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蔚 通訊員 馬金明)塔吊林立的建設工地、智能分揀的現代化車間、繁忙有序的電商倉庫……昨日,筆者走訪港城郵政行業多處現場,處處感受到“沖刺決勝”的奮進熱潮。202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市郵政管理局正以“干”的勁頭、“實”的作風,全力推進具有連云港特色的強郵之路建設,為“強富美高”新港城現代化建設注入強勁郵政動能。
在海州區順豐物流運營中心暨分撥基地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進行鋼結構主體施工。“項目總投資5億元,占地面積108畝,建成后將形成日處理快遞量50萬件的處理能力。”現場負責人仲崇陽介紹,為確保今年8月底完成竣工驗收備案,施工方科學統籌工期、嚴控施工質量,全速推進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5%。
項目建設提速,夯實發展根基。這樣的建設熱潮在全市郵政系統隨處可見。目前,灌云縣快遞園區正在進行地基打樁;連云港郵政分公司分撥基地擴建工程樁基已經完工,地圈梁澆筑基本完成;東海縣和灌南縣快遞園區二期工程正在積極推進規劃。“‘一心多極’的快遞物流園區布局正在加速成型,這將為今年全市快遞業務量突破10億件目標提供堅實支撐。”市郵政管理局局長鮑星表示。
在東海水晶城1號館,中通快遞設立的專屬分揀線正在高效運轉。“我們為水晶商戶定制了‘保價專線’和‘國際小包’服務,今年業務量同比增長40%。”東海中通快遞負責人陳飛介紹。
產業融合深化,培育新的增長點。市郵政管理局通過落實“快遞進廠”行動,已與全市百余家制造企業建立深度合作。同時開展“快遞助農”工程,為海產品、農產品等提供定制化物流解決方案。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水晶、海產品、特色服飾等特色產業寄遞業務量達1.3億件,占全市快遞總量超50%,成為穩增長的“壓艙石”。
“我們不僅要鞏固存量,更要培育增量。”市郵政管理局市場處副處長亢留柱介紹,當下正通過倉配一體化企業招引、扶持小微電商企業成長等方法做大全市快遞市場容量。當前,我市新培育的增量市場發展勢頭良好,其中,東海穿戴甲和學習用品日均發件約10萬件和4萬件,灌南日用品日均發件約3萬件,贛榆藍莓和牛羊肉日均發件約3萬件和2萬件。
科技創新重塑行業生態。目前,全市無人快遞車線路已開通4條,其中1條在繁華商業區,力爭在今年底實現三區三縣全覆蓋;推廣應用無人驛站模式,實現24小時自助服務;全市快遞企業智能安檢機配置率預計年底實現100%覆蓋。更令人期待的是,低空快遞試驗航線已完成前期論證,高鐵快運項目正在積極對接。
“步入二季度攻堅關鍵期,我們將緊盯全年10億件快遞業務量的目標,以‘園區建設提速、產業融合提質、科技創新提效’三大行動為抓手,統籌推進各項工程。同時,啟動‘十五五’規劃前期研究,重點謀劃樞紐經濟、智慧物流、綠色郵政等戰略方向,為行業長遠發展謀篇布局。”鮑星說。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