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腳望著家門口新埋的燃氣管道標識樁,78歲的王奶奶攥緊圍裙喃喃:“再也不用掐著點等送氣工了。”近日,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村吳窯林場、山頭片區天然氣管道鋪設工程主管道已全線貫通,標志著這項惠及160余戶村民的民生工程進入沖刺階段。該工程預計于今年4月整體竣工并實現通氣,屆時將徹底改寫村民依賴瓶裝液化氣的歷史,為鄉村振興注入綠色動能。
民生需求催生工程落地
孔望山村吳窯林場、山頭片區為村內人口密集區,村民多務農或外出務工。近年來瓶裝液化氣使用量激增,但安全隱患、經濟壓力與老年群體用氣難題日益突出。村民劉大爺對比發現:“瓶裝氣一年花費約1440元,改管道燃氣能省1000元?!逼瑓^留守老人占比高,換氣需子女返家或雇人搬運安裝,操作不當易引發泄漏風險,且送氣時效與質量難以保障。海州區人大代表、孔望山村黨總支書記吳生丹結合鄰近孔望書苑小區已通天然氣的現狀,提交改造建議并獲街道支持。經勘察,兩片區距主管道僅百米,具備施工條件。今年初,該項目由政府引導、村民自籌方式推進,同步消除安全隱患,破解老年群體“換氣難”困境。
多方合力破解“最后一公里”
燃氣入戶看似簡單,實施過程卻考驗著基層治理的智慧。從規劃到落地精準破題:以孔望書苑一期為總接口,科學設計管網路徑,優化管網走向,減少施工對村民生活的影響;針對管道走向爭議,村委會組建調解小隊逐戶協調,通過“夜談會”“田間調解”等方式化解矛盾10余起,實現施工“零障礙”;開展“燃氣安全進家門”活動,通過發放手冊等方式普及用氣知識。目前,工程已完成主管道鋪設,正在進行入戶管道完善。新奧燃氣項目負責人介紹:“采用高強度PE管材和智能泄漏報警系統,安全標準對標城區。”
藍色火焰照亮鄉村振興路
盡管還未正式通氣,村民已感受到變化?!翱粗艿酪惶焯旒茉O到家門口,心里踏實多了。”山頭片區村民孫大爺指著院外的黃色燃氣管線說,“等通了氣,家里就能裝上壁掛爐,取暖就方便多了。”據測算,通氣后普通村民用戶年均用氣成本可降至300元左右,較瓶裝氣節省70%以上。隨著施工進入倒計時,孔望山村的炊煙正悄然改變著顏色。從“扛罐入戶”到“一鍵點火”,這場“燃氣革命”不僅改寫著村民的生活方式,更點燃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孔望山村燃氣入戶工程是踐行“民生無小事”理念的生動實踐。工程的成功實施,得益于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精準建言,也得益于基層干部“把板凳坐到百姓家門口”的工作作風。下一步,朐陽街道將進一步聚焦“一老一小”、人居環境等領域,書寫更有溫度的鄉村振興答卷。(王習文)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