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輕柔地拂過紅瓦檐角,為連云港老街鋪上了一層溫暖的光芒。沿著老街云臺路前行300余米,路右側“云上有美”的店招不經意間映入眼簾。這幢建于民國時期的石質老房子刻滿了歲月的印痕,木制門窗敞開著,仿佛在向人發出邀約。
店主人、手作師傅莊園正坐在縫紉機前,讓布料跟隨她的手指靈動、有序地在工作臺上轉動,縫紉機不時發出“噠噠噠”的聲響,吸引幾名路過的游客進門一探究竟。
“這是我自己的一些原創設計,不僅追求好看,更要獨特、實用?!鼻f園長發飄飄、聲音也柔和。2024年10月,莊園把自己在無錫宜興的手作工作室“有美堂”搬到了位于連云港老街云臺路28號的這座老房子中,并起名“云上有美”。在流淌的時光里,續寫著自己的創業故事。
新老店鋪
跨越時空的“牽手”
“之前聽說這個房子是民國時期建造的,很久以前也是個商店。為店鋪選址的那天,我第一次看到這座房子,當時也和今天一樣,陽光從外面照進來,透過窗戶就能看到老街的石板路。這種安安靜靜的感覺正是我一直在尋覓的,所以我和丈夫商量后就定下了這里?!鼻f園說。
2024年10月1日,莊園的手工店“云上有美”在連云港老街正式開業。此前,她在無錫宜興老家經營工作室已有五六年了。正當莊園計劃將工作室轉型做店鋪的時候,丈夫方超在老家連云港的親友帶來了一個消息:連云港老街有幾處歷史建筑活化利用,正在進行全國招商。更讓夫妻倆心動的是,為了鼓勵民營經濟發展,連云港老街管理部門推出“主理人”業態,為符合街區業態規劃的主理人提供租金減免、網絡孵化和線下引流等創業大禮包,大幅降低創業成本的同時,解決了主理人店鋪前期客流不足的問題,而莊園恰好符合這一條件,這讓她更有信心同老街一起共同成長。
在莊園看來,這些都像是冥冥之中與老房子結下的緣分。2024年8月,夫妻倆敲定了這個老房子作為事業的新起點,同時將四個人的小家從宜興搬到了連云區,兩個兒子也分別就讀于連云區的學校。
隨著城市和店址的改變,莊園的店鋪名稱也從“有美堂”改為“云上有美”。在莊園看來,加了一個“云”字,不僅柔和,也包含了和連云港老街相互成就的意味。
從陶都到海濱的
生意延續
斑駁的墻面、木質的門窗……“云上有美”靜立于老街一隅,和它周圍的石板路、梧桐樹一樣,經歷歲月洗禮卻依舊透出生機。
8月定下地址,10月便開業了。莊園特意為老房子的窗戶掛上了透光的紗簾,讓陽光可以順著老宅的斜屋頂照射進來,在店內切割出菱形光斑。當游客湊近觸摸陳列架上的香云紗手袋時,光斑恰好掠過布料上的云紋,像極了老宅墻皮剝落時露出的石材肌理。
“裝修前,我畫過幾個版本的設計圖,設想著在墻面嵌入可發光的柜子,給窗戶增加一些手工藝造型,連吊頂的圖案也設計了好多次。但我們反復考量之后,認為這樣傷筋動骨的‘折騰’可能會對老房子帶來無法補救的傷害?!鼻f園說。
最終,莊園和丈夫商定,只做一些基礎防水并粉刷了墻面,增加了空調和射燈。然后,便將宜興工作室“搬”了過來。如今,走進這個手作店鋪,映入眼簾的是布局有序的貨架與展示桌,上面錯落擺放著莊園打樣銷售的各種手包。
進門右手邊是莊園的工作區,一臺縫紉機、一把舒服的椅子以及多達上千種的各式布料,與工作區相對的另一側,是一個高出地面約30厘米的地臺,莊園夫妻保留了老房子的這個特點,對店鋪的功能做出了一些區分。
踏上地臺、掀開簾子,這里又是另一番天地了。古色古香的架子上擺滿了各種紫砂壺、茶藝小品、茶葉……地臺的中央是一張茶桌,桌上擺放著各種茶具,儼然是個宜興風格的小型茶館。
溫度與速度之間的
經營之道
“我們每天早上把兩個孩子送到學校后,就到這里開門營業了,下午四五點鐘關門?!鼻f園說,大半年下來,一家四口已經習慣了在這座城市生活。
之前在宜興,莊園一家還經營著紫砂壺生意。丈夫帶徒弟做紫砂壺,她就跟著做一些茶席、壺套。不知不覺間,莊園接觸的布藝品類越來越多,縫紉的技術也愈發成熟、專業。來到連云港老街后,莊園就一心撲在了制作手工包上。
“老街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這里一棟棟與眾不同的建筑都會給我帶來創作的靈感。我發現好多游客喜歡穿著旗袍來這邊拍照,就開始用香云紗或者宋錦搭配蕾絲、珍珠等材料,做出復古風格的包,能夠與旗袍形成搭配,受到許多游客的青睞。”莊園說,如今她接到的訂單已經排到幾個月后了,有的客人會來詢問定制的手包能不能快一些完工,莊園就讓他們摸摸布料上的紋理,上面的一針一線都融入了雙手打磨后的溫度,就像這個矗立在時光褶皺里的老房子,給生活增添了別樣的味道。
在“云上有美”的周邊,還靜靜矗立著老街另外一些獨特的建筑業態。時不時地,莊園會和丈夫一起去觀摩學習?!敖窈罂梢园延嘘P連云港的特色元素一點點地融入手包創作中?!鼻f園說。
在莊園的小紅書主頁上,她置頂了兩條視頻:一條是自己制作手包的視頻,另外一條則是來老街開店后,連云區文旅部門為小店拍攝的宣傳視頻。莊園自己也通過自媒體平臺分享老街的美景和自己制作的手包、蠟燭等手工藝品。分享的過程是快樂的,而讓她感到更快樂和欣慰的是,現在的年輕人對傳統手工藝品的興趣越來越大。
“我們每天都在努力經營、用心生活,而這種生活本身就是最美好的全貌。”莊園的笑容中透著滿足。在連云港老街的陽光中,她和這座老房子的故事,正在被一針一線地繡進時光的經緯里。(□ 楊濟澤 徐黎一 許婷)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周金林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