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明興 通訊員 楊剛)項目建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和“硬支撐”。上半年,市工投集團緊抓“質優”關鍵發展新質生產力,一個個大項目、新項目、好項目加快落地實施,源源不斷地為其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聚焦優質項目,精準有效投資。塔吊聳立、機械轟鳴,走進連云港國際醫藥創新產業園二期項目現場,兩棟正在裝修的大樓高聳矗立、氣勢如虹。據悉,連云港國際醫藥創新產業園項目由市工投集團產業發展公司投資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28億元。園區建成投產后,主要打造成為國際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化承接地、創新要素集聚區、未來生命科學示范區。這是市工投集團積極搶抓自貿區大發展契機的生動實踐。今年以來,市工投集團切實擴大有效投資,堅持以優質項目增量擴容工業經濟板塊總量,“凱實金橋公司年產16.8噸新能源電池關鍵材料及關聯產品項目”“市能源集團與三峽電力合作的450兆瓦漁光互補項目”“市能源集團與海克森公司合作的1吉瓦時配套儲能項目”等多個優質項目落地生根,工業經濟板塊在“向新”中提速,在“逐綠”中提質,在“求實”中提效。
激發“鏈”式效應,推動產業轉型。“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需要審視自身比較優勢,注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價值鏈的拓展。”市工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他們依托自身優勢,布局漁光互補項目。截至目前,青口投資公司與連云港先導新能源公司就建設25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場簽訂投資合作協議;灌西投資公司與華能、中電簽訂合作意向協議,與地方政府共同開發建設華能灌西鹽場300MW漁光互補鹽文化綠色能源項目和中電灌西鹽場300MW漁光互補項目;徐圩投資公司與江蘇華電句容發電公司就建設光伏發電項目簽訂了合作協議……待上述項目落地后,灘涂阡陌之中,整齊排列的光伏板將不斷生成綠色電力。項目招引量質齊升的同時,市工投集團也在加快自主投資增量項目的建設,目前正在積極推進纖維新材料研究院370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300兆瓦漁光互補發電項目以及151兆瓦/302兆瓦時儲能項目。
布局新賽道,發展新質生產力。6月25日,市工投集團舉辦了新能源項目投資暨股權合作簽約活動,與8家單位簽訂的合作項目不僅涵蓋了太陽能、綠色氫能、新型儲能,還率先布局切入了新能源船艇、新能源材料、高端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領域,為其加快打造“一核三極”經營格局注入新動能、拓寬新空間。“唯有緊緊抓住新質生產力這把金鑰匙,才能推動傳統產業脫胎換骨、新興產業強筋壯骨、未來產業生肌壯骨。”上述負責人表示,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正成為市工投集團在創新改革上的努力方向。今年以來,市工投集團認真貫徹落實全市“招商引資鞏固增效”工作部署,以“工投集團領投未來”為發展理念,做強做優“產業投資、產業園區、產業金融”主渠道,全力布局能源產業新賽道,全面推進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新裝備等產業發展。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