亂堆亂放雜物500多噸,市容市貌煥然一新。
志愿者在行動
擦亮“城市流動文明風景線”
“作為夢翔學雷鋒志愿者服務中心負責人,我希望能夠不斷擴大隊伍規模,讓雷鋒精神與時代同行。”今年67歲的孫遷英是連云港市夢翔學雷鋒志愿者服務中心負責人。她在全市率先成立第一家學雷鋒服務中心,現有志愿者5000余人。她帶領志愿者積極開展環境清掃、交通執勤等活動,主動捐出數萬元退休金用于幫扶困難群體,每天堅持最少做一件好事,并被大家譽為當代的“活雷鋒”。實際上,像夢翔學雷鋒志愿者服務中心一樣,我市還有很多這樣的志愿者隊伍,他們在全市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與雷鋒車同行,共建文明港城”為主題,市文明辦牽頭發布十大類100項重點項目,發揮45個特色志愿服務品牌示范帶動作用,累計開展活動2900余次。市級機關86支黨員志愿者隊伍在市區55個主要路口開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務月”活動,擦亮了城市流動的文明風景線。贛榆區組織400名“青口大爺”,廣泛開展車輛排放、衛生保潔等志愿服務,讓更多市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城市的溫情。
而在各縣區,譬如市開發區大力實施村莊環境、農貿市場、黑臭水體等提升行動,徐圩新區實施“大環衛”工程,開展固體廢棄物收運處置、城市保潔、環境衛生公共設施建設,宜居宜業面貌逐漸顯現。這些都離不開基層一線的志愿者隊伍。
港城百姓在參與
從“要我動手”到“一起動手”
圍繞“做文明人、創文明城”主題實踐活動,開展“文明風尚大家唱,核心價值觀六進”、聚焦文明網絡攝影大賽等一系列群眾性創建活動,把創建文明城市從“要我動手”轉變為“一起動手”,全市上下一派熱火朝天。
中小學校通過升旗儀式、班隊會、知識競賽等活動,采取“小手拉大手”、致家長一封公開信、師生戶外宣講等形式,實現“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文明整個社會”的效果。海州區創新開展“核心價值觀進社區、你我共創文明城”百場演出進社區、“文明海州隨手拍”等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宣傳活動,調動了全市市民的參與熱情。
“在公園里不僅能欣賞美景,還可以免費讀到好書,以書會友,獲得閱讀之外的交流樂趣。”日前,在蒼梧綠園鍛煉的市民王先生告訴筆者,自從在此地設立“圖書漂流驛站”之后,該驛站便讓“知識因傳播而美麗”,也成為城市文明的點綴。而他也深受感染,將自己平時不用的書籍,放在了“流動驛站”,供其他路過的讀者閱讀和傳遞。
實際上,500個圖書漂流驛站布局建設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各級民間社會讀書組織也緊密參與其中———300余家書香家庭、書香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幾十個全民閱讀新空間、圖書館分館也陸續投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一些文化大戶還義務參與“農家書屋”平臺,東海縣的樊振就是典型代表,這些舉動都讓閱讀更進一步走進群眾的日常生活。“建文明城市,不只是政府部門的事,它更貼近百姓生活,讓大家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溫度。”樊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