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迅 通訊員 連發)精致的小麥粉、顆粒飽滿的大米、特色菌菇、醬料、鹵制品……琳瑯滿目的展品讓此次品鑒會現場“美味十足”。昨日上午,第二屆連云港糧食產銷協作無錫推介品鑒會在無錫市朝陽糧油市場成功舉辦,來自連云港灌云、東海、灌南的15家糧食企業在太湖畔爭霸“誰最美味”。市發改委黨組成員、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許彬山介紹,我市將繼續加大農產品的培育和推廣力度,進一步打通港城糧食的銷路,共同探索糧食產業發展的新路徑,推動糧食產業向更高層次邁進,為無錫乃至全國人民帶來更多美味、健康、綠色的農產品。
港城大米飄香萬里。在灌云縣展臺品鑒區,電飯煲呼呼冒著蒸汽,堅硬的大米經過蒸煮變得柔軟而香糯,工作人員把熟透了的米飯分裝在一次性碗中,香味霎時傳至圍觀市民的鼻腔里。灌云縣金燦糧食加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建昌拍拍兩袋品種不同的大米說:“這是我們家的圓粒米和長粒米,圓粒米煮熟后粘連性強、口感軟糯,適合煮粥或煮飯;長粒米煮熟后比較松散,口感干爽有嚼勁,適合做炒飯或壽司?!苯馉N糧食加工有限公司的優質大米是我市加快本土大米品牌培育、推動糧食產業不斷向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統籌做好“糧頭食尾”這篇文章,加快推進糧油產業延鏈、補鏈、強鏈。2023年,全市入統糧油企業加工業總產值240多億元。2家企業榮獲江蘇精品企業,4家企業入選蘇米核心企業,擁有6個江蘇好糧油產品。
糧食生產既要藏糧于地,又要藏糧于技。筆者在會場看到,連云港天谷米業有限公司帶來的“平珠”牌東海大米同樣被市民們圍堵得水泄不通,大家競相品嘗、詢價。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進一步改善大米口感,企業多年來積極研發新品種,帶頭發展種植蘇米系列品種,并通過技術指導和先進種植方式示范,積極推廣機插秧種植方法,實現精準播種和高效管理,單畝水稻種植的效率和產量持續提升。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響應了綠色環保種植的理念。如今,越來越多的優質大米品種被“種”到港城的大地上。
在推介品鑒會上,3個縣區的6家企業分別與無錫的糧食、信息科技企業舉行簽約儀式,未來,雙方將進一步優化運營模式、暢通線上售賣渠道,助力綠色優質農產品打響市場知名度。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周金林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