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疼痛,用專業的定義來說,是組織損傷或與潛在組織損傷相關的一種不愉快的軀體感覺和情感體驗。雖然每個人都不喜歡疼痛,但疼痛是正常人體感官體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疼痛反復發作,或者長期持續不止,并由急性向慢性進展,這時疼痛本身就演變成為一種疾病。
在港城,有一群專門與疼痛打交道的人,每天的工作是為病人減輕疼痛。在這些人中,有一個叫崔吉正的醫生,是我市首位疼痛學方向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就職于市婦幼保健院。關于他,我們可以從一個小故事講起——
千里求醫
2023年8月27日下午兩點,大雨滂沱,連云港市婦幼保健院(市三院)疼痛科迎來兩位特殊的患者,他們就是來自寧夏吳忠的張阿姨夫婦。
1500公里的距離擋不住他們求醫的急迫心情,跨越五省的漫天大雨澆不滅他們治療的熱情。而這一切的發生,皆是源自對連云港市婦幼保健院疼痛科主任崔吉正的感激與信任。
當年7月17日,我市婦幼保健院組織專家團赴寧夏吳忠市婦幼保健院開展對口幫扶,疼痛科崔吉正博士、王晨羽護士也在支援之列。到院坐診的第一天,飽受疼痛折磨的張阿姨掛了崔吉正的專家號。
根據她的自述,剛開始的時候,主要就是腰椎特別疼,活動困難,尤其是不能彎腰。后來逐漸影響到了頸椎,右側肩膀無法抬起,特別酸脹。第一次做完崔吉正醫生的銀質針治療后,就稍有好轉;第二次銀質針治療之后,好轉特別明顯。先治腰椎再治頸椎,仿佛身上的一座“大山”被推下來了,整個人都輕松多了。
短暫的一個療程結束后,渾身輕松的張阿姨很想繼續接受治療,但崔吉正已經返回連云港。
張阿姨頸肩痛、后背沉重感、頭昏、腰背臀痛等不適感,在第一階段的治療后效果明顯。其丈夫也常受到頭昏、頭暈、頸肩胸腰背部疼痛困擾。思來想去,夫妻倆決定來連云港讓崔吉正繼續治療。
當年的8月27日,張阿姨夫婦跨越1500公里,從寧夏吳忠抵達連云港。
市婦幼保健院疼痛科醫護人員、治療師團隊都很感動于夫妻倆的信任,格外認真地對他們進行治療,他們共同研究制定了治療方案,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治療,崔吉正在較短時間內讓病人康復了。
臨別時,張阿姨夫婦拉著崔吉正的手說:“雖說我們無親無故,但我們感覺你們比親人還要親。”
求學之路
不久前,我來到市婦幼保健院采訪了疼痛科主任崔吉正。
崔博士純樸、熱情。他是山東人,話語中還略帶著膠東口音。
“我最想了解的是,醫學領域的專業方向有很多,你為什么選擇了疼痛方向?”
這本來是一個很普通的話題,我卻聽到了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2005年是崔吉正大學的最后一年,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噩耗改變了他的一生。那一年他的母親突然確診鼻咽癌,就在這不足一年的時間里經歷了各種治療時的疼痛,最讓他母親難以忍受的是躺在病床上因骨轉移導致的劇痛,不能站立,無法入睡,直至最后消耗掉身體的每一塊肌肉,經歷了骨瘦如柴的階段,同時也經歷了腹部腫脹如桶的階段,最后在各種疼痛中永遠離開了親愛的家人。
此時,正值大學的最后一年,大家都忙于考研,崔吉正卻沉浸在失去母親的悲痛中。經過一番復雜的思想斗爭后,2005年的8月底,崔吉正最終決定考研,并且毫不猶豫地報考了疼痛專業。當時專職搞疼痛的教授很少,在全國不超過10個人,思慮再三后他決定報考天津醫科大學鄭寶森教授的研究生。
從心疼自己母親到心系天下人的母親,立志為她們解除疼痛,這是一種大愛。
最終,崔吉正高分考取了天津醫科大學的疼痛醫學專業研究生,自此開始了他與疼痛打交道的生涯。
港城之緣
崔吉正是一個地道的山東人,和連云港卻有著一段割舍不斷的緣分。
2009年,研究生畢業的崔吉正經人介紹,打算帶著夫人一起去淮安二院工作,當時醫院院長親自接待了他夫妻倆,并同意他們入院工作,讓崔吉正回去把就業協議寄過來。在回天津的路上,他途經連云港時,突然想留下看看。于是,他在連云港走走逛逛,然后走進了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疼痛科,并遇到了讓他一輩子感恩的章云海主任,和她聊了一下午,崔吉正毅然決定放棄淮安二院,來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正式工作后,章云海主任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給了崔吉正極大的關懷和幫助,待其如家人。
因為崔吉正的到來,當年的12月,市一院向江蘇省衛生廳申請成立疼痛科,并獲得批準,成為連云港第一個在省里備案成立的疼痛科。2013年,崔吉正在工作了4年后考取了南京醫科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并于2016年如期畢業回到市一院。
2019年9月,受大學母校濰坊醫學院恩師黃科昌教授邀請,崔吉正回到了母校濰坊醫學院工作。母校張開雙臂迎接了他,給他提供的條件是聘任他為疼痛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同時擔任濰坊醫學院疼痛診療學教研室副主任及附屬醫院疼痛科副主任,準備2021年上半年接任疼痛科主任。
當時,恰逢我市婦幼保健院搬遷新院區,崔吉正的夫人焦麗娜擔任該院產科的護士長,她決定站好最后一班崗,搬遷結束后再去山東。于是崔吉正帶女兒先行趕到濰坊,濰坊醫學院也為他的女兒就近安排了周邊最好的小學。然而他的女兒早已習慣了連云港的生活與學習環境,非常不適應新的學校。2019年國慶節期間,她回到連云港抱著媽媽痛哭,堅決不回濰坊上學。
市婦幼保健院的領導得知此事后,主動聯系了崔吉正,請他到市婦幼保健院工作。為了女兒,崔吉正放棄了濰坊醫學院的各種優厚條件,重回連云港。經過市婦幼保健院領導和蒼梧小學領導的多方協調,最終崔吉正的女兒在2019年國慶假期結束后重新回到了蒼梧小學讀書。
“相守”疼痛
?
2019年11月,連云港市婦幼保健院組建成立了全省婦幼系統第一個獨立的疼痛科,崔吉正也成為了全省婦幼系統唯一的全職從事疼痛專業的專科醫生。
崔吉正治療疼痛的方法叫銀質針導熱療法,是一種將西方解剖學與中國傳統醫學的針刺手段相結合的治療方法。
銀質針導熱療法最獨特的是那根與眾不同的銀針,它比一般針灸用的針更粗更長,是由古代“九針”中的鍉針和長針發展而成,其針由85%的白銀、15%的銅和鉻組成,屬于傳統銀針治療,被譽為治療頸肩腰腿痛、關節痛的“核武器”。
崔吉正從事疼痛診療工作近20年,主要擅長用銀質針導熱技術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頸肩腰腿痛、關節痛等,除此之外,對于頭面耳鼻喉、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等非器質性疾病癥狀治療也有奇效。至今崔吉正已診治患者超過3萬余名,他的辦公室掛滿了患者送來的錦旗,共有200多面,收到的感謝信也有幾十封。
每一面錦旗,每一封感謝信背后,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2023年12月23日上午,連云港市舉行婦幼保健協會疼痛康復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全委會,崔吉正當選主任委員。如今,崔吉正已成為中國康復醫學會疼痛康復專業委員會疼痛與運動康復學組常務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協會軟組織疼痛分會銀質針專家組副組長,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高層次衛生人才“六個一工程”拔尖人才、“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市521人才第二層次,市花果山英才衛生骨干人才第一層次、連云港市“科教強醫”醫學重點人才。他還主持省市廳局級課題10余項,獲市科技進步獎、新技術引進獎等10余項,主編著作3部,發表論文20余篇,SCI論文6篇,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
采訪結束,和崔吉正握手告別時,我感受到他那雙手十分硌人,仔細一看才發現,由于長期捻針,他的手指間磨出了一層厚厚的老繭,與我想象中博士的手完全不同。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