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工筆繪花鳥 哲思蘊其間



        (記者 李耀華 史衛平)見所思,皆可入畫。擷取一縷疾風,亦能繪出心中靈動的勁草。

          工筆花鳥畫家張洪軍秉承“兩宋”院體工筆畫脈,又接續當代工筆花鳥畫大家蘇百鈞先生的衣缽,精于寫生、創作,博覽國學典籍,力采眾家之長。觀其作品,宛如一場修心之旅。他每日繪畫不止,堅信繪畫就是一個神奇的儲錢罐——其間的每一次寫生,臨摹的每一幅名作,研習的每一種技法,擷取的每一種色彩,都將在不遠的將來回饋給自己莫大的驚喜。

          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這位從灌云大伊山下走來的藝術家曾三上央視授課,作品《蝶舞春秋》入選“全國首屆現代工筆畫大展”,《參天之夢》于2018年獲得“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多幅畫作入選專題各異的“國展”“省展”,并被國家和省級美術館收藏。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早春涼夜,大伊山南麓,張洪軍在其“古伊山房”畫室里伏案作畫,一縷花香從南窗縫隙飄入。


          若不仔細觀察,很難想象窗外那株在蘇北“客居”的枇杷樹竟長勢喜人。墨綠的梢頭綻放出香氣四溢的花朵,奶白的小花抱團簇擁,宛如夜晚閃亮的眼睛。畫家與枇杷花早已“對上了眼”,案幾上已累積數十張白描寫生圖。圖中的枇杷葉片看似相同,卻又各帶斑點或殘邊,小花或圓或方,抑或是五邊形等幾何圖形,單看與枇杷花原樣迥異,整體看來卻分明是美美的枇杷花,隱隱約約還能嗅出點花香。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張洪軍笑著說,“枇杷花經歷苦寒傲然綻放,是這個季節難得的幽香,花的造型是我刻意描繪,融入了個人感受和情感交融。須細細琢磨,方能領悟其中真意。”畫家聊起自己多年前創作《蝶舞春秋》的心路歷程,畫作主體的合歡樹同樣被賦予深層內涵。


          2010年暑假,時為灌云某中學美術老師的張洪軍不遠千里來到北京現代工筆畫院,進行為期兩個月的高研班學習。那時他才真正明白,工筆畫以生動且富有節奏的線條勾勒出物象的輪廓,再經歷三礬九染、層層深入,才成就豐富立體且栩栩如生的畫作。


          時值盛夏,暑氣難耐。張洪軍和同學住在沒有空調的小房間,每天揮汗如雨,在刻苦學畫之余潛心寫生。院里有一株樹形美觀的大合歡樹,盛開的絨狀紅花煞是好看。在不知寫生多少次之后,他拿出了一幅造型感極強的草圖。


          在隨后的揣摩中,畫家聯想時代巨變,工筆畫也在隨之改變。他不僅將畫面上的合抱之木作變形處理,還將紅色合歡花統統調為白色,還有數只五彩斑蝶凌空起舞,深底色的巨幅畫作頃刻間產生了超強的視覺沖擊力。當畫作在課堂上展開的一剎那,院長脫口而出:“好個‘蝶舞春秋’!畫面高古雅致,創意空靈深邃。既有莊周夢蝶的意象,又有對理想信念的贊美。后生可畏啊!”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1973年早春,張洪軍出生于灌云縣的叮當河畔,父母的言傳身教讓他學會了堅忍,外婆精致的婚慶剪紙作品讓他心馳神往,家鄉麥田里盛開的紫云英,讓他對那一抹亮紫異常著迷。他迷上了畫畫,3歲時甚至畫禿了姐姐的一支筆。


          1988年,張洪軍考入原海州師范學校普師班,學習十分用功且成績優異,但仍喜歡畫畫。有一次,他專心在課本空白處涂鴉,畫了多幅仕女圖,直到任課老師走到跟前也毫無覺察,一時成了“反面教材”。


          從海師畢業后,張洪軍前往連云港教育學院繼續學習,在深入研讀國學典籍之余,開始偏向于繪畫專業的深造。畢業后他進入中學任教,其間在省市多次教育系統繪畫大賽中拔得頭籌,并先后入徐州師范學院(現江蘇師范大學)和南京師范大學,脫產學習中國畫創作。從臨摹、寫生到設計,從山水畫、工筆畫、油畫到水彩畫,無論在哪里學習或從事哪種創作,他都孜孜不倦,別人畫一兩幅作品,他至少要畫上七八幅。


          2016年,張洪軍借調到灌云縣文化館做專職畫師。之后他又再次前往北京,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工筆花鳥畫高研班,成為工筆畫大師蘇百鈞教授的入室弟子,先后擔任高研班班長、班主任,直到2022年才回到灌云。在高研班學習的第一節課,蘇教授的一句“先做人,后學畫”讓他銘記在心,并時刻以之為座右銘,刻苦、認真、低調。


          每年元旦前后,高研班都會到云南西雙版納寫生。熱帶植物園的奇花異草固然令人迷醉,張洪軍卻將目光投向植物園以外,與辛苦勞作的花農交流,寫生大批盆栽幼苗,把各種花盆的質感與幼苗旺盛的生命力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并聯想《漢書·谷永傳》里的典故,創作出《參天之夢》系列畫作。作品描繪了生機盎然的幼苗仰望根深葉茂的大樹,構筑自己的參天之夢,其畫法技巧多樣,色彩單純、疏密有致,一點一染盡顯幼苗超強的生命力,作品一舉奪得“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


        九層之臺 起于累土



        ?



        “在中國工筆畫中,物體本身所固有的顏色的使用原則根植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哲學思想。并不簡單追求光色變化下的真實感,而是強調物體本質特性的表達。”張洪軍說,“而工筆畫的根系又深深扎在中國文化的土壤中。慶幸自己在學畫前精讀國學作品,并在之后將其與繪畫融會貫通。”


          張洪軍作畫時常廢寢忘食,忘我的境界讓恩師蘇百鈞大為贊賞。當年在云南竹林寫生,氣溫驟降,他仍堅持每天兩進竹林,導致雙肘、雙膝被寒氣侵入后落下病根。《逍遙游》《萬物生》《竹喧記》等系列優秀作品就出自那個時期的寫生積累,這些作品展現了他內心理想而美好的境界,畫中繁密處萬象叢生,盡顯盎然生機,留白處曠達幽遠,以其無聲而勝有聲。唯有精準的“妙有”,方能得高妙的“空無”。其畫作之妙是國學與繪畫技藝的雙修,更是畫家寫生的積累與智慧的結晶。


          張洪軍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單是為了牡丹寫生,他就無數次輾轉菏澤、洛陽和鹽城之間。在上海植物園寫生時,一叢開敗的美人蕉殘根處冒出了粉色嫩芽,畫家從中看到了生生不息與堅韌不拔,由此感嘆世間輪回,凋殘之中也會透出新生之美。這種物我交融的境界讓他受益匪淺,其《生生不息》《南國果香》《金秋》等先后入選全國工筆畫展,《午后》2019年入選江蘇省“文華獎”,并獲得第二屆“花果山文化獎”。


          2020年,張洪軍出版自己的畫冊《工·無界》。在京期間,中國教育電視臺《墨香》名師課三度邀請他登臺授課。《墨香》是一檔由書畫名家示范講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類欄目,旨在落實國家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要求,助推文化強國建設。張洪軍的畫作取材日常而立意高妙,看似普通而又技法多變,因而在央視授課時廣受觀眾好評。


          “他從傳統花鳥畫寫生路徑中走來,又試圖尋找新創作模式,糅合現代元素,將人生感悟融入自然之中,用心描繪獨具一格的藝術語言,以追求氣韻的生動,傳達花鳥生機。”在為《工·無界》畫冊作序時,蘇百鈞教授這樣評價。


          2023年中秋前后,張洪軍兩赴山東冠世榴園,一個多月里,每天對著幾棵數百歲樹齡的石榴寫生,上午下午各一張。那年冬天,他又置備一身棉襖棉褲,再度前往描摹飽經歲月洗禮的虬枝,最終創作出《榴金歲月》。作品完成后,成功入選“江蘇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畫展”。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成年女人男人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成人a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6080一级毛片| 尤物在线影院点击进入|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 武侠古典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又大又硬又黄的免费视频| 鲤鱼乡太大了坐不下去| 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九九九精品视频免费| 污视频免费看软件| 印度精品性hd高清| 韩日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网www资源在线| 久久久久777777人人人视频|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俄罗斯| 亚洲黄色在线看| 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国产在线观看首页123| 呦交小u女国产秘密入口| 天美麻花视频大全|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www| 日韩精品中文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无码高潮的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视频网站| 日本动态120秒免费|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 国产亚洲视频网站| 日本免费xxxx|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