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婷婷 姜域 趙自)在東海縣石湖鄉水庫村的香菇大棚里,菇香撲鼻,架子上依次擺放著褐色菌棒,朵朵香菇如一把把盛開的小傘爭先恐后從菌棒中鉆出來,菇農們搶抓時間采摘,確保香菇搶“鮮”上市。
水庫村毗鄰國營石湖林場,屬賀莊水庫整體移民村,由水庫村、小崗村合并而來,村莊面積大,是經濟薄弱村。為改變現狀,村兩委聚焦“短平快”的食用菌產業,堅持“黨建+產業”工作思路,通過“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發展模式種植香菇,把農戶“嵌入”到特色產業中,拓寬村民增收渠道。
水庫村食用菌種植歷史悠久,村民種植經驗豐富。2023年,基于石湖鄉鄉村振興產業園內提供的種植技術指導和穩定的銷售渠道,村里決定把建在產業園內的10棟大棚出租出去保底增收,其余5棟自主經營香菇種植。
“過去依靠資源發包、出租,一年也掙不到多少錢,隔壁廖塘村流轉2500畝土地自己種小麥,第一茬就賺了70萬元,所以我們村商量了一下,黨員、村民大會也都通過了,打算從小項目試試?!彼畮齑妩h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安峰說。
2023年,水庫村香菇銷售收入近30萬元,開了個好頭。年底又租了5棟大棚種植辣椒,目前正處于采收期,預計可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元?!按謇镉媱澖▊€香菇加工廠房,這樣一來,采摘的香菇可以儲存,根據市場需求,以最優價格流入市場,也可以將鮮香菇加工成香菇干,市場價大概40元1斤,利潤也能大幅提高。10棟出租的大棚到時候也要收回來全部自己種,屆時預計為村增加經營性收入120余萬元,解決20余人就業。”李安峰說。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從村集體經濟長遠發展考慮,水庫村推進村干部學歷“8090”計劃,全面摸排全村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等群體,建立起動態后備干部庫,儲備骨干力量,為村集體干事創業注入新動能。在清產核資工作中,水庫村累計清收土地54.8畝,清收資金5.09萬元,2023年村集體發包收入3.46萬元。
一個個小小的香菇,如今已成為水庫村增收致富的法寶。村集體有了錢,就用之于民。去年水庫村新建巷道25條,新建排水溝1756米,新安裝太陽能路燈236盞,解決了村民夜間出行問題,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
“目前,村里的香菇產業以鮮菇生產為主,我們計劃逐漸擴大規模,開發干菇和香菇脆、香菇餅干等產品,帶領村民擼起袖子加油干,讓錢袋子越來越鼓,生活越過越好。”李安峰說。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