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史衛平 通訊員 孫慧)“網絡銷售中買方‘惡意僅退款’怎么辦?”“遇到‘職業打假’實則敲詐如何應對?”近日,灌云縣法院電子商務(融合)法庭法官走進轄區“維密小鎮”主題服飾產業園送法上門。該院專門成立電子商務(融合)法庭,為園區電商企業提供多維度線上線下訴訟服務,幫助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灌云縣主題服飾產業園現有網店近5000家,年銷售額超80億元,占全國主題服飾網絡銷售份額70%以上。灌云縣法院于今年8月初成立電子商務(融合)法庭,組建電子商務“巾幗”審判團隊,深化“互聯網+”在線辦案模式,提供在線立案、調解、庭審等一體化服務。
電子商務(融合)法庭創新設立“菜單式”普法,通過電商企業點單開展精準普法。指定專門聯系人及時掌握電商企業經營中遇到的難點堵點,自成立以來,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解答電商企業法律咨詢300余人次。對電商企業經營中遇到的合同訂立、貿易物流、勞資糾紛等方面開展調研,制發《企業防范法律風險提示》,召開《電商企業法律實務交流座談會》,為電商企業發展維權提供專業指導和幫助。
“我們還推行‘網格員+調解員+法官’矛盾糾紛源頭治理模式,不定期邀請人大代表、行業協會人員、退休法官等共同參與調解,集聚合力解紛止訴。其中,法庭聘請網格員承擔訴前調解、法治宣傳、指導在線立案、風險預警等工作,組建信息共享群,建立快速反應機制。”電子商務(融合)法庭法官告訴筆者,截至目前,法庭共反饋收集“僅退款不退貨”“退貨以次充好”“惡意刷單”等問題50余個,就地成功化解糾紛22起,爭議較大的由駐庭法官通過線上方式調解,切實讓園區企業足不出戶就感受到“融合紅利”。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