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黎一 胡恒建)昨日上午,全市財政工作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舉行。會議對2025年財政資金“花在哪”“怎么花”作出明確部署,強調要有力落實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保障改善民生,以加強財政可持續發展為引領,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聚力增效 支持高質量發展
市直撥付6000余萬元,支持科技創新、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爭取近10億元支持交通運輸事業提檔升級;籌集14億元,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片區、連島國家級中心漁港等建設……2024年,我市各級財政部門通過政策賦能、精準扶持,全力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昨日召開的全市財政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今年我市財政資金將以持續用力、更加給力的方式支持高質量發展。一方面,把支持科技創新作為財政支出的重點領域,深入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小升高”行動,大力扶持培育新質生產力,支持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另一方面,積極實施新一輪“智改數轉網聯”行動,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持續推動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落地投資,撬動各類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扎實推動石化、生物醫藥、新材料等10條主導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支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此外,還將加大涉農專項資金整合力度,支持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高標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等建設,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供給等。
重點保障改善民生
2024年,我市穩步增進民生福祉,除了堅持“三保”優先地位外,全市13項民生支出達483.2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81%。以財政投入為基石,全市穩定和擴大就業、教育均衡發展、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等重點民生工作得到了有力保障。
把支持就業作為民生工作重中之重;將資金更多用在引導支持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吸納就業上;合理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適度提高優撫對象等困難人員補助標準……2025年,我市財政資金繼續將民生保障放在重要位置,傾力改善民生。除了延續往年在就業、教育、衛生等領域的投入以及困難群體幫扶外,今年,財政資金的投入還將把惠民生和促消費結合起來,統籌推進多渠道促增收和優化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縮小農村與城市、企業與事業、居民與職工待遇差距,盡可能降低群眾生活成本,讓老百姓花錢更有底氣。
加力落實更積極的財政政策
?“我們將加強與發改等相關部門的協同配合,搶抓國家和省‘十五五’規劃編制重要窗口,做好各類項目的謀劃、儲備和申報,爭取更多項目進入國家‘盤子’。”市財政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5年,市財政將加力落實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一方面,加大支持強度、加快支持進度,總結好“兩新”政策的經驗做法,繼續優化工作流程,支持加力擴圍。在落實國家、省促消費各項措施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研究綜合性的財政促消費舉措,提前謀劃儲備促消費政策工具。另一方面,優化支持結構、強化精準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加快研究支持消費新業態模式,培育首發經濟、低空經濟等新業態消費場景。同時,積極探索撬動各類經營主體、社會力量提供多元化服務的財政配套政策,支持打造文旅支柱產業。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