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燦 劉東 范輝 魏源)初冬時節,云臺山南麓的樹林紅黃相間、色彩繽紛,田間種植的麥苗依舊翠綠,山腳下村民自西向東依山而居,屋舍林立,各種色彩交融繪就云臺街道美麗的鄉村風景。
云臺街道是云臺山景區打造鄉村旅游的重要陣地,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盛產板栗、云霧茶、葛根粉等特色農副產品。近年來,云臺街道以項目為抓手,充分利用生態資源,依托農耕文化發展研學和民宿,持續培育鄉村文旅新業態,以農文旅產業融合驅動鄉村強起來、富起來。據統計,去年街道10個村(居)全年集體經營性收入預計超千萬元。
?
生態+產業,助推鄉村高質量發展
在鳳凰村“漁光互補”新型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現場,鱗次櫛比的光伏板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光芒,工人們正在浮排上為整齊排列的光伏樁搭建光伏支架和組件。光伏發電項目通過在養殖水塘上方安裝太陽能發電板,實現“上可發電、下可養魚”“一種資源、兩個產業”的集約發展模式,提高了水面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贏。
“現在正在施工的第11號地塊位于鳳凰村南部,占地約200畝。該地塊計劃在去年實現首次并網,交流側裝機容量能夠達到4.6兆瓦。”項目負責人孫偉介紹。據了解,鳳凰村平原多,漁業養殖本身就是村莊基礎產業之一。在項目建設前,村集體以補償的形式把魚塘重新收回。項目建設完成后,建設好的魚塘將重新承包回到養殖戶手中。每年,土地租金以及漁業養殖收入可以為村集體和農民帶來約500萬元的收入,為促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不僅是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和原先的優勢產業,云臺街道還有效利用豐富的林業資源發展林下經濟,因地制宜開發云霧茶、橡子、油茶、靈芝、葛根等特色林下經濟產品,打造“云臺櫻桃”“云臺葛根”“云霧茶”等品牌。截至目前,云臺街道完成造林面積160畝,新增經濟林面積60畝;逐步擴大種植葛根、黃精和元胡等中藥類林下作物,發展林下經濟面積300畝,茶葉產量達53噸。生態美,產業也要優,云臺街道在充分保護生態的前提下,有效利用環境資源,發展各具特色的農業產業,提升村民的實際收入和幸福感。
農業+旅游,做好鄉村旅游品牌
來到位于朱麻村的龍潭澗家庭農場,雖然冬季茶葉已停止采摘,但一排排茶樹仍舒展著翠綠的枝葉。研學基地內,工人們正在施工,他們將采用徽派建筑風格對樓體外觀進行重新裝修。在春天采茶季到來之前,研學基地將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游客。
龍潭澗家庭農場擁有600畝茶園,茶園負責人適應市場需求積極推動“茶旅融合”,大力發展“研學+旅游”,打造鄉村文旅新名片。每到4至11月的采茶季,來這里研學的孩子們可以自己動手采摘茶葉、看炒茶、學品茶……通過非遺傳承人講解云霧茶制作技藝,親身體驗制作茶葉全過程。
“我們與學校、旅行社都進行深度合作,‘五一’假期和暑假,幾乎每天都接待研學團和團建隊伍來到基地游玩。去年我們還成功獲得生產許可證,采摘的茶葉還可以在生產車間進行加工,進入商超和直播間進行售賣。”朱麻村龍潭澗研學基地負責人梁藝馨說。以茶興業、“茶旅”融合,朱麻村將茶產業與本地文化資源相融合,帶動了茶文化研學的發展。
除了茶文化和旅游的碰撞,位于漁灣村的龍小在七彩田園將農耕文化與旅游深度綁定,探索出農文旅融合的新實踐。近日,來自連云港財經學校的50余名師生來到龍小在七彩田園體驗挖薺菜、露營等項目,收獲戶外活動和農事體驗的快樂。
“我們為全年齡段青少年群體打造個性化的主題研學項目,推出農事體驗+食育+傳統文化主題研學課程。游客春天可以挖野菜,夏天體驗插秧、摸魚,秋天挖紅薯、摘玉米。我們還計劃推出紅色教育相關研學課程,豐富園區體驗項目。”龍小在七彩田園研學負責人王瀟瀟說。據了解,2024年,龍小在七彩田園累計接待研學游客2萬人次。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云臺街道培育出龍小在七彩田園、龍潭澗家庭農場等一批農文旅龍頭企業,將鄉村農業與文旅緊密結合,讓農村農業資源和農耕文化、民俗文化成為鄉村旅游的吸引點,打響鄉村旅游品牌。
黨建+平臺,以交流溝通促合作共贏
如何匯聚多方力量促進農文旅產業進一步融合,讓農村發展搭上產業融合和轉型的“快車道”?這需要深度的溝通和合作。2023年,云臺山景區黨群工作部、社會事業局等部門共同發起創立“香譽云臺”農文旅融合產業黨建聯盟,搭建起云臺山景區旅游相關經營主體學習交流和化解矛盾的平臺。
“在漁灣景區建設過程中,有時會與周邊村民產生矛盾糾紛,希望有關部門積極幫助協調,提升矛盾化解效率。”近日,“香譽云臺”農文旅融合產業鏈黨委成員單位座談會在龍小在七彩田園召開,會上,轄區各企業家圍繞自身狀況、發展現狀、突出問題等暢所欲言,并就推動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我們聚焦鏈上企業‘痛點’‘難點’‘堵點’,開展專項行動,以座談交流、現場會辦、實地調研等方式,化解土地、資金、管理等方面問題15個;推動6家企業優勢資源緊密融合對接,打造集觀光、研學、采摘等功能為一體的農文旅產業旅游線路,促進鄉村旅游與大花果山景區文旅產業體系實現有效銜接。”“香譽云臺”農文旅融合產業黨建聯盟相關負責人說。
合作交流走好協同發展之路,各村也要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云臺街道積極推進“一村一策”,實施分級分類管理,探索商貿文旅、村企合作等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因地制宜發展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東磊村在9月參加公益助農直播活動,打響云臺品牌。一個個家庭農場辦得火熱,一間間家庭民宿次第建起,云臺街道正走在融合發展的道路上,引領村民共同實現鄉村振興。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