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劉青)日前,全省工會建設成效明顯勞動爭議多元化解中心名單公示,全省共10家上榜。其中,灌南縣總工會勞動爭議多元化解中心為全市唯一入選單位?;鶎蛹仁钱a生社會矛盾的“源頭”,也是疏導社會矛盾的“茬口”。近年來,灌南縣總工會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完善勞動關系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成功構建了縣、鎮、企三級聯動的“一體化、一站式”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平臺,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2024年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502起,已成功化解462起。
“工會真是我們職工的娘家人,如果沒有你們,我現在還困在住院費用無法報銷的氣憤中?!鞭r民工老周在得到灌南縣總工會的幫助后,特意送了一面錦旗以表謝意。這面錦旗,不僅承載著老周的感激之情,更是對工會工作的信任和認可。老周在工作時不慎受傷,經診斷為開放性指骨骨折、肌腱損傷、指神經損傷,經過短暫住院治療后回家休養。之后因傷勢加重,須再次住院治療,他就近在鄉鎮醫院掛普通號就診,花去住院費、醫療費1.4萬元。出院后,老周被認定為工傷,并順利報銷了在縣級以上醫院的治療費用,但鄉鎮醫院的費用卻遲遲未能報銷。焦急萬分的老周誤以為相關部門故意為難,于是開始通過信訪途徑反映問題。
根據相關規定,工傷期間,工傷職工在非協議醫療機構就醫,掛急診號治療產生的醫療費用正常報銷,但是掛普通號則無法報銷。了解清楚情況后,灌南縣總工會工作人員決定采取“兩條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向老周詳細解釋相關政策,耐心進行思想疏導;另一方面,仔細研究其他相關政策,協調企業配合,為老周爭取到部分補償,并幫助他找到了合適的新崗位。這樣的處理結果讓老周非常滿意。
新時代“楓橋經驗”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牢牢抓住基層基礎,最大限度把矛盾風險防范化解在基層。為更好地為職工提供便捷、高效的勞動爭議調解服務,灌南縣總工會聯合該縣法院、人社局、司法局、信訪局等部門,依托該縣工人文化宮陣地,按照“三中心一室”(法律援助中心、新業態糾紛聯合調解中心、勞動爭議聯合調處服務中心、勞動爭議調解室)標準,建成了面積500平方米的集法律咨詢、協商調解、法律援助、仲裁裁決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解紛平臺。“我們建立了縣、鎮(園區)、企(社區)三級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各級社會綜合治理功能,讓來訪職工‘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實現從調解到裁定到判決‘一門式’處理、‘一站式’服務和‘閉環式’管理。”灌南縣總工會黨組書記劉旭東介紹。
“楓橋經驗”重在實踐,貴在創新。除了硬件投入,灌南縣總工會還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融入全縣社會治理大局,創新實施了“三聯四幫”工作方法:工會與仲裁機構聯動,工會與司法機關聯動,工會與社會組織聯動;幫助職工了解法律法規,幫助職工解決具體問題,幫助職工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幫助職工提升技能、促進就業。數據顯示,去年以來,通過中心調解或協助調解的職工滿意度96%以上,有效維護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預警在先,苗頭問題早消化;調解在先,矛盾糾紛早處理。劉旭東表示,下一步,灌南縣總工會將推動聯合調解功能下沉,在全縣鎮(園區)、部分大型企業和部分社會組織設立聯調分中心,在全縣各級工會組織設立調解室,“打造多陣地存在、多機構參與、多形式并用、多身份共享的全縣工會多元化矛盾調解體系,力求將矛盾解決在內部和萌芽狀態”。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