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燦 通訊員 鄭雄輝 嚴樹明)無情的波濤可能在瞬息之間吞噬人們的生命。張磊見證過險情,也明白保護普通人安全需要更多專業救援力量,六年前,他決定成為一名幫助他人的志愿者。
加入救援隊后,他在實操與學習中不斷提升救援技能,在一次次任務中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也深刻領悟到救援所承載的希望與重任。如今,張磊是連云港市紅十字會救援隊水上救援分隊隊長,已然成為我市應急救援力量的中堅分子。水上賽事保障、搶險救災、防溺水安全教育……無論何處都有他的身影,他以“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書寫著自己的救援傳奇。
成為志愿者
不斷學習救援新技能
張磊原本是一名普通的餐飲行業從業者,同時他熱愛運動,常與朋友一起徒步,足跡遍布國內許多名山大川。在多年的戶外活動中,他發現許多徒步探險者缺乏處理緊急情況、野外急救的知識和經驗。“我的朋友曾在一次徒步中腿部骨折,由于受傷后現場處理方法不當,斷骨無法恢復如初,給生活帶來很大影響。這讓我意識到掌握急救知識和野外救援技能的重要性。”張磊說。
2019年,張磊主動聯系市藍天救援隊,成為隊里的一名新人,開始跟隨老隊員學習救援知識。“救援隊基本上每周三會組織一次理論學習,周五進行實操練習。我們第一次實操的內容是基礎技能,也就是穿安全帶、打繩結。”張磊印象最深刻的是救援隊隊長嚴樹明對繩索技術的嚴格要求。“因為我們使用的是SRT單繩救援技術,這一根繩子就是所有人安全的關鍵,甚至可能是被救者的‘生命線’,嚴樹明隊長不允許我們出錯。”他努力記住繩索救援技術中的所有細節,并通過一次次練習掌握技巧,以實際行動展現自己的決心和毅力。經過三個月的學習和實操,張磊與其他十幾名新人通過考核,成為藍天救援隊的志愿者。
如今,張磊已不滿足于隊里傳授的知識來提升自己,他多次自費參加紅十字會組織的培訓,始終保持著積極學習的習慣。“水域救援突發性強、技術要求高、救援難度大、危險系數高,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新方法、新技術,還要想辦法籌集資金更新救援隊的裝備。”講述時,張磊還拿出手機,展示自己這些年通過學習所考取的公共安全潛水員、急救師資、繩索中級等資格證書,這些證書是他在精進救援技術上所付出的大量時間與精力的見證。
挑起重擔
在任務中凸顯勇氣與信任
2020年6月,張磊前往常州,參加了為期七天的水上救援分隊培訓班。同年12月,市紅十字會救援隊水上救援分隊正式掛牌成立。自分隊成立起,張磊便成為執行救援任務的主力隊員。每次與隊友一同出任務,他總是主動承擔最繁重、最累人的活。
水上救援分隊主要負責全市的水域救援與打撈、水上賽事安全保障以及配合政府組織演習演練等工作。其中,令張磊印象最深刻的是2021年馳援河南鄭州水災的經歷。“7月20日夜里11點,我們在部隊集合后出發,第二天早上7點多抵達鄭州,被安排的任務是轉運阜外醫院的受災群眾。”時間緊、任務重,張磊從接到任務后,就馬不停蹄地駕駛著沖鋒舟往返于醫院與其他救災安置點。
說起救災時的艱難,張磊打開了話匣子:“當時洪水最高水位接近三米,我到醫院大廳跳下沖鋒舟后,發現水位漫到了我的脖子處。而且所在區域全部斷電,手機沒有信號,只能靠無線電接收指揮中心的指令。夜里沒有路燈照明,開沖鋒舟格外困難,全憑我戴著的兩個頭燈照明,還得仔細觀察路況,防止撞上被淹得只剩車頂的車輛。”當時風大雨急,雖然穿著雨衣,但張磊全身都濕透了。頂著寒冷和疲憊工作,張磊一行8名隊員最終因沖鋒舟被劃破,不得不在22日凌晨兩點無奈結束救災工作,返回連云港。即便如此,在整個救災過程中,他們往返十余趟,轉運170余名受災群眾。
除了趕赴外地救災,水上賽事安全保障也是市紅十字會救援隊水上救援分隊的重要任務。分隊每年都會負責連島景區鐵人三項賽事水上安全保障工作。去年,張磊擔任現場指揮,統籌救援力量調配和突發情況處置。“在鐵人三項比賽中,保障選手在游泳過程中的安全是重中之重,體力不支導致選手無法完成比賽的情況時有發生。”一次,張磊用望遠鏡觀察時,突然發現一名選手在水中掙扎,他立即安排隊員操控無人艇靠近選手,選手抱住艇身借力游回岸邊。
水上救援與打撈是他們的本職工作。去年暑假,水上救援分隊駐守王莊水庫,兩艘沖鋒舟隨時待命。隊員們不僅時刻準備處理突發情況,還積極勸阻想下水游泳的孩子,讓他們遠離危險水域。正是由于他們的值守,暑假期間王莊水庫未出現溺亡事件。
然而,水域事故往往猝不及防。很多時候,水上救援分隊接到的任務并不是救起溺水者,而是打撈尸體。談及此,張磊惋惜地說:“溺水發生迅速,而且不易察覺,救援能做的有時非常有限,所以我們一直倡導‘防大于救’的理念。”
防大于救
在課堂上傳授急救知識
“同學們,防溺水的‘六不兩會’是什么?”“若不幸落水,你們知道如何自救嗎?”“遇到溺水事件,如何正確施救?”在“暑期救生圈”安全教育現場,張磊以問答、互動、角色扮演等形式,調動起孩子們的積極性,并引導他們在互動參與中,準確掌握“叫、伸、拋、劃、游”的自救互救知識,學習對溺水者進行心肺復蘇的正確方法。
張磊深知事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中,我們一直宣傳‘保己救人’原則,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救助他人,或者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比如,遇到落水者,千萬不要貿然伸手去拉,要把木棍、竹竿或漂浮物扔給落水者,助其回到岸邊。”張磊說。自加入水上救援分隊后,每個暑假他都參與“暑期救生圈”項目,作為宣傳講師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識。
在安全教育實踐中,張磊不斷總結經驗,多次修改優化教案,統一教學PPT和教育方法。“讓孩子們參與課堂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一般會帶救生衣等教具,講解完救生衣穿戴技巧后,讓他們親自試穿。當然,在泳池里組織實踐課教育效果是最好的,能讓孩子們在水中學習溺水如何自救,資源允許的話,應多組織這樣的課。”張磊參與的“暑期救生圈”項目被評為2022年度十大重點領域志愿服務項目。三年來,他組織參與了80余場次的安全教育講座,足跡遍布我市各個學校和社區。
?除了水上救援,張磊也參與山地救援等其他救援行動。“今年2月4日,我們接到110指令,前往萬丈崖救援墜落者。包括我在內一共出動了15名救援隊員,我們和消防救援、公安部門人員一起將傷者護送下山。”張磊說。
一路走來,張磊不忘初心,在被救者的一聲聲感謝中,收獲祝福與感動;在一次次艱巨的任務中,展現勇氣與擔當;在與隊員們互通有無的合作中,體會真摯友情。多年如一日踐行著守護水上安全的誓言,什么也無法阻擋他們生死救援的腳步。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