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贛榆區海頭鎮義合村,生活著一位平凡質樸的70歲農村大娘王召榮。19年前的一句承諾,書寫出一段溫暖人心的不凡故事。
2006年,王召榮的小叔子被肝癌無情地奪走了生命。臨終前,他將年僅2歲的女兒夢迪托付給大嫂,希望她能通過知識改變命運,考上大學,王召榮眼含熱淚,鄭重地點頭答應。從此以后,王召榮把夢迪視如己出,用無盡的耐心和關愛陪伴夢迪成長。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夢迪成功考上了大學。
19載無私奉獻,大娘書寫別樣親情長卷
2006年,料理完小叔子的后事,王召榮就把2歲的侄女夢迪接到自己家中,扮演起“母親”的角色。從侄女學說話、走路到考上大學,幼兒園、小學、中學的每一次報到、家長會,王召榮都不曾缺席。特別是在高中階段盡自己最大努力滿足侄女需求,每周打電話給老師詢問學習情況,做可口的飯菜送到學校給她改善生活。
王召榮所做的這一切,既不為名也不為利,只是一顆純粹的心和善良的品格碰上了一個不幸的家庭,也正因為王召榮的善良美好改變了侄女的一生。
侄女圓夢高校,用行動回報養育之恩
“好好讀書,好讓大娘放心。”懂事的夢迪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回報著善良的一家人。畢業于贛榆高級中學的夢迪,不負眾望,以576分的成績考取廣州大學統計學專業。
大學期間,懂事的夢迪不僅好好學習,還積極參加“‘以愛之名,伴你成長’困難兒童陪伴計劃”“婦聯‘未’愛護航計劃”等各種志愿服務活動,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夢迪說:“我不僅要好好學習,回報大娘多年的養育之恩,還想用志愿服務回報社會。”
村民點贊如潮,孝老愛親成佳話
“我們村委會會定期去關心夢迪的生活情況,每次我們去,她始終帶著微笑,談吐大方。問夢迪過得怎么樣?她說過得很開心,大娘一家人對她都特別好。”義合村會計閆家棟說。
“我家就住他們家隔壁,每天就聽夢迪‘大娘’‘大娘’地喊。小時候,除去上學,整天就像個‘小尾巴’跟著她大娘趕集、買菜。她大娘也事事都為夢迪想在前面,高考一結束,又是帶著她做眼睛激光手術,又是去駕校報名學車,比對親生的還好。”隔壁大娘聲情并茂地描述著。
假期夢迪主動外出打工,并利用打工攢下的錢給大娘買衣服,大娘穿上侄女買的新衣服,嘴上抱怨亂花錢,心里卻很開心,激動地說:“都說女兒是父母貼心小棉襖,夢迪就是我的好女兒。”村里的老人們聚在一起時,總會把夢迪當作教育自家晚輩的榜樣:“看看人家夢迪,大娘含辛茹苦把她拉扯大,既懂事,又孝順長輩。”
大娘給予夢迪的愛,詮釋了承諾的重量,也讓這份超越血緣的親情在歲月中熠熠生輝。這份愛為夢迪撐起了一片充滿希望的天空,也在十里八村口口相傳,成了人人贊頌的暖心佳話。(呂亞茹)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