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周瑩 通訊員 連發)日前,筆者從市發改委獲悉,截至2024年4月末,我市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90%以上的市場主體和入庫稅收、80%左右的就業人口和創新成果、70%左右的社會投資。市發改委副主任任文革介紹,“七成社會投資、八成就業和創新成果、九成市場主體和入庫稅收來自民營經濟”體現了港城民營經濟主動挑起全市經濟“穩”“進”“立”大梁,擔當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的積極作為。
民營經濟是港城經濟的最大特色、最大資源和最大優勢,是連云港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當前,我市經濟正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轉型升級面臨新的阻力,民營企業面臨的發展困難也不小。面對壓力和困難,港城民營企業以投資驅動新賽道破局,以創新提升企業競爭力,以產業鏈上下聯通降低生產成本,穩住發展的主舵,提升了揚帆動能。
投資有力穩住發展基本盤。近日,筆者從諾泰生物獲悉,該企業加快長鏈多肽藥物規模化生產項目和“中華藥港”新制劑項目建設,并計劃將多肽藥物研發中心搬遷至“中華藥港”核心區,投資建設諾泰生物總部中心。這是港城民營經濟加碼投資的一個縮影。可以說,正是因為民營經濟堅持不懈投資,促進港城經濟在穩的態勢上逐步向好,持續唱響經濟發展的光明之歌。
就業和創新成果有力增長促使“進”頭足。5月16日,恒瑞醫藥宣布,將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款GLP-1類創新藥組合對外許可給一家美國企業,首付款加里程碑付款累計可高達60億美元。這是恒瑞借船出海又一個重磅消息。創新上持續斬獲成果讓恒瑞吸引人才更加有底氣,恒瑞醫藥副總經理、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蔣素梅表示:“2023年恒瑞醫藥開放超1000個崗位需求,今年預計將有2000人的需求計劃。”
持續增長主體促進應稅有支撐。民營經濟發展離不開經濟土壤,特別是良好的營商環境。堅持“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積極營造“親”“清”政商關系,今年以來,我市推行柔性執法,針對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把合計106項不予處罰、減輕處罰、不予強制實施“三類事項清單”落實落細。開展信用修復“助企”提升行動,推廣“兩書同達”、異地信用修復不見面辦理、信用修復幫扶代辦、修復“直通車”等創新做法。隨著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港城民營經濟催生了一系列的產業集群,形成了新醫藥、新材料、石化等在國內有影響力的產業鏈。在2024中國民營經濟產業集群百強榜中,我市高端石化產業集群位列第56位。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