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華 劉靜 辛玲)在新能源汽車工廠的智能化車間里,一臺銀白色的機器人正以驚人的精度完成電池模組的裝配任務。它的“手指”以0.01毫米的重復定位精度,將微型螺絲嵌入僅數毫米寬的孔位中。與此同時,支撐其靈活運動的關節部件以每秒2000度的旋轉速度,在升降與轉向間無縫切換。這套行云流水的動作背后,離不開一組名為“滾珠絲杠花鍵副”的核心零部件。它們如同機器人的“精密關節”,將電機的驅動力轉化為精準的機械運動。
人形機器人的“指尖芭蕾”
賦予機器人這般靈巧“身段”的,是連云港斯克斯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這家成立于2016年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由南京理工大學數控機床功能部件技術團隊孵化而來,專注于高端滾珠絲杠副及加工裝備的研發與制造。在創始人馮虎田的帶領下,斯克斯以40余項自主知識產權,在國際激烈市場競爭中成為性能、價格、服務綜合優勢明顯的產品。
“機器人產業的競爭,本質是技術的較量。”斯克斯副總經理商賢峰表示。這家企業憑借多年技術積淀,在滾珠絲杠領域突破多項“卡脖子”難題,已成為全球四大機器人巨頭之一庫卡的供應商,讓國產關節部件在全球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在毫米尺度雕刻“工業筋骨”
走進斯克斯恒溫恒濕的精密加工車間,一臺臺數控磨床正雕刻著滾珠絲杠的螺旋滾道。“我們攻克了大導程螺母磨削工藝,有效提升了加工效率,精度達國際領先水平。”技術負責人指著正在運轉的“行星滾柱絲杠”磨床介紹。這種被稱為“鐵上繡花”的工藝,將高強度合金鋼鍛造成致密“鋼筋鐵骨”,再經精密磨削形成多頭螺紋。
?在航空航天領域,斯克斯首創尺寸精度和工藝可控的高剛性設計理論,通過修正滾道型面與滾動體誤差,其產品在-40℃至130℃極端溫差下仍能無潤滑運行,成功應用于“天和”核心艙機械臂與衛星太陽能展開機構。
為“中國智造”鍛造關鍵關節
更令人矚目的是,其在核反應堆控制棒驅動器方面的突破。斯克斯首創寬溫變工況下滾道齒形設計與制造理論,突破了高輻射高溫水潤滑弱支撐的設計瓶頸,設計制造了世界第一根堆內驅動構建用鎳基不銹鋼滾珠絲杠副。可耐300℃高溫、抗107Gy輻射,使用壽命提升了20年。這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對國家戰略需求的回應。
今年,全球人形關節市場規模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斯克斯已提前布局,其產品性能已超越臺灣HIWIN、PMI等品牌,并批量供貨多家上市公司。今年3月,斯克斯工業母機關鍵功能部件研發制造項目正式投產。6000平方米的智能化車間內,15臺高精度數控設備組成全自動生產線,將滾珠絲杠的產業化能力提升至新量級。隨著年產5萬套滾珠絲杠的新產線投產,這家企業正加速向“全球關節大師”的目標邁進。
“在比頭發絲細100倍的尺度上,我們雕刻的是中國智造的尊嚴。”車間里,一名工程師手持放大鏡檢測絲杠滾道時感慨。從突破“卡脖子”技術到為行業巨頭批量供貨,斯克斯成功撬動了機器人市場,不僅印證了新質生產力的戰略價值,更讓世界看見中國精密制造的硬核實力。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