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王三祥)“真是毫無意外,‘愛花’又寄來了善款。”昨日,南云臺林場再次收到署名“愛花”的好市民寄來的1000元匯款單。這已是“愛花”連續(xù)第33年向玉蘭花王捐款。今年,古玉蘭樹的花量較去年增加了兩成,南云臺林場職工由衷感嘆,玉蘭花王能枝繁葉茂,這位隱姓埋名33年的好心人功不可沒。截至目前,這位熱心市民已累計為玉蘭花王捐贈善款高達12000元。
南云臺林場東磊延福觀內(nèi)生長著4株古玉蘭樹,在盛花期時,潔白的花朵綴滿枝頭,爭奇斗艷,遠遠望去,就像飄浮在半山的白云,蔚為壯觀。其中,最大的兩株樹齡在千年以上,被稱為國內(nèi)最大的玉蘭花王,樹齡最小的兩株也有400多年。
然而20世紀90年代初,它們還不是現(xiàn)在的樣子———當時,由于受蟲害和自然老化影響,這4株古玉蘭樹長勢很弱,甚至一度瀕臨枯死。1993年3月底,《連云港日報》記者看到此種現(xiàn)狀,發(fā)表了《玉蘭花王亟待保護》系列報道,呼吁社會各界保護這一珍貴的“綠色古董”。
不久,市區(qū)一位署名“愛花”的熱心市民就向玉蘭花王匯來了第一筆100元的捐款,并注明“用于保護中國玉蘭花王,”當時并未留下詳細匯款地址和姓名。此后,每年在玉蘭花開前后,林場都會收到署名“愛花”匯來的300元至1000元不等的捐款,至今已33年。
玉蘭是連云港的市花,“玉蘭花王”在本地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多年來,南云臺林場對其精心呵護,港城社會各界也都傾注了很大的熱情,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就是“愛花”。其事跡雖在社會各界傳為佳話,但身份依然是個謎。南云臺林場相關(guān)負責人介紹,他們多次組織尋找“愛花”,甚至和本地主流媒體一起想方設(shè)法查找此人,以便更好地弘揚“愛花精神”,也曾經(jīng)找到了一位“疑似者”,但對方不承認,只得作罷。
“為了更好地把愛花人士捐贈的善款用于保護古玉蘭樹,南云臺林場于1994年投入資金10000元,設(shè)立玉蘭花保護基金會,至今基金已累計達20多萬元。”南云臺林場黨委書記、場長江堯凱說。為充分運用好玉蘭花基金,林場設(shè)立了專用賬戶,專款專用,并指派專人建檔造冊,精心管護,同時每年堅持請林業(yè)專家為古樹問診把脈,確保古樹健康生長。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