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港城試水“元宇宙”新賽道——我市“元宇宙”發展... 2022-12-30
全息柜、全息風扇、超短焦互動投影……近日,2022中國(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開幕。本屆展會上,連云港展區以西游文化IP為主題,采用線上線下孿生、文化科技融合的方式,打造了我市“西游元宇宙”數字體驗新場景。隨著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
“新老人”帶來新需求 激活老年消費還需加把勁 2022-12-21
眼下,市面上針對老年人的無障礙設備、智能設備越來越多,針對健康服務、醫療護理、營養保健、傳統滋補等特殊需求的體驗店也在快速發展,電商也紛紛推出大號字體、語音導購的“長輩模式”。顯然,老年消費已成為提振消費的一個亮點。不過,銀發經濟發展不充分...
遠去的只是記憶 供銷社從未離開——關于基層供銷社恢復重建引發... 2022-12-19
熟悉炒股的人都知道,前段時間,一個概念股火了,以天鵝股份、中農聯合等為代表的供銷社概念股大漲。在資本市場上表現得熱火朝天之時,供銷社概念在媒體掀起了討論的熱潮。討論的焦點,源于一則《湖北基層供銷社恢復重建至1373個 基本覆蓋全省鄉鎮》的新聞。該...
養老護理員職業發展如何破局——關于我市養老護理員行業的思考 2022-12-15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市現有常住人口459.9萬,老年人口為93.8萬,占人口總數20.4%。老年人口具有增速快、壽齡高、空巢多、不平衡的特點,預計到“十四五”末,全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
從靠海吃海到向海圖強——我市積極推進漁港經濟區規劃建設觀察 2022-12-15
海岸線綿長、河汊眾多、海域面積廣闊……位于黃海之濱的連云港,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稟賦,轄區內的海州灣漁場是全國八大漁場之一。前三島附近海域更是江蘇省唯一的海參、鮑魚、扇貝等珍貴海產品的產地。經過多年發展,漁業已成為我市農業的支柱產業之一。...
提升家庭醫生服務質效 讓百姓有“醫”靠 2022-12-09
在家門口能夠方便就醫是民之所系,政之所向。隨著我國人口趨向老齡化,人們對健康衛生方面的需求越來越高。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預防為主,加強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目前,全市所有公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開展家庭醫生簽...
攻堅節能降耗 助推提質增效——我市優化能源供給方式系列觀察(... 2022-11-28
曾經,“村村點火,遍地冒煙”是鄉鎮經濟發展的標志。時過境遷,今天人們更加稱贊綠色田野的鄉村和聽得見鳥鳴的都市。在能源領域,亦是如此。用電量曾經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如今,在高質量發展時代,萬元GDP能耗和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樣重要。特...
推動能源革命 促進能源轉型——我市優化能源供給方式系列觀察(... 2022-11-25
能源是一個地方發展經濟的重要資源。眼下,我市正在借助新一代能源革命成果,努力實現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努力讓區域能源供給方式持續變革。減碳發展? 增綠先行今天,我們提到能源革命,不得不提到傳統的化石能源和當前熱門的核能、風...
創優生態 以一座城的誠意禮遇天下英才——我市人才工作系列觀察... 2022-11-24
人才資源總量達90萬人,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數達1.47萬人,位居蘇北五市之首;自主申報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數位居蘇北前列;江蘇首位民營企業家院士領銜破題中醫藥創新發展……“數據”背后,是連云港迎來了新的人才聚集高峰期,人才集聚態勢從“...
樹立“大人才觀” 不拘一格聚人才——我市人才工作系列觀察(二... 2022-11-23
大數據時代,集聚人才需要樹立“大人才”觀。我市一方面整合園區、高校院所和科技企業力量,加快建設高能級人才載體,一方面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既打破人才地域化的藩籬,同時在企業用才引才上打破“四唯”,切實解決企業人才缺口大、培養體系不健全的難...
生態優先 向海圖強——港城海洋經濟發展透視(下) 2022-11-21
初冬的臨洪河口濕地,茂密的蘆葦蕩綻放著似雪的蘆花,大批遷徙候鳥在此覓食。闊別港城多日的超10萬只候鳥再次歸來,感受著連云港近海海域的生態之變。這樣的盛景是大海給予連云港的厚愛,也是需要世代珍惜的自然稟賦和永續保護的城市之美。珍惜自然饋贈向海圖...
推進海洋經濟平臺建設 增強海洋強市建設底氣——港城海洋經濟發... 2022-11-18
蔚藍的海洋孕育著藍色增長極,也暗藏著驚濤駭浪。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需要統籌交通、能源、水利、信息、防災減災等重大基礎設施布局,讓連云港海洋經濟在更加安全、環保、高效的環境下快速崛起。完善海洋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加速智慧港口技術本地應用2021年8月...
做好經略海洋文章 釋放港城藍色動能——港城海洋經濟發展透視(... 2022-11-17
浩瀚的海洋蘊藏著無限的可能。連云港是一座從海洋走來的城市,也將因為海洋經濟的繁榮走向新時代。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經略海洋,連云港重任在肩。面對新要求,連云港將不斷釋放更加強大的藍色動能,奮力...
老年餐飲服務缺口大 守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仍需不斷探索 2022-11-16
前不久,江蘇省“福彩杯”養老服務機構老年人營養餐大賽決賽在揚州市舉辦,來自13個設區市和省本級的14支參賽隊共56名選手參加。決賽現場,各參賽隊選手們在規定時間內精心制作了“適老熱菜”“適老面食(小吃)”和“適老營養套餐”,展示了養老服務機構日常...
山海港城能否捕捉自然教育新風口 2022-11-15
“夏日山谷里溯溪、秋分時節做山林守護者、當一回海洋檢測員……自5月初以來,我們已經開展了80余場自然教育活動,吸引近5000人次參與,重游率達51%。”昨日,市文旅集團營銷負責人伏麗說,這也是港城旅游界利用山海核心旅游資源、以自然教育為抓手,蹚出發展...
創新補課刻不容緩——看港城醫藥產業如何危中尋機(三) 2022-11-14
近日,我市與無錫、泰州共同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國家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將有助于我市生產要素集聚、優勢資源有效配置、產業生態的營造以及建立穩固的產業鏈。面對新的機遇,連云港如何完成好國家交于的任務呢?市委黨校經濟教研室主任盧山坦言,創新...
持續推進創新能力提升 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看港城醫藥... 2022-11-11
醫藥產業一度被認為是連云港的明星產業。高增長、高抗壓、高科技讓人們樂觀地看待這個產業的發展。面對政策的調整、國內外發展環境的變化,連云港醫藥產業唯有推進創新能力提升,才能可持續發展。延長產業鏈 搶抓發展機遇機構分析師認為,國內藥品監管趨嚴,...
苦練內功蓄動能 持續創新勇挑戰———港城醫藥產業如何危中尋機... 2022-11-08
近年來,國內醫藥行業迎來重大不確定因素,特別是今年9月美國啟動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倡議。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挑戰,我市醫藥企業將如何應對?一起來聽聽我市相關部門負責人、醫藥企業研發高管、機構分析師們的分析和探討,據此為我市醫藥產業可持續發展...
城市美學 如何滲透港城肌理 2022-11-08
一座城市的發展,不僅要有好的“里子”,也要扮靚“面子”。在重視產業經濟發展的同時,城市環境營造、文化IP塑造,能促進獨特城市審美的形成,從而使之區別于“千城一面”的城市形態,更能讓人留下深刻的記憶。當前,在重視產業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市在努力加...
深耕細作 做大做強“微度假”市場——港城假日旅游消費觀察(下... 2022-10-13
從低層次向高品質、多樣化轉變,由注重觀光向更加側重休閑度假、沉浸式體驗轉變……隨著旅游市場的不斷發展,旅游消費需求呈現出明顯升級趨勢。在“微度假”的需求背景下,旅游行業能否突破傳統供給方式,引領市場新潮流,值得各方期待。危中尋機 敏銳把握市...
就近出游催生旅游新業態——港城假日旅游消費觀察(上) 2022-10-12
據市智慧文廣旅平臺監測,國慶假期全市接待國內游客365.68萬人次,恢復到2021年同期的89.19%。實現旅游總收入43.85億元,恢復到2021年同期的76.11%。全市納入監測的63家旅游區接待國內游客113.85萬人次。感受節日氛圍、盡享山海秋日風光、沉浸式文旅體驗、研...
西游文化開發,應搭上數字化快車 2022-10-11
日前,全球首座在迪士尼度假區內運營的大型XR(擴展范圍)項目——“超體空間So Real VR(虛擬現實)”在上海迪士尼小鎮開幕。該項目是以“西游”為IP打造的全沉浸式XR體驗項目。近5000平方米的門店內,包含西游降魔——起源之戰、天宮競技場——量子沖突、齊...
養老助餐 還需加把勁 —— 我市“老年食堂”觀察 2022-09-21
隨著老齡化現象的不斷加劇,省時、省力地在家門口吃上熱乎乎的飯菜,已成為越來越多老年人的期盼。對空巢老人、高齡老人、失能老人等特殊群體,“吃飯難”問題更加凸顯。為了解決老年人“一餐熱飯”的難題,老年餐廳應運而生,部分街道和社區辦起了“老年食堂...
城鎮的堅守和創新——我市縣域經濟系列觀察(下) 2022-09-20
城鎮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主陣地。所有縣域經濟發達的縣(區)都擁有強鎮。與此同時,建設空間安全、具有經濟韌性的強鎮也可以有效地保留住鄉愁記憶,集聚人口和產業。我市要發展縣域經濟,就要進一步做實強鎮經濟,實現強鎮擴容。強鎮擴容需要破解發展之...
人的去和留——我市縣域經濟系列觀察(中) 2022-09-19
縣域經濟處于富民、安民的第一線,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努力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幸福美好的生活,極為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抓實縣域經濟這個基礎,強縣富民,夯基壘土。正如同賽迪顧問專家陶傳亮在分析連云港縣域經濟時所說,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居民收入的提高...
產業的取和舍——我市縣域經濟系列觀察(上) 2022-09-15
縣域是全市經濟發展最具潛力的板塊。如何激活縣域活力,讓縣域經濟成為雙循環末端的“壓艙石”,成為產業配套的承載地,成為區域一體化融合的示范區?賽迪顧問專家陶傳亮認為,產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連云港各縣區應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吸納城市制造業要...
打好組合拳 提升景區魅力值——我市旅游旺季盤點之三 2022-09-06
在沙灘上團建,到山林里溯溪,去露營地看煙花秀……這個暑假,為了吸引市民游客,港城各大景區費盡心思。為了讓大家玩得更好,早在上周,各景區便陸續推出以賞月為主題的活動方案,希望通過有趣的活動來吸引市民游客,打造豐富的節日生活,給景區帶來更多的收...
增強游客體驗感 實現多方共贏——我市旅游旺季盤點之二 2022-09-05
眼下,孔雀溝景區新的游客中心即將啟動建設。除了打造牌坊大門、孔雀臺等景觀來展現景區文化特色,內部還將以游客體驗感為核心來完善功能,提供導游咨詢、紀念品銷售等服務。如今,以滿足游客體驗為核心的建設理念正在越來越多的景區實踐,在規劃、建設、運營...
“高顏值”山水帶港城旅游經濟“飛跑”——我市旅游旺季盤點之一 2022-09-01
8月28日上午,在海上云臺山景區云頂觀賞過日出后,徐州游客翟女士一家下山又逛了一遍唐王湖水庫和在茶園拍照,隨后,極其不舍地回八間房民宿收拾行李返程。“這里有山有水,顏值真高,關鍵還‘氧’人。國慶節我們還要來。”翟女士說。今夏,港城旅游經濟沾了...
如何讓公益課堂愛心之路走得更遠 2022-08-30
作為孩子,最盼望的是放假;作為家長,最憂心的也是放假。漫長的暑假,上班的家長如何照顧孩子?雖然有培訓班、夏令營、暑托班等,但高昂的價格也讓不少家長望而卻步。據悉,暑期中,我市多個街道開辦公益課堂,孩子們在社區學習、讀書、畫畫。然而,因受場地...
鞏固消費回暖態勢 推動區域經濟有效增長——激活港城消費經濟觀... 2022-08-29
當前,穩經濟的關鍵就是要提振消費。為此,我市各地各部門應努力在激發消費龍頭帶動上下功夫。穩住支柱 強化龍頭周末,文峰廣場美食節順利開幕,這是今年商業綜合體舉行的又一場促消費活動。開幕當天,眾多港城市民前往現場打卡。商業綜合體在促消費上的集聚...
綜合施策激活消費潛力 多領域開掘增值模式——激活港城消費經濟... 2022-08-26
這邊“嗨翻暑假”熱度不減,那邊“開學季”再掀熱潮。連日來,海州區各類促銷費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數據顯示:截至8月中旬,海州區累計開展消費促進活動376場次,實現銷售額21.24億元,拉動客流量超1269萬人次,銷售額同比上升14.19%,客流量和銷售額環比增...
挖掘消費產業需求 提升消費市場供給水平——激活港城消費經濟觀... 2022-08-24
消費是最終需求,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對經濟具有持久拉動作用。上半年,受疫情多發頻發等因素影響,消費市場受到較大沖擊,一批消費品生產企業面臨重壓。在這樣的背景下,港城需摸排消費品生產企業需求,加快企業和商超供銷對接,激活生產...
重慶武漢兩地自動駕駛全無人商業運營試水 無人駕駛來了 港城如何... 2022-08-23
近日,重慶、武漢兩地率先發布自動駕駛全無人商業化試點政策,并向百度發放全國首批無人化示范運營資格,允許車內無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車輛在社會道路上開展商業化服務。與此同時,工信部、交通運輸部也紛紛表示將支持自動駕駛上路,并將出臺相關技術標準和文件...
重塑增長 積極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夏日港城文旅消費觀察(下... 2022-08-15
“暑期檔的演出太受市民歡迎了,拿8月20日《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場來說,就連二樓的票都已經賣得差不多了。”昨日下午,連云港大劇院營銷負責人說。炎炎夏日,去電影院看場電影,到大劇院欣賞話劇、演出,打卡城市書房、博物館、圖書館,都成為文旅消費的新...
新業態頻現為文旅發展增動能——夏日港城文旅消費觀察(中) 2022-08-10
去漁灣打水仗,到雙龍井參加游園會,選一個靠山靠海的民宿過個吃吃喝喝的周末……隨著微旅游的興起,在家門口度假越來越受市民歡迎。打卡民宿、研學游、團建等各種新業態層出不窮,山海港城的玩法花樣翻新,在游客的認可與助力下,港城文旅產業能級提升、動能...
節慶活動激活文旅消費升級——夏日港城文旅消費觀察(上) 2022-08-09
正值暑期海濱旅游旺季,“連云港之夏”的成功舉辦讓這場屬于夏季的狂歡悄然升級。連島、劉志洲山體育公園、鹽河巷、羊山島紛紛開啟夜場模式,讓人們盡情體驗夏日的熱情與魅力;花果山、漁灣、海上云臺山等天然森林氧吧,也以避暑勝地為名成了周末休閑的不二之...
整合城市資源 打造有趣“外殼”——我市推進科普教育發展觀察 2022-08-05
全市科普經費平穩增長,科普兼職人員隊伍不斷壯大,科普活動日趨多樣化……昨日,筆者從市科技局獲悉,我市2021年科普統計數據出爐,10萬多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連云...
江南的蝴蝶為何現身港城——我市生態環境改善路徑觀察 2022-08-04
盛夏時節的錦屏山綠意蔥蔥,扇動黑色翅翼的穹翠鳳蝶在林間飛舞,翅膀上青綠色的鱗片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這只常年生活在長江南的穹翠鳳蝶,是今年以來環保志愿者在我市發現的又一新蝴蝶品種,也是我市生態環境好轉的例證。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近日,筆者...
豐富供給滿足多元需求 細分市場激發消費潛能——我市細分市場促... 2022-08-03
6月份,我市限上汽車類商品實現零售額10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實現零售額4億元,同比增長超3倍,增速較前5月提高22.1個百分點。全市限上單位實現網絡零售額39億元,同比增長18.3%……這一連串數字顯示港城消費復蘇態勢逐步顯現。其背后是各類消費群體的涌現,...
多方協力 護航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2022-07-29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城市打工,迫于各種壓力,他們無法將子女帶進城市,又不能放棄自己的工作,回到孩子身邊。在帶不出與回不去的雙重矛盾中,他們的孩子成了留守兒童。然而,由于監護缺失、教育缺失、親情匱乏等,留守兒童面臨著一系列問題,這...
2022連云港城市話劇節開幕 新潮文藝風如何吹遍港城劇場 2022-07-26
京戲、京腔、胡同口、旗袍、長衫、黃包車……7月24日晚,由國家話劇院帶來的經典話劇《四世同堂》,以獨具老北京風味的藝術格調,引爆了港城市民的文藝情懷,正式拉開了“2022連云港城市話劇節”的帷幕。作為已經連續舉辦4屆的港城文化品牌,連云港城市話劇節...
打造群眾身邊高品質的文化空間——我市小劇場業態發展觀察 2022-07-15
機智逗趣的“包袱”、此起彼伏的歡笑聲,這是最近在市文化藝術中心上演的“夏日之樂·喜樂相逢”相聲專場的現場。對口相聲《如此詩人》、快板《糊涂縣令》、三人相聲《反七口》等,將傳統曲藝與現代元素相結合,給觀眾帶來了別樣爆笑,讓人們近距離感受到傳統...
精準施策助力中小企業“強筋骨”——港城中小企業破繭成長系列觀... 2022-07-14
資金、人才、技術是中小企業成長中的三難。中小企業要想“強筋骨”,不僅需要自身努力,更需要政策同頻發力。搭建平臺 為企業降低成本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在促進增長、保障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中央、省、市出臺...
培育盈利能力 為發展蓄能——港城中小企業破繭成長系列觀察(二... 2022-07-13
為了進一步推進中小企業發展,國家、省、市均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政策是助力,中小企業要想做大做強,關鍵還是要培育自身盈利能力,為發展蓄能。資金壓力下的成長煩惱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市中型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0.19億元,同比增長7.5%;小微型企業實...
強內功 促創新 拼市場 中小企業需要修煉內功——港城中小企業破... 2022-07-12
中小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經濟發展的生力軍。面對百年變局和復雜疫情影響,中小企業面臨市場壓力加大、成本壓力加大、創新人才缺乏等問題。為了幫助中小企業穩定發展,國家、省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市委黨校經濟教研室主任盧山表示,在政策發力的同時,中...
加碼夜經濟 亟須打通文商旅一體化發展路徑——港城夜經濟觀察(... 2022-07-08
如何刺激和擴大消費?如何讓這座城市的夏夜更迷人?今年以來,各方都在積極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除了政策加持,街區、商業綜合體乃至最小規模的市場主體也需根據需求及時調整方向,通過融合發展、錯位發展、文化賦能,讓夜經濟更具魅力。也正因如此,...
今夏港城 越夜越美麗——港城夜經濟觀察(上) 2022-07-07
從西鹽河,到東鹽河;從雙龍井,到羊山島;從市區,到縣區……這個夏天,連云港正在呈現出越夜越美麗的迷人與繁華。自古以來,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如今,在這座海濱旅游城市,我們又在用什么態度、什么產品來撫慰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呢?連日來,筆者進行了調查。...
線上熱捧帶來線下趕海人流 “趕海熱”現象亟待規范引導 2022-07-06
趕海,是近年來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非常火爆的主題。而線上的“趕海熱”,正在為線下帶來實實在在的趕海人流。人流就是“錢流”,如何讓趕海熱度不降,在確保安全、環保、可持續的前提下,走出一條靠海吃海的休閑旅游新路子?這是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的...
打通 “盼就業”“愁招人”堵點需多向發力——我市就業市場觀察... 2022-07-05
一方面,用人單位的招聘條件無法與求職者預期匹配,致使“有人無崗”;另一方面,求職者能力水平與崗位需求之間存在差距,致使“有崗無人”。那么,“盼就業”“愁招人”間的堵點該如何打通?教育培訓應與市場需求一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是就業人群中的重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