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吉珂 陳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提供了根本遵循。海州作為主城區,如何立足實際,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出實招做實功見實效?近日,海州區委書記、連云港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李鋒接受本報專訪。
近年來,海州堅持產創融合、產城融合、區域融合,發揮高新區創新主陣地作用,深化南北合作共建,加強校地、校企、校校“強強聯合”,推動傳統產業的產品技術、市場領域、經營理念持續創新。李鋒表示:“要把整個海州城當做產業孵化器,加強與區外先進地區和功能板塊的政策對接、產業鏈接和功能承接,持續引育一批研發中心、區域總部,努力構建以海州為關鍵節點的區域產業分工合作體系。”
在推進融合發展的進程中,海州區不僅注重整體規劃和布局,還深入到具體產業的發展與創新中。李峰表示,生命健康產業是海州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要瞄準科技前沿,深化改革創新,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和市場占有率,以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引領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當前,海州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比達55%,培育形成了醫藥健康、智能制造等百億產業集群,未來,海州區將突出串珠成鏈、聚鏈成群、集群成勢的發展策略,支持正大天晴、日出東方等企業創建省級重點實驗室,提升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做優做強戰略性新興集群。
立足當下,謀劃未來。近年來,海州區在數字經濟細分賽道高位謀劃,5月11日悟空智算中心正式啟動、并網運行,目前已建成2624P算力規模,整體算力規模位于全省第一,2025年將努力實現萬卡集群規模。“算力、數據是海州從無到有形成的產業類型,取得實質性突破,這是聚焦新質生產力在細分新賽道上精耕細作的具體體現。”李鋒表示。下一步,海州將依托現有資源稟賦,在海洋經濟、低空經濟、前沿新材料、仿生機器人、氫能與儲能等領域持續探索,鼓勵現有行業頭部企業布局產業前沿領域,加快引進高成長性創新型企業,通過外引內培推動新賽道新業態厚積成勢,形成海州先發優勢,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