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黎一 陸銀江 周閃閃 肖迪)近日,在連云區板橋街道程圩社區的生蠔加工場,四十余名工人穿著防水圍裙,動作嫻熟地進行生蠔劈砍……作為程圩社區引進的特色產業項目,生蠔加工場以“村集體+企業+村民”模式運營,既壯大了集體經濟,又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僅此一項可以增加村民月收入4000元至6000元。
程圩社區生蠔加工項目只是連云區以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從而帶動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一個具體實踐。近年來,連云區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全區村集體收入穩中向好,村民收入穩步增長,2024年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9000元,位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長率7.1%。
日前,筆者在連云區宿城街道大竹園村看到,街道重點項目之一“尋茶問源”高山書房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工人們爭分奪秒趕工期,爭取4月中下旬實現投用目標。“項目建成后,可提供露天讀書茶歇、團建沙龍功能,進一步豐富完善宿城當地的旅游服務設施,為發展鄉村旅游經濟添柴助力。”宿城街道黨工委書記孫愷說。
強化對農村集體“三資”的運營、管理和監督,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是連云蹚出的踐行鄉村振興發展目標的新路徑之一。近年來,宿城街道聚焦公共空間治理,摸清家底,盤活資產,并主動融入海上云臺山旅游發展,對外出租彩印廠、林地,成功招引圓葉葡萄種植、烏龍溝農旅融合產業園、尋茶問源等項目,打造鄉村旅游文化休閑區。2024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32.52萬元,較2019年增長5倍,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萬元。
不僅宿城街道聚焦鄉村振興目標,連云區各村也積極盤活鄉村閑置低效資源,實現高效利用;開發新能源、物流倉儲、醫療器械、精細化工等配套產業,為富余勞動力、零散務工群體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拓寬農民增收途徑。2024年,全區21個村社集體經營性收入總額9644.9萬元,所有村年度總收入均超120萬元、經營性收入均超100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村3個,500萬元以上的村7個。
隨著天氣漸暖,人們開始走出家門踏青賞春,而就在上個雙休日,連云區高公島街道高公島村迎來游客近2萬人次,實現了今年春季以來的首個旅游小高峰。游客紛至沓來的背后,是高公島依托山海旅游資源,以沉浸式體驗重構消費場景,打造從清晨到日暮的社交打卡新據點的積極努力。“我們希望通過增加配套項目,讓游客來了之后能夠留下來,通過住宿、餐飲等綜合消費進一步實現富民目標,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高公島街道文旅工作負責人李倩說。
“連云區‘山、海、港、城’相依相偎,集高端產業、高質生態和高端親海于一體,我們引導居民創業興業,讓美麗海岸線變成富民海岸線。”連云區文旅部門負責人介紹。在連云區連島街道,西連島村依托海洋資源,融入海濱大旅游格局,引導村民積極投身旅游配套服務產業,實現了旅游發展和村民收入增長的雙贏格局。“我們投入100多萬元,把老舊房屋改造成民宿。去年6月開業,整個暑期幾乎天天滿房,直到國慶假期都是旺季。”在連云區連島街道西連島村,經營民宿的村民臧書達說。2024年,連島街道新增特色海島民宿30余家,升級改造80余家,目前轄區內有各類海島民宿、海鮮餐飲等業態300余家。
圍繞鄉村振興目標,為了進一步拓寬收入渠道,連云區各街道正謀劃通過海上光伏、高效養殖加工、新能源產業配套、冷鏈物流等項目為街道和村集體經濟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力。“我們將持續加大招商力度,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優質企業,推動集體增收、農民致富、產業興旺。”板橋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陳明說,而隨著集體經濟發展渠道的不斷拓寬,通過土地流轉掙租金、訂單銷售掙收益、入企打工掙薪金、入股分紅掙股金等途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加。
“目前已完成西北山道路黑化,共計1.2公里,鋪設瀝青厚度6厘米;完成朱南山露營基地項目一期建設,預計可帶動每年2萬人次的游客量;對村口空間進行提檔升級,打造步行廊道180米、花藤廊架90米,道路拓寬75平方米,建設擋土墻30平方米,進一步提升了村口公共空間利用率。”昨日上午,在連云區宿城街道留云嶺村,村黨支部書記李雨楠告訴我們,這里以江蘇省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為抓手,積極對村莊道路、基礎設施等進行提檔升級,全面推動環境整治工程。
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連云區深入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集群,同步實施村莊清潔和庭院整治等行動,持續改善鄉村風貌,積極打造集鄉村風貌、田園風光、運動健康、休閑娛樂、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鄉村休閑農業,不斷開辟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讓鄉村更加宜居、宜業、和美。截至目前,全區已創成中國美麗休閑鄉村2個、中國傳統村落1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五星級示范園區2個、省級以上休閑農業示范村(園)11個、省級傳統村落4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7個。
有了這樣堅實的發展基礎,連云區休閑農業提質增效,2024年全區休閑農業營業收入5.2億元,進一步實現帶動當地村民就業、創業的目標。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