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梅 劉靜 錢凡雪)海州區民主中路115號,歲月在此落筆,繪就一幅靈動畫卷。滿墻茂密的爬山虎,以蓬勃的生命力在老街上空撐起一片綠蔭,宛如時光贈予的柔美華蓋。春日暖陽輕柔灑落,形態各異的光斑恰似光陰的淺吟低唱。
90年前,連云港市現代醫學奠基人劉一麟博士穿梭于病床間,承載著救死扶傷的重任;如今,烘焙師忙碌于操作臺前,滿溢著對生活的熾熱愛意。
歲月靜默無言,他們的雙手,一個穩穩接住生命的重量,一個輕輕托起生活的溫度,于人間煙火里,共譜一首關于守護與熱愛的協奏曲。
青磚木梁銘記醫者仁心
民主路那條鋪滿故事的石板路上,一座青磚木結構的建筑靜靜佇立,外墻“益齡醫院”四個金色大字,雖歲月侵蝕已褪去往昔的光澤,卻依舊在風雨中低聲訴說著一段波瀾壯闊的往事,仿若一位滄桑老人,眼眸深處藏著無盡的回憶。
這座建筑上下共12間,屋頂為東西向,丘脊形,通長約24.3米,通寬約7.2米,是海州區民國時期重要的近現代代表性建筑體之一。1934年,德國學成歸國的劉一麟向中國銀行和聚安鹽號貸款4000銀元,創建了益齡醫院,于當年6月1日正式開張營業。
走進這座兩層小樓,仰望二樓人字形的木質房梁,歷經歲月滄桑,仍保持著當年的原始模樣,仿佛還能聽見當年醫生和護士們匆匆的腳步聲,那是一種生命的律動,是希望的傳遞?!爱敃r益齡醫院在報紙上刊登廣告,申明‘赤貧免費’,吸引了無數衣衫襤褸的病人。”據周邊的老居民回憶,益齡醫院打破中西醫壁壘,憑借西醫的先進技術和科學方法,將無數生命從死亡線上拉回,那是一場生與死的較量,是醫學的力量在這片土地上的閃耀。
歲月流轉,時光在民主路老街刻下深深的痕跡。2013年4月,原新浦區委、區政府秉持著對歷史的尊重和對文化的傳承,遵循“修舊如舊、保持原貌、以存其真”的原則,全面啟動民主路特色街區改造工程,將老街定位為民國風情文化特色街區。如今,這座老建筑依然在風中佇立,益齡醫院已被列為連云港市歷史建筑,其門前的標識牌無聲訴說著那段熱血與仁心交織的歲月。
如今,這座老房子與新主人孫和偉、王慶好夫婦結下了奇妙的緣分,開啟了一段新的故事篇章。
“小時候經常跟著長輩來民主路,嘗到眾多美食,那些味道至今還深深烙印在我的記憶深處。”孫和偉是“80后”,在他的童年記憶里,民主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4年2月15日,孫和偉與王慶好懷著對烘焙的熱愛,決定租下益齡醫院舊址,開啟創業之旅。在租約上簽下名字的那一刻,仿佛觸碰到了老街百年的呼吸,一種對未來的憧憬和對過去的敬畏,在他們心中交織。
在現代與古樸間找到平衡
懷揣著對烘焙的甜蜜夢想,孫和偉和王慶好夫婦,在這座承載著歷史滄桑的老宅里,踏上了創業的征程。初入這充滿歲月痕跡的空間,時光仿若在此凝滯,墻角的青苔、斑駁的木門,皆在訴說著往昔故事,而他們,決心在這片空間里開啟屬于自己的烘焙篇章。
“這是我們熟悉的地方,整個街區的風格都是民國時期的調性,古樸安靜,比較適合經營一家烘焙店?!蓖鯌c好說,為了搭配這里的氣質,她特意保留了二樓屋頂上的木梁,裝修時樓上四扇窗戶也都保持原來的古樸木窗欞造型,搭配了圓形拱棚,讓整個店鋪在現代與古樸之間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早春,老街的青石板路在晨霧里泛著溫潤的光,老屋上的爬墻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為斑駁的墻面賦予了新的詩意。
綠葉掩映下的“費羅娜糖果夫人”烘焙店,柔粉底色鎏金字樣的門牌,與綠意相映成趣。烘焙店每天8點鐘準時開門,讓剛出爐的可頌香氣漫過斑駁的磚墻———這是他們與老街最默契的早安問候。
他們精心制作的每一款糕點,都融入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品質的追求,從選材到制作,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把關,力求讓顧客品嘗到最純正的美味。
“‘費羅娜糖果夫人’不僅僅是美食的匯聚,更是情感的交流和生活的體驗。樓下經營,樓上開展DIY手作,這種復合型消費模式,為顧客提供了更多參與和互動的機會,讓人們在這里不僅能品嘗到美味的糕點,還能親手制作,感受烘焙的樂趣和魅力。為了扶持小店發展,我們一直給予房租減半的優惠政策。”民主路管理中心負責人任書賢說,這幾年在夜市經濟的推動下,街區精心打造了一批外擺架子供商家免費使用。其中,“費羅娜糖果夫人”的兩個外擺架設計尤為出彩,美食與街景相得益彰,成為老街一景。這些外擺架子不僅為店鋪增添了更多的展示空間,也為整個街區增添了新的活力和色彩。
讓甜蜜事業在時光里駐足
十余載光陰流轉,歲月在這方小天地沉淀出醇厚底蘊。店內黑白地磚,被時光磨得發亮,卻堅守著舊日時光的溫度。老松木柜臺、泛黃老粗布,靜靜陳列著新鮮出爐的面包,讓奶香與時光在這方寸之間完美交融。
王慶好說,烘焙于她,是唇齒與美味的邂逅,更是靈感的歡愉。這份熱愛,讓她在面粉與黃油之間,沉淀情緒,享受獨處的寧靜與曼妙,也收獲了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生活因烘焙有了別樣趣味與溫度。
這幾年,隨著文旅熱潮的持續升溫,民主路老街經常迎來大批游客,王慶好的烘焙店就成了感受繁華老街韻味的一扇窗。“有外地游客品嘗過后,要求添加我們的微信,還留下了地址,讓我給他們快遞發貨。”
最讓王慶好難忘的是一個來自北京的顧客。
“我清楚地記得那是前年的中秋,她說那是她吃過的最好吃的綠豆糕和蛋黃酥,讓我給她快遞幾盒。”而今,王慶好依然記得那個微涼的午后,顧客的肯定給她帶來的溫暖,“被顧客認可,是人生最好的收獲。對我而言,幸福就是這么簡單?!?/p>
操作間里,王慶好正揉著面團,屋外的鳥叫聲與烤箱里的嗡鳴聲交織,“老街就像發酵中的面團,看似沉寂,卻藏著無數溫柔的氣泡?!彼f,自己早已不是老街的過客———揉進面團的,不僅是對慢時光的眷戀,更是甜蜜的溫度,而老街回贈她的,是讓日子在面粉與黃油的香氣里,慢慢釀成了一首甜美的詩。
如今,夫婦倆感受著這充滿生機的一切,眼中滿是希望。他們相信,在這歲月沉淀的老房子里,他們守護與熱愛的篇章將愈發絢爛,為這條老街,也為自己的人生添上更多溫暖的色彩,溫暖著每一個與之相遇的人。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朱蕓玫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