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銳冰 張晶晶 姜健 王讓庭 顏倩倩 范瑞)“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是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圍繞市委關于“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年”決策部署,市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優勢,凝聚人大智慧、貢獻人大力量、展現人大作為。
今年3月1日,我市首部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突破地方立法空白,為打造更優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今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構筑三維“監督矩陣”,打出監督“組合拳”,助力營商環境“優無止境”;創新代表參與模式,從今年3月起開展“助力營商環境——市人大代表在行動”專項活動,全力助推港城營商環境持續向好,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一個個“硬核”成果的背后,是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各級人大代表當好優化營商環境的“先行者”“監督者”和“助推者”,奮力譜寫優化營商環境履職實踐的“實干篇章”。
當好“先行者”
突破地方立法空白
營商環境是“軟實力”,需要法治“硬手段”來托底。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工作,先后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攻堅年”“突破年”“提升年”專項行動,統籌推進“五個環境”建設,系統打造“連心城 貼心港”營商環境品牌,省內考核實現進位。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和先進水平,我市在體制機制、規則標準、多元主體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如何通過立法推動營商環境更優化、企業經營更有序、群眾感受更公平?經過前期市人大常委會和各部門溝通、商議,集中開展調研座談、征求意見等環節,經省人大常委會批準,《連云港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中關于“綜合查一次”、行政合規指導等方面的條款規定,成為我市營商環境立法工作的重要特色。
“通過制定地方性法規,將進一步提高相關措施的約束力和可預期性,規范和提升政務服務水平,鞏固‘放管服’成果,創造更為公平有序、充滿活力、便捷高效的營商環境。”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法工委副主任李青春介紹。
(上接一版)《條例》的出臺和頒布,是促進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件大事,標志著我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入法治化、規范化的新階段,為全力打造更優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最近我們集中開展了《條例》專題學習,并就貫徹實施《條例》有關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市供銷合作總社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要推進《條例》各項規定落到實處、發揮效力,切實增強供銷社服務‘三農’能力。”
當好“監督者”
構筑三維“監督矩陣”
市人大常委會立足制度創新、民主監督、依法監督三個維度,分別打造百個重要點位、代表評議、議題審議等“監督矩陣”,打出視察調研、專項審議、專題詢問、跟蹤督辦、工作評議等監督“組合拳”。
“代表+監督”,護航優化營商環境走在前。“請問東海縣市場監管局,在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工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目前占比多少?”
近日,在東海縣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招商引資、營商環境專題詢問會上,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東海縣第十八屆人大代表、東海縣千莊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鄭迎良向縣市場監管部門發問。
詢問會上,包括企業家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專兼職委員在內的10位詢問人,緊盯市場主體關注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全方位、多角度進行了專題詢問,直奔主題亮出“考卷”。東海縣商務局等8個部門負責人直面問題,認真嚴謹“答卷”,虛心聽取意見。10個問題背后,折射出的是“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履職擔當。
“今天參加東海縣人大常委會舉辦的招商引資、營商環境專題詢問會議,很有收獲、很受啟發,總體來說有三個感受——精心、精準和精彩。充分發揮了人大職能作用,切實把詢問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具體措施和實際成效。”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財經委主任馮燕芹說。
為了增強人大經濟監督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實效性,今年4月以來,市人大設立100個營商環境調查點,建立營商環境人大監督組工作機制。這些既是調查點,也是監督點。
“希望有關部門在安全生產培訓方面給予企業更多的指導和幫助。”近日,在江蘇新海石化有限公司內的營商環境監督點位,人大代表們正與企業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人大代表常態化進監督點位,已經成為市人大聚焦港城營商環境優化、打好監督“組合拳”的有力舉措。
“通過這100個調查點和5個重點產業項目觀察點,以及縣區人大常委會經濟監測網絡e站,采取實地調研、定期報告、市縣(區)人大聯動等方式,監測全市運行態勢,搭建代表履職專業平臺,為港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市人大常委會全體委員組成5個監督組,每個點位確定1名委員和1名人大代表進行結對聯系,每月開展日常對接聯系、每季度開展視察調研活動、每半年提交專項視察監督報告、每年對上年度視察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全面收集和整理各點位關于營商環境存在問題、評價以及意見建議。
截至目前,全市已收集到各觀察點反映的突出問題18個、意見建議33個,并形成《關于“助力營商環境——市人大代表在行動”走訪監督點位收集問題建議清單》送政府相關部門處理,助力打造更優營商環境。
當好“助推者”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優質的營商環境是最好的“梧桐樹”,是城市長遠發展最核心的競爭力。
今年3月,市人大常委會印發《“助力營商環境——市人大代表在行動”實施方案》,率先吹響營商環境監督號角。從3月至年底,全市各級人大及人大代表聚焦營商環境和作風建設,圍繞政策、市場、政務、法治、人文“五個環境”建設情況加強依法監督,持續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今年創新了代表參與模式,讓每位市人大代表結對聯系營商環境調查點、觀察點,全面收集和整理各點位關于營商環境存在問題、評價以及意見建議。”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活動開展中,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密切聯系、傾聽心聲,真誠傾聽企業和人民群眾呼聲,使收集的情況更符合我市實際、更具有廣泛真實的民意基礎。
徐圩新區是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近日,針對前期視察調研中發現收集的問題建議,市人大常委會相關委員及委室負責人前往徐圩新區開展“助力營商環境——市人大代表在行動”。
“收集問題建議整改落實情況如何?”“有哪些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案例和經驗做法?”一行人實地調研了虹洋熱電有限公司,現場查看虹洋熱電集控調度中心生產運行情況,詳細了解企業反映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聽取企業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
“要做實做細企業服務工作,堅持問題導向,以更加貼心的優質服務緩解中小微企業的燃眉之急,設身處地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調研中,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推動問題有效解決,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多次帶隊,深入企業、走進現場、座談交流,開展“沉浸式”視察調研。各縣區人大同步開展了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活動,制定了具有差異化、特色化的具體實施辦法,形成上下聯動的整體合力。
日前,市人大常委會相關委員負責人前往海州調研,實地走訪了天明機械集團、寅昊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無錫連云港智能制造產業園、絲路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詳細了解企業生產運營、項目建設推進等情況,認真聽取企業和項目負責人關于營商環境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穩定就業的壓艙石。建立良好的營商環境,對于促進招商引資和企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指出,要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作用和人大代表的力量優勢,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密切與企業溝通聯系,全力推動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各類困難和問題,助推企業做大、做優、做強,更好地服務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是區域競爭的重要“軟實力”,也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如今,在市人大常委會的有力推動下,我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東海建立了水晶產業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基地,推動“直播經濟”點亮青年創業熱潮,探索出產業振興發展新思路,為當地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經濟支撐;灌云通過發揮代表橋梁紐帶作用,不斷探索園區產業振興發展新思路,加快轉型升級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畫卷;灌南全面加強代表履職陣地建設,構建落實群眾訴求、解決群眾困難的有效督辦評議機制,把特色工作做細做優,擦亮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特色品牌……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優化營商環境需要久久為功、不懈努力。我們將以扎實開展‘助力營商環境——人大代表在行動’為有力抓手,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持續擦亮‘連心城、貼心港’營商環境品牌,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護航全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