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瑩 通訊員 連發) 昨日,筆者從全市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獲悉,我市印發《連云港市2025年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重點工作清單》,其中包括2025年海洋經濟重點事項、重點載體平臺、重點項目3張清單共146項重點工作,重點在海洋漁業、海洋制造業、海洋運輸業以及海洋旅游業等產業領域發力。
做足耕海牧漁文章。我市將加快推動黃海冷水團及深遠海養殖開發,投產運營養殖工船支持遠洋漁業發展,推進南極磷蝦捕撈、深加工項目建設,支持建造第二艘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鼓勵高品質遠洋自捕水產品回運。加快推進國家沿海漁港經濟區、江蘇海州灣和連島東部海域海洋牧場示范區及國家級蘇魯水產品交易市場等建設,培育智慧海洋牧場,推進海洋漁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贛榆水產苗種繁育和現代化養殖示范中心建設,實施貝藻等核心種源育種創新工程,推動1至2家水產良種場及無規定水生動物疫病苗種場示范創建。推動綠鰭馬面鲀養殖和預制菜、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做大做強紫菜、南極磷蝦、灌云毛蝦等優勢產業。
培育制造業藍色板塊。今年,我市將加快海洋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新增市級以上海洋領域首臺(套)重大裝備1至2個。推動海洋裝備技術領域成果轉化。大力發展綠色船舶、綠色造船、綠色航運、綠色配套,建立船舶交付“綠色通道”,實行進出港船舶“六優先”政策以及誠信海船“直進直靠”,提高碼頭周轉效率。推動涉海氫能推廣應用工作和中核田灣200萬千瓦灘涂光伏項目建設,規劃建設徐圩新區綜合能源基地,持續推進沿海新型電力系統園區級試點項目,推進海上能源島建設,開展“風光氫儲”一體化項目示范研究。培育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優質企業,推進海洋大健康基地建設。
積極推進海洋運輸產業發展。探索開發港航服務中心線上配套功能平臺,加快多式聯運“一單制”、多式聯運全程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推動金融機構滿足航運行業合理融資需求,鼓勵保險機構探索新型航運險種,開展跨境人民幣收付國際貿易信用證出口押匯等相關業務。布局建設內陸無水港,力爭獲批《連云港區總體規劃(修訂)》。加快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徐圩港區疏港航道建設,建成通航宿連航道二期工程連云港段,推進20萬噸級智能化集裝箱碼頭建設,港口吞吐量增長6%,集裝箱運量增長7%。做強海河聯運品牌,建設海河聯運集散中心,打造連云港至徐州、淮安、宿遷等精品航線,實現海河聯運量2350萬噸。
加快海洋旅游產業拓展。我市推進連云港國際郵輪發展,提高航線客運運營服務水平,統籌做好海上航行、進出港、靠泊碼頭等全流程安全工作,打造中韓客運品牌。建設“藍灣百里”濱海精華段,實施連島、秦山島、高公島、海上云臺山等海洋旅游精品工程,探索開通連島、秦山島、前三島、海上云臺山之間低空旅游線路,培育星級旅游飯店、綠色旅游飯店等。開展旅游民宿品牌創建,推動旅游民宿特色化、精品化發展。
推進新賽道新產業發展。我市將推進智慧港口項目建設,拓展氫能、電動拖船等應用場景,推進“E港通”平臺二期上線,實現集裝箱碼頭堆場自動化作業。加快海洋氣象預報服務能力建設,開展數據應用提升行動,構建“一體風險研判、分區預警防范、分步精準發布”服務模式。推動奧神新材料7000噸差別化聚酰亞胺材料、盛邦芳綸新材料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碳纖維材料產業集群,加快高端海洋管道、管樁、光伏樁等耐鹽耐腐蝕海工材料研發成果轉化。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