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蔚 通訊員 高劍民 汪金來)近日,受冷暖氣流交匯影響,我市6月28日夜間至29日夜間迎來了一場及時雨,為港城帶來久違的濕潤與清涼。據統計,此輪降雨中,我市中南部地區普降小到中雨,而北部則普遍迎來大雨,截至30日7時,全市平均降雨量達到17.2毫米,7月1日傍晚到夜間,我市又出現風雨天氣,有效緩解了近期的旱情壓力。
此輪降雨,對全市總體利好,特別是對贛榆區北部灌溉薄弱的高亢地區而言,旱情得到了顯著緩解,全市主要河道水位也逐步回升,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7月1日傍晚到夜間,我市又出現風雨天氣,最大雨量出現在灌南新安,達231.9毫米。據市氣象臺預測,7月上旬我市多雷陣雨,其中,4日至7日降雨量可達60至100毫米,局部120至150毫米,并可能伴有強雷電、短時強降水和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當前,正值全市秋糧種植的收尾階段,也是防汛抗旱的關鍵時期。市水利部門立足當前實際,迅速行動,采取了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旱各項工作,嚴防旱澇急轉。
由于我市前期降雨量嚴重偏少,工農業生產用水消耗水量較大,致使我市河庫水位持續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容納近期的降雨提供了有利條件。市水利部門密切關注流域上游、本地雨水情和天氣變化,加強河庫水位管理,在保障全市用水安全的前提下,調度三洋港擋潮閘、燕尾擋潮閘等沿海閘站,預降內河水位,為接納降雨和行洪做好準備。從6月30日開始預降薔薇河、新沭河、燒香河等水位,目前各河道均保持在汛限水位以下,全市水情總體平穩。與此同時,城區內的排水口門、氣囊也被悉數打開,這是為了暢通城市排水系統,確保雨水能夠迅速、順暢地排入河道或收集系統,提高城市積澇水排除效率,盡力降低城市內澇風險。
為全力抗御旱澇急轉,我市繼續強化部門聯動和“四預”舉措,加強同氣象、水文部門的信息研判,科學合理攔蓄雨洪資源,及早做好防范伏旱各項準備。在全力防范特大暴雨方面,市防辦積極應對、快速部署,要求各地各單位密切關注降雨情況,按照預案要求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迅速貫徹落實省市工作安排,加快繪制特大暴雨城市洪澇風險圖,分析劃分風險區域及淹沒水深、淹沒范圍,明確重點防護對象,細化防御措施,并優化轉移方案。落實下穿立交、地下空間、城市生命線工程等重點部位風險管控。加強水庫塘壩、河道堤防、險工險段巡堤查險,確保險情早發現、早處置。
此外,為確保水利工程在汛期發揮應有作用,市水利部門組織專業隊伍對全市各類水利工程進行了全面巡查,重點檢查堤防、水庫、涵閘等關鍵部位的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并處理險情。同時,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和物資儲備,確保在關鍵時刻能夠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市水利局局長顏建表示,水利部門將繼續密切監視雨情、汛情發展,及時發布預警,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做好堤防巡查防守、水庫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防御等各項工作,確保城市安全度汛。
?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