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文華 通訊員 孫蓀)近日,灌南縣五龍口生態濕地公園上空,數架無人機劃破長空,在天幕下勾勒出流暢的飛行軌跡。隨著紅綢緩緩掀開,“江蘇連云港灌南民用無人機試飛運行基地”標牌正式亮相。作為全市首家、蘇北地區第2家民用無人機試飛運行基地,此次亮相不僅是灌南縣落實國家、省、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重要實踐,更是其搶抓新興產業機遇、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一步。
灌南縣民用無人機試飛運行基地位于五龍口生態濕地公園內,占地面積120畝,一期工程已建成指揮大廳、機庫、辦公區等1200平方米設施,外場配備起降坪、試飛區、測試區及飛行營地,并搭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主研發的“天城無人機云系統”,實現飛行數據實時監控與智能調度。二期規劃中,600米固定翼跑道和2000平方米機庫的建設將進一步擴展基地功能,滿足多旋翼、固定翼等機型的試飛、測試及訓練需求。
在基地展廳內,無人直升機、中國電信“天驛2號”5G方艙、Autel Alpha無人機、大疆農業植保機等產品集中亮相。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全球首款獲型號合格證的載人級無人駕駛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H216-S,其應用場景覆蓋載人交通、旅游觀光、物流運輸及應急救援等領域,展現了低空技術的多元化潛力。
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正成為全球科技競爭與產業變革的新風口。202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加快完善低空經濟監管體系,有序發展低空旅游、航空運動、消費級無人機等低空消費”。這一系列政策標志著低空經濟從戰略布局邁向規模化、規范化發展的新階段,同時成為擴大消費增長的核心抓手。
低空經濟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實打實的新質生產力。灌南縣緊抓政策機遇,積極探索空域管理創新。基地通過優化審批流程、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為無人機企業提供從研發測試到場景落地的全鏈條服務,助力低空經濟產業集聚發展。
本次招商大會現場簽約12個優質項目,涵蓋工業制造、服務運營及產學研合作三大領域。簽約企業聚焦無人機技術研發、智慧農業植保、物流配送網絡搭建及應急救援體系構建,進一步完善灌南縣低空經濟產業鏈條。合作方包括國內知名無人機廠商、科研機構及場景應用服務商,項目落地后將顯著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
灌南縣地處蘇北四市交會點,30分鐘車程可直達兩座國際機場,空域條件優越、產業基礎扎實,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基地所在的五龍口生態濕地公園,凈空環境良好,周邊無高層建筑干擾,是開展無人機試飛和場景測試的理想場所。
此外,灌南縣正加速推進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推動空域管理、智慧起降設施、安全防護技術等領域加速發展,并計劃通過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推廣,將低空經濟融入應急管理、城市治理、鄉村振興及民生服務等場景。
灌南縣將以試飛基地為核心,推動“研發—測試—應用”一體化發展,力爭成為“蘇北低空經濟應用示范城市”。低空經濟不僅是技術革命,更是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契機。隨著試飛基地的正式投運和產業鏈項目的逐步落地,灌南縣正以實干之姿,在低空經濟的賽道上奮力前行。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