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瑩)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一個個有新意、有溫度的惠民政策,讓一份“民生清單”躍然眼前,勾勒出一幅幅與你我密切相關的民生圖景。近日,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我市代表,熱議政府工作報告中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強化社會治理等一系列內容,認為這些政策落地將有效地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群眾富裕生活
是獲得感的重要體現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經濟政策的著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城鄉居民增收關鍵在農民收入的增長。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各地應該因地制宜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做好“土特產”文章,發展林下經濟,促進鄉村特色產業延鏈增效、聯農帶農,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2025年,針對農民增收,我市提出:將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培育林下經濟、休閑農業等特色產業,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突破400家,持續推進“連天下”產品拓市場、強品牌,深化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聚焦“數商興農”,完善冷鏈物流體系,農產品電商銷售額達270億元。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強“新農人”“鄉土人才”隊伍建設,培育農村致富帶頭人和高素質農民。
全國人大代表,海州區新壩鎮小蕩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連云港曙光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徐瑤表示,收入增長是農民最期盼的事情。今年,她帶去了關于光伏農業相關建議,希望進一步規范光伏農業項目實施流程和關鍵技術要求,為產業規?;?、規范化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并建議國家圍繞光伏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推動農業生產向精深加工、品牌建設及市場營銷等環節延伸。鼓勵龍頭企業與科研機構、高校協同創新,針對光伏農業產品的儲存、運輸、加工等環節進行技術攻關,推動高附加值產品研發。同時,加強市場開拓,重點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光伏農業品牌,支持通過電商平臺、展會等多元渠道開展品牌宣傳和推廣,逐步形成以品牌化發展帶動農民增收的良性循環。此外,她還建議推動光伏農業領域的政產學研用協同發展,鼓勵農業經營主體與科研機構、高校、龍頭企業聯合攻關。積極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傾斜力度,推動資源要素向光伏農業聚集,為實現鄉村振興和產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更多動能。
強化社會治理
建設和美社區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持續推進城市更新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統籌城市低效用地再開發,加快健全城市防洪排澇體系,加強燃氣、給排水、熱力、地下管廊等建設和協同管理。發展數字化、智能化基礎設施,完善無障礙適老化配套設施,提升社區綜合服務功能,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2025年,我市提出了一系列養老、醫療、教育等奮斗目標,努力推動養老事業和銀發經濟協同共進,發展社區嵌入式托育服務,新設普惠托育試點機構10家以上,做好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救助幫扶,加強殘疾人等群體關愛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海州區新海街道海連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肖娜表示,聆聽了李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倍感振奮,信心十足。總理報告提到持續推進城市更新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推進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等工作讓她感到符合實際,很接地氣。作為社區工作者,她將按照總理報告中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做好社區各項工作,將社會生活中最微小的單元“社區”管理好、建設好、服務好。
推進交通強國建設
助力群眾安全出行
政府工作報告說,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
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就要最大限度發揮現有交通設施功能。全國人大代表、新浦汽車總站第六代“雷鋒車”手于麗婕建議,相關部門應該研究在保留汽車客運站基本客運服務功能的基礎上,明確允許其他場地、房屋等站內土地資源在不改變用地性質的前提下發展新型商業業態,實現客運站的多元化和多種模式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場站的資源價值,實現價值最大化,并給予辦理物流倉儲、郵政快遞、商貿展銷、酒店住宿、汽車后市場、體育休閑、文化娛樂、綜合商業中心等經營項目相關手續的便利。對確需改變土地性質的土地或建筑面積,如客運站已關閉,需進行整體開發的,支持對站場土地使用權類型和類別(用途)進行調整變更,簡化并細化相關手續辦理流程,提供證照辦理便利,為客運站土地使用性質變更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遵循。出臺相關政策實施細則,在擬建設項目的立項、審批及報建等環節給予便利,并在特色經營項目稅收方面給予扶持。允許對辦公樓、候車室、票房等房屋在不破壞整體結構的前提下,由專業建筑設計單位按規范設計,進行調整改造,明確站場新建和改造審批許可的辦理路徑。并適當放寬綜合開發站場的容積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綠地率等指標,允許站場建設布局調整,支持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TOD)發展模式,允許汽車客運站調整局部使用功能,進行上蓋物業開發,推動土地使用效率提升。?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