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明興 顧勁峰)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民生既連著家事,也連著國事,是民心所向,也是發展所需。
十年來,連云港市工業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市工投集團”)堅守“依靠職工辦企業、辦好企業為職工”的初心,把民生改善作為核心使命,以民生改善為核心,通過民主協商、暖心幫扶、產改賦能三大舉措,持續提升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民主決策
答好“民生答卷”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市工投集團以職代會制度為依托,搭建起民主決策的堅固橋梁。凡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投資、重大事項、重大方案均提交職代會,由廣大職工代表審議通過,確保職工主人翁地位不動搖。
創新民主管理形式。將職工代表巡視制度與“一把手對話”“焦點議題商談”等機制有機結合,讓職工的聲音能夠直接傳遞到企業決策層,激發廣大職工參與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熱情;通過“四級聯動”廠務公開和“兩報一欄一網”陽光平臺建設,薪酬分配、評優評先、干部任用等職工關心的熱點信息全面公開,保障廣大職工的知情權、監督權;被選樹為省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
?協商結出“富民”果實。積極探索“協商民主”新模式,組織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宣傳月”“深化集體協商大討論”等活動,常態化征集職工意見和建議;建立工資集體協商三方機制;實施“要約—答復—協商—審議—簽訂”五步工作法,制定工資指導線,合理確定工資增長水平;出臺一系列薪酬分配制度,推動一線職工人均收入連續多年保持8%以上的增幅。
暖心幫扶
托起“穩穩幸福”
一項項推進,一件件落實,拿出實實在在的舉措,是市工投集團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主動作為;一串串數字,一句句感謝,飽含了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的國企責任與擔當。
致廣大而盡精微。將職工冷暖放在心上,10年累計投入1100余萬元開展精準幫扶;創新設立“愛心幫扶基金”和“大病救助基金”,救助患病職工1000余人次,幫扶困難家庭1000余戶;常態化開展“四季送”關愛活動,發放慰問金、助學金惠及600余個職工家庭。
“改弦更張”煥然新。在改善工作環境方面,投入900余萬元新建改造70余個安康驛站和班組值班室,3個站點獲評“全國最美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在解決職工生活方面,實施開通上下班“通勤車”、發放工作服、新建環衛工休息點、困難職工“微心愿”認領幫扶行動等,為職工安心工作解決后顧之憂。
靶向施策
孵化“成長搖籃”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市工投集團以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為核心,實施“五力”工程,推進改革全覆蓋與品牌化發展。
產改提振“育民”信心。通過“一星三制”“三鷹計劃”和“青投藍領3+”等特色品牌建設,構建階梯式晉升通道,新增“星級員工”20余人;思政引領,實施“四心”工程,選樹勞模先進28人;強化技能賦能,培育技術能手180余名,并與高校共建產教融合平臺,年培訓職工超2000人次,構筑一體化人才生態鏈。
文化潤澤“惠民”心田。堅持“貼近工作、貼近生活、貼近職工”的原則,圍繞“同心文化”“三精管理”“提質增效”等主題,舉辦企業文化系列講座、專題培訓、職工論壇等活動,凝聚“同心文化”企業精神;舉辦超過60項職工健身運動會、籃球聯賽等文體活動,強化團隊協作與體質;通過40余項主題活動,為職工提供才藝展示平臺,展現團隊團結創新精神,促進文化與發展的良性互動。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